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时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50例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以瑞芬太尼0.3ug/kg/min+丙泊酚6mg/kg/min静脉泵注维持麻醉;B组吸入氧气(2L/min)+七氟烷(3%)维持麻醉,记录各组患儿术中HR、BP及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气管导管拔除及PACU停留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结束后A组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留观时间与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呛咳发生率A组为8%,明显少于B组(40%),术后躁动发生率A组为4%,明显少于B组(28%).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苏醒平稳,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瑞芬太尼泵注全麻用于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泵注全麻用于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麻醉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20例,分别以瑞芬太尼泵注及芬太尼静脉注射诱导及维持麻醉,术中分别观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患儿清醒拔管时间,并观测术中不良反应如体动反应、心动过缓的发生,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结果:经临床观察,瑞芬太尼在全麻术中泵注,作用起效快,术中可维持较好的麻醉深度,术毕苏醒迅速,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结论:瑞芬太尼泵注全身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可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为了研究可靠的、安全的麻醉方法,将不同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控性. 方法 将40 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患儿随机分为 A、B组, 每组20例.A 组采用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B 组采用以丙泊酚、芬太尼、异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 结果 A 组患儿苏醒快, 拔管时间短, 血流动力学更平稳.结论 A组以瑞芬太尼丙泊酚可控性强, 苏醒迅速、彻底, 是鼻内镜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美芬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需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ASAⅠ或Ⅱ级,年龄3~7岁,随机均分为纳美芬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A组术毕时接受0.25μg/kg纳美芬,B组则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入室时(T1),术毕时(T2),自主呼吸恢复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2分钟(T5)的HR,MAP,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拔管后不良事件,拔管后2分钟的FLACC评分值。结果:A组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A组T4、T5时HR快于B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后FLA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后有3例(10%)出现SPO2下降至85%以下,其中1例(3%)进展为重度喉痉挛,A组未发生类似不良反应。结论:纳美芬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能够缩短拔管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并且没有增加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5.
薄智  杨常保  李军平 《吉林医学》2013,34(17):3346-334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A组瑞芬太尼1μ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B组芬太尼2.5~5.0μg/kg。其余用药均相同,咪达唑仑0.05~0.08 mg/kg,丙泊酚2.0~3.0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充分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手术开始A组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B组持续吸入异氟醚1%~2.5%。记录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B组麻醉插管与手术开始后血流动力学有显著变化,A组麻醉及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与B组相比,A组麻醉苏醒时间短。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苏醒后呼吸平稳。  相似文献   

6.
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疾病,需行腺样体刮除、扁桃体摘除术,以往此类手术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但其对患儿术毕恢复有一定影响。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将单纯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麻醉方式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分为表麻加局麻组和全麻组,表麻加局麻组行传统术式扁桃体挤切,腺样体刮除。全麻组行扁桃体剥离,小儿鼻内镜直视下行腺样体刮除。结果分别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反应,修复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对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对于不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只有打鼾或/和阻塞性呼吸暂停的患儿,表麻加局麻亦可作为一种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儿童全身麻醉或表面麻醉下行腺样体及/或扁桃体切除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评价患儿失血情况.[方法]35例扁桃体及/或腺样体肥大患儿分别全身麻醉或表面麻醉下行扁桃体及/或腺样体切除术,根据所施手术及麻醉情况分四组,记录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含量的变化值.[结果]所有全麻患者术后Hb含量均降低,其中腺样体切除组Hb的降低至0.1~1.8 g/L,扁桃体切除组为0.1~0.4 g/L,扁桃体及腺样体均切除者为0.3~1.8 g/L.表面麻醉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者Hb的降低在0~0.3 g/L.[结论]全身麻醉下行腺样体或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痛苦小,病灶去除彻底,但需要注意患儿失血增多,必要时检测Hb含量的变化情况可提示医师如何治疗术后出血的患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儿童患者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中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方法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40例,年龄4-8岁,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两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均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0.005 m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胺0.18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气管插管完成后立即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芬太尼组不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两组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记录入室后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切扁桃体时的MAP与HR、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术毕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入室MAP、HR、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切除扁桃体时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芬太尼组的HR明显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0.05);术毕芬太尼组的芬太尼消耗量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能够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且不增加患儿苏醒期的躁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髋部矫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为全身麻醉组。观察不同时点MAP、HR,全麻药用量,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儿切皮及截骨时MAP、HR显著小于B组(P<0.05);A组全麻药物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A组PACU滞留时间短于B组(P<0.05);A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少于B组(P<0.01)。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苏醒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比较异氟烷与七氟烷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异氟烷组(A组)和七氟烷组(B组),每组30例,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患儿麻醉苏醒恢复情况。结果诱导给药后1 min与基础值和B组相比,A组平均动脉压(MAP)有所下降(P〈0.05);心率(HR)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七氟烷与异氟烷复合静脉麻醉均可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但七氟烷较异氟烷麻醉恢复更快更平稳。  相似文献   

12.
刘雨晴  顾湾  邵寅寅 《当代医学》2022,28(12):163-165
目的 探究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昂丹司琼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患儿,ASA Ⅰ级,年龄5~12岁,在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时,记录患儿血压(BP)、心率(HR),并记录患儿呼吸、意识恢复时间,术毕拔管时间,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术后疼痛.结果 所有患儿麻醉诱导时,血压波动小,心率稍有变化,麻醉和手术开始10 min后,HR比麻醉前明显减慢(P<0.05),患儿术后苏醒、拔管快,术后存在一定疼痛不适的现象.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中,全麻诱导平稳,气管插管应激反应轻微,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减少了手术及拔管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及血清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武汉市第十一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0.2 mg/kg、丙泊酚1.2 mg/kg、咪达唑仑0.02~0.04 mg/kg麻醉诱导;待下颌松弛后常规置入喉罩,并行机械通气。观察组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麻醉前30 min静脉注射250~300 m L乳酸钠林格液,取右侧卧位,在L2~3间隙行硬膜外复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10~12 mg,头端留置长约2 cm硬膜外导管,将麻醉平面控制于T6平面,1 h后追加罗哌卡因3~5 m L;待固定麻醉平面后全身诱导,麻醉诱导方法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于入室时(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后10 min(T_2)、手术后30 min(T_3)、喉罩拔出即刻(T_4)、喉罩拔出后10 min(T_5)检测两组患者心率(HR)、心肺复苏时间(CP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_2)水平,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时段血清肾上腺素(AE)、多巴胺(DA)水平。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6±1.3)min、气管导管拔出时间(10.4±3.2)min、苏醒时间(16.7±5.2)min与对照组[(3.7±0.8)min,(7.3±1.6)min,(10.8±2.9)min]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从T_2开始HR、CPR、MAP、Sp O_2开始上升,至T_4达峰值,此后开始降低,至T_5时仍显著高于T0时(P<0.05);观察组T0~T_5HR、CPR、MAP、Sp O_2变化不明显,两组在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AE、DA从T_1时开始上升,至T_3达峰值,此后逐渐降低,至T5时仍显著高于T0时(P<0.05);观察组T_0~T_5 AE、DA变化不明显,两组在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能够显著减轻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且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其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解翔彬  陈霞 《重庆医学》2011,40(31):3183-3184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拟行择期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麻组(P组).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和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缓冲击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时对颅脑损伤患者咽喉部组织压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急诊全麻下行颅脑损伤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缓冲击可视喉镜组(A组)和普通可视喉镜组(B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测量并记录入室后T0时的血压、心率作为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测量记录置入喉镜显露声门(T_1)、插管后1 min(T_2)、插管后3 min(T_3)、插管后5 min(T_4)时的血压、心率及测量置入喉镜显露声门(T_1)时的镜片表面压力。结果两组可视喉镜达到C-LⅠ~Ⅱ级的暴露水平时,A组插管时冲击力、平均压力和峰值力显著低于B组(P0.05);B组T_1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T0时(P0.05);A组T_1、T_2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缓冲击可视喉镜在插管时对组织产生的压力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优于普通可视喉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控性。方法:选择40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以芬太尼、异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结果:A组患儿苏醒快,拔管时间短。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可控性强,苏醒迅速、彻底,是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小青  黄爱兰  李静  甘丽霞  秦丹丹 《中外医疗》2013,32(16):99-99,10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单纯静脉全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单次骶管阻滞复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及间断追加芬太尼麻醉。记录入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10min时(T2)、术毕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时间、SPO2<95%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B组中MAP、HR均增高(P<0.05),A组MAP、HR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B组SPO2<95%的发生率>A组(P<0.05);两组患儿均无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单次骶管阻滞能为小儿下腹部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快,可推广应用于这类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9.
《右江医学》2016,(6):665-66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与传统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85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与B组(扁桃体摘除联合腺样体刮除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结论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较传统腺样体刮除术可减小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其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冯安全  崔常雷 《吉林医学》2010,31(22):3767-3768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最佳麻醉方法。方法:研究观察112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麻醉,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分析围术期注意事项及麻醉用药选择。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满意完成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最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