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和ACEI等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24周对比两组患者心率(HR)、基线水平的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利钠肽(NT-proBNP)、血浆hs-CRP浓度及6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组的观察参数显著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93.6%高于对照组的71.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浆hs-CRP水平,并有望提高LVEF、缩小LVEDD,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利尿剂,ACEI及/或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三组:收缩性心衰组(30例)、舒张性心衰组(30例)、混合性心衰组(3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所占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利尿剂,ACEI及/或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其中舒张性心衰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洋地黄药物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经住院用药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以利尿剂,ACEI及/或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为主要治疗用药,但从统计分析结果观察,临床应加强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应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354-1356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未接受血管重建患者7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利尿剂、洋地黄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醛固酮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查B型利钠肽、6 min步行试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2%, 对照组为80.6%, 2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 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B型利钠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 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出院后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56%, 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 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戴丹  叶妍 《当代医学》2021,27(29):42-44
目的 探究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药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与联合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炎性因子[N末端原脑肽钠(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 min步行距离(6MW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LVEF水平高于单药组,LVEDD、LVEDV、LVESV水平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单药组,6MWT距离明显长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有利于逆转患者心室重构,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AIM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AIM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丹红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希文  余翔 《吉林医学》2007,28(13):1492-1493
目的:观察在应用利尿剂、ACEI、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硝酸脂类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将65例心功能为3~4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用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硝酸脂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疗效,血糖度变化、EF、E峰、A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度、EF、E峰A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利尿剂、ACER、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硝酸油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α1受体阻滞乌拉地尔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46例)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加用新型的α1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Urapidil)持续静脉注射,速度:50~100μg/min,连续应用5~7d。治疗前后评价心脏功能、心率、血压以及心脏收缩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8%、59.0%(P<0.05);两组显效病例为:19(41.3%)∶9(23.1%),P<0.05;有效病例无明显差异:20(43.5%)∶14(35.9%),P>0.05;无效病例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7(15.2)∶16(41.0),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明显减慢,收缩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后组间对照:治疗组心率、血压、心脏收缩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及利尿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治疗,静脉注射乌拉地尔CHF,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心脏收缩功能方面效果良好,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67例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小强 《华夏医学》2004,17(1):36-37
目的 :探讨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6 7例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 ,分别观察使用 β受体阻滞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治疗前后其 E/ A比值的变化。结果 :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的患者 E/ A比值明显提高 (P<0 .0 5 ) ,而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治疗的患者 E/ A比值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选用 β受体阻滞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的患者可防治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发展为临床心衰 ,而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则不能达到防治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评价BNP水平及造血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血管紧张素、利尿、低流量吸氧、纠正水电解质、酸解、强心等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美洛尔,12.5 mg/次,2次/d),治疗组予以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20 mg/次,1次/d),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清BNP水平等。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2,P=0.008);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DV、LVESV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N末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900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利尿剂与洋地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多项指标与生活质量多项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尿剂、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良好,生存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值得对其进行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拟稳心汤中药方剂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根据2005心衰治疗指南用药,包括利尿剂、ACEI、ARB、β-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制剂,并随心功能调整剂量;中西药组在上述西药基础上,加用自拟稳心汤方剂治疗,稳心汤疗程3个月.治疗12个月随访,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12个月后随访,中西药组较西药组头晕、乏力等发生率下降(P<0.05),利尿剂使用剂量、洋地黄类制剂使用例数、中西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率及再次住院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中西药组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者优于西药组.结论 自拟稳心汤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可减少西药毒副作用,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心衰合剂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n=52,美托洛尔治疗)、B组(n=52,美托洛尔+心衰合剂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71.15%)低于B组(88.46%)(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低于治疗前,而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B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A组(P<0.05).结论:心衰合剂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较显著,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6例NYHA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及小剂量洋地黄制剂)水肿消除后,随机分为2组,第1组治疗不变,第2组(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或目标剂量,维持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变化及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长期应用能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LVBF增加,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潘海燕 《大家健康》2013,(17):78-79
目的:观察新联疗法: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如厄贝沙坦;②利尿剂如呋塞米、双克片;③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④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安体舒通;⑤洋地黄制剂如西地兰、地高辛。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推,氢氯噻嗪片,口服,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新联疗法,主要是卡托普利、倍他乐克、利尿剂、安体舒通联合地高辛。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距离为客观指标,评价心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9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分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新联疗法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卡维地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成芳  张英萍 《重庆医学》2002,31(10):995-996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适应症,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随机将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组用卡维地洛尔加常规治疗38周,常规治疗组用洋地黄、利尿剂、血压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35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2%,常规治疗组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尔,可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提高心衰治疗率,缩短病程,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226-1228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配伍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n=50)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n=50),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治疗前后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6.0%,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NP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和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托拉塞米配伍多巴胺是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安全、有效治疗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BNP水平,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梁德贤  郑智非 《广西医学》2008,30(8):1139-1140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口服坎地沙坦4~8mg/d及卡托普利18.75~150mg/d;对照组50例口服卡托普利18.75~150mg/d。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电解质、肝肾动能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短轴缩短率(FS)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电解质与肝肾功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坎地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18.
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54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曲美他嗪组27例,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常规治疗组27例,给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常规治疗,两组均用药90 d。治疗前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检查,评定心功能变化。结果:曲美他嗪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心排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及心胸比例均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有改善左心功能的作用,能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至2015年在该院住院的DCM患儿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儿分为治疗组(服用β受体阻滞剂,n=35)和对照组(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n=26),初步观察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房内径(L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射血分数(EF)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LVDD明显降低(P<0.05),心率、右心室内径(RV)、LVDD、LVSD、LA、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及EF与入院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率、LVDD、LVSD、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中伴有高血压的患儿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血压正常患儿(P<0.05).治疗组中经卡维地洛治疗的患儿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美托洛尔治疗的患儿(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小儿DCM的治疗,对伴有高血压的DCM患儿疗效更佳,其中卡维地洛比美托洛尔疗效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80例DCM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营养心肌、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和常规治疗加卡维地洛组,检测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和左心室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卡维地洛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心率、血压和左心室功能及结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结论:卡维地洛能够明显改善DCM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逆转左室重构,对DCM 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