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以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情况。方法:将7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患者2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患者4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测定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切口感染、残余结石和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和切口感染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二者残余结石和复发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对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较传统开腹手术更为有效,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7±8.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0.8)d及住院时间(6.9±1.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4.6±9.8) mL、(4.1±0.9)d、(13.9±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138.4±10.1) min与对照组(142.5±11.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2.0%低于对照组的4.4%,但无显著差(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符合该手术条件患者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开腹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肝外胆管结石残留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各项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肝外胆总管结石残留率分别为6.67%、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经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10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较对照组的19.2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复发率、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40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肠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肛肠排气,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双镜联合微创术(内镜十二指肠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组和对照组(开腹手术)各60例,对行双镜联合微创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胃肠功能回复时间、术后镇痛以及住院时间与完全康复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镇痛药物的依赖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双镜联合微创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术后并发症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蒋磊  褚亮  张杰 《安徽医学》2018,39(3):331-3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双镜联合组(25例)与传统开腹组(32例),双镜联合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传统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双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80 ±7.59)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1.48 ±0.64)h、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76 ±8.02)h,均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损伤轻、易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低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可有效减轻对机体的损伤,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肯定、安全可靠、患者恢复迅速且并发症少,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富平  梁刚  晁延军  何盟国 《安徽医学》2017,38(8):1012-10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微创手术组(腹腔镜组)38例,传统开腹手术组(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第2天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伤口疼痛、切口感染例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胆漏、胆管残余结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腹腔镜组患者NEUT%、CRP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手术治疗;另选取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切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5%,17.02%,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6.38%,21.2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属于有推广价值的微创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诸暨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6例与B组46例。A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B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前和术后24 h肝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t=13.277、11.276、7.030、9.805,对照组:t=31.329、20.858、19.024、21.154,均P<0.05);A组治疗后ALP、ALT、TBIL、AST低于B组(t=21.720、11.340、11.588、11.277,均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1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57%(11/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63%(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各56例。开腹组行常规开腹术,微创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开腹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41±4.8)d,明显长于微创组(5.98±1.07)d(P<0.05);开腹组肠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微创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常规开腹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39-41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择期手术,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及手术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胆道感染、胰腺炎、胆道残余结石及胃肠损伤,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开腹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双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其中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30例作为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30例作为开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60例手术均获成功,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道结石较理想的微创术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在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25/26)高于对照组65.38%(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提高清石率,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