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定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12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痛风舒胶囊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非布司他片,4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痛风舒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学指标和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1.4%、9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关节畸形评分、受累关节数、痛风石最大直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值、尿酸、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SR值、尿酸、CRP、IL-1β、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舒胶囊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整体疗效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受累关节数,促进痛风石溶解,控制血尿酸水平,改善机体过度炎症状态,拮抗氧化应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篇HTA报告、...  相似文献   

4.
梁淑娟  余权标 《药品评价》2021,(23):1451-1453
目的:研究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中运用非布司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坦背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常规+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在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7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立加利仙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2组均完成24周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2组血尿酸水平、尿微量蛋白水平、肝肾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可并发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治疗指南同时推荐别嘌醇或非布司他为痛风治疗一线降尿酸药物~([1]),别嘌醇疗效肯定,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布司他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24例,分别为别嘌呤醇组(A1组)、非布司他80 mg组(A2组)、非布司他40 mg组(A3组),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清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初始,A1组、A2组的效果优于A3组(P<0.05),但A1和A2组比较(P>0.05)。治疗一段时间后,三组效果均有所下降,其中A2、A3组下降最明显。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可有效降低血清尿酸,使用80 mg非布司他的效果优于40 mg组,但提升了痛风发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在维持性腹膜透析合并痛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肾内科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4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伴痛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别嘌醇治疗,观察组接受非布司他治疗,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酸、肝功能及肌钙蛋白I的变化,同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痛风再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尿酸均降低,且观察组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肝功能、心血管事件比较无显著差异,但降尿酸治疗初期,观察组的痛风发作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布司他较别嘌醇更能有效地降低维持性腹膜透析伴痛风患者的血尿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非布司他是近年研发的一种治疗痛风的新药,对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疗效联合,安全性高.本文分析了非布司他不同合成路线、操作方法,认定当下研究的重点是调换生产工艺内强毒、高腐蚀性试剂,改良反应装置及条件.通过综述分析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旨在为国内药企完善该药品的合成形式、绿色生产方法的产出起到一定借鉴作用,逐渐实现工业化制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发作间歇期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痛风间歇期患者11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非布司他组55例和活菌辅助组55组。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口服非布司他,活菌辅助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黄嘌呤氧化酶(XOD)、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水平,肠道菌群变化和治疗期间的痛风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XOD、UA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活菌辅助组患者的IL-1β(P=0.018)、IL-6(P=0.044)、XOD(P=0.000)、UA(P=0.000)和ESR(P=0.003)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布司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N、CR水平比较,组内、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前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拟杆菌和肠杆菌数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菌辅助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和拟杆菌数量增加,肠杆菌数量减少,与治疗前、非布司他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活菌辅助组患者的痛风急性发作率为3.64%(2/55),低于非布司他组的12.96%(7/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发作间歇期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可以降低UA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参与嘌呤氧化代谢,促进UA分解、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发作间歇期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痛风间歇期患者11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非布司他组55例和活菌辅助组55组。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口服非布司他,活菌辅助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黄嘌呤氧化酶(XOD)、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水平,肠道菌群变化和治疗期间的痛风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XOD、UA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活菌辅助组患者的IL-1β(P=0.018)、IL-6(P=0.044)、XOD(P=0.000)、UA(P=0.000)和ESR(P=0.003)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布司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N、CR水平比较,组内、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前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拟杆菌和肠杆菌数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菌辅助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和拟杆菌数量增加,肠杆菌数量减少,与治疗前、非布司他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活菌辅助组患者的痛风急性发作率为3.64%(2/55),低于非布司他组的12.96%(7/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发作间歇期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可以降低UA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参与嘌呤氧化代谢,促进UA分解、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166例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3例,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实验组口服非布司他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0.84%)例,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2(2.4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痛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方法在Em Base、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BM和CNKI和数据库中检索非布司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分别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使用R evMan 5.2.7软件(Cochrane协作网)开展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纳入5个(RCT)。接受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血清尿酸(s UA)水平与别嘌醇相比更容易降低至6 mg/d L以下;非布司他没有降低痛风的发作率的作用;非布司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别嘌醇组。结论非布司他更容易将s UA水平降至6 mg/d L以下,但没有得出有效证据证明非布司他痛风发作的预防效果优于别嘌醇,且非布司他价格偏高,若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可选此方法,一般情况下不适合作为治疗慢性痛风的常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痛风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结果:将我院8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药痛风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IL-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7.5%,对照组为80.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尿酸水平(297.4±43.4) μmol?L-1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4、CRP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L-4 (31.7±4.4)ng?L-1、CRP (10.5±1.2)ng?mL-1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肝功能异常、肌酐升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稍低于对照组1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风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清尿酸、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Pub Med、Em 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和CBM数据库中检索非布司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2名作者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最终纳入5个RCTs。与别嘌醇相比,接受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血清尿酸(s UA)水平更易于降低至6 mg·d L-1以下,且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非布司他并未降低痛风的发作率。非布司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别嘌醇组。结论虽然非布司他更容易将s UA降至6mg·d L-1以下,但没有证据表明非布司他预防痛风发作的效果优于别嘌醇,且非布司他价格昂贵,不应作为治疗慢性痛风的常规选择,除非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非布司他联合苯溴马隆治疗难治性痛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痛风患者46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对所有患者编号(1~46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依托考昔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97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给予依托考昔和非布司他(40 mg qd)、乙组给予依托考昔和非布司他(80 mg qd),丙组给予依托考昔和别嘌醇100 mg tid,分别于治疗3周、7周、13周后观察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受限程度、血尿酸水平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3周后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23%,100%,96.23%,3周时甲组降尿酸效果最好,7周与13周时乙组与丙组降尿酸效果好。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小。结论 依托考昔联合非布司他(80 mg qd)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不良反应最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