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炎症水平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35例,分为阿托伐他汀组(72例)和对照组(63例);随访18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6、18个月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2.
<正>炎症在心功能不全和房颤(A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AF患者炎症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1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连续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伴阵发性AF患者169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89例,其中男47例、女42例,平均年龄(63.9±8.9)岁,其中冠心病58例,高血压心脏病19例,扩张性心肌病12例,糖尿  相似文献   

3.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6、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7%和80%,高于对照组的84%和7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2个月后,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7%,对照组为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9.8±1.4)mm、(38.3±1.9)mm、(37.5±1.6)mm;对照组为(38.7±1.7)mm、(38.7±1.7)mm、(39.8±1.5)mm,两组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胺碘酮,并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茂林  卫训  罗素红 《内科》2012,7(1):5-6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厄贝沙坦和调脂药物阿托代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或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动态血压、血脂、血尿酸.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6个月后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及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平均压(24hpp)及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厄贝沙坦和调脂药物阿托代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24 h平均压及血尿酸,从而更有效地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5.
王智敏 《山东医药》2011,51(21):91-9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及24 h动态血压。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及LVM 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两组间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组的LVM I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在逆转LVH方面较厄贝沙坦单药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片联合用药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脉压(PP)的影响。方法:64例老年ISH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用厄贝沙坦(150mg/d),治疗组32例用厄贝沙坦(150mg/d)加阿托伐他汀(10mg/d),观察12周,每2周随访血压1次并记录。结果:在治疗12周时,对照组PP从治疗前(74.67±7.77)mmHg降至(67.37±5.53)mmHg;治疗组PP从治疗前(75.06±6.96)mmHg降至(59.75±5.92)mmHg。治疗后两组PP的差异有显著性(t=5.25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联合用药有助于改善老年ISH患者的P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代他汀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17及心脏功能的程度。方法选取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将左心室肥厚的有关患者合并在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基本生化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IL-17和IL-18含量,并测定患者心脏功能相关参数。结果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与尿蛋白排泄率(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CRP、IL-17和IL-18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IL-18、IL-17及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降低,由此可见,治疗后的两组患者在心室上都得到了重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来开展老年患者的治疗工作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并在降压方面也拥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接诊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内径(LVWD)以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LVMI、IVST、Lewd、LVPW的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LVMI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08-01-2013-03-01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90例,按患者入院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Wd)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确切,且十分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近来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1]).也有学者报道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2]).本研究通过对一组80岁以上高龄老年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连续1年的观察,以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该类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211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105例和厄贝沙坦 胺碘酮治疗组(B组)106例,治疗随访3 a,研究的-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2、24和3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为(37.01±1.56)mm,明显大于B组的(35.32±1.62)mm,P<0.05.实验终点时,A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9.05%,明显低于B组的83.52%(P<0.05).认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在维持窦性心律和抑制左心房扩大方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脉及心室重塑的改善作用。方法老年E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心血管重塑指标、血压指标和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实验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和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对照组IMT和IVS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2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3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15.79%),但差异不明显(χ2=0.56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EH患者,能够较好地降低血压,改善动脉及心室重塑,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变化、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率、阵发性房颤复发率及缺血性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率、阵发性房颤复发率、缺血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3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接受8周的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室率控制情况,测定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1)、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控制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NO水平均升高,ET-1、vWF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O的升高水平及ET-1、vWF降低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控制心室率上较常规治疗无优势,但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减少由房颤引起的栓塞性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降压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永久性房颤患者4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8周的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变化,测定p-选择素(GMP-110)、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室率控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GMP - 140、TXB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控制心室率上较常规治疗无优势,但可通过降低GMP - 40、TXB2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房颤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这可能对预防血栓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9例,分为胺碘酮治疗组(44例,单纯服用胺碘酮),联合治疗组(45例,服用胺碘酮及厄贝沙坦),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左房内径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胺碘酮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提高(64.3%比81.4%),左房内径明显减小[(40.12±10.6)mm比(34.10±10.11)mm],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且明显抑制左房扩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恢复窦性心律后,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加用阿他伐他汀,疗程为18个月.结果 12个月、18个月时,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0.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63.3%、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19.
氯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房纤颤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氯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沙坦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每月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房纤颤可以减少心房纤颤发作,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并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尽管目前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最主要的手段。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复律及维持窦律的药物,其有效率达40%~60%;然而对老年阵发性房颤,其能否进一步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尚未见充分报道。本文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