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构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ELISA法和RT-PCA法检测病毒病原。结果 病毒学检测结果:416份腹泻样本中,阳性样本222份,阳性率为53.37%,其中轮状病毒(HRV)阳性170份(占40.87%),杯状病毒(HuCV)阳性样本 29份(占6.97%),星状病毒(AstV)阳性样本4份(占0.96%),腺病毒(AdeV)阳性样本19份(占4.57 %),各种混合感染34例(占8.17%);HR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的1月份为发病高峰;HuC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1、12月份为发病的高峰;Ade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6月份为发病高峰;Astv感染发病,以每年的1、2月份为发病高峰。HRV、HuCV、AdeV、Astv 患儿的月龄分布:均以12~月龄组最多,分别为45.23%、38.29%、43.75%、29.41%。轮状病毒的G3血清型为流行毒株(66.67%)G9血清型大幅度上升(23.58%)P基因型分型结果:以P[8]为主(68.13%),其次是P[4](20.88%)。结论 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主要是HRV,其次是HuCV、AdeV、Astv,HRV血清型 G3和基因型P[8]、P[4]是主要的流行株,其次是很少见的血清型G9,这一结果为HRV疫苗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上海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60份,对病毒的VP1区等易于分型的特征序列扩增后进行测序比对,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诺如病毒(NV)、札如病毒(SAV)、轮状病毒(RV)、星状病毒(ASV)、腺病毒(ADV)以及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V)、柯萨奇病毒(COX)和埃可病毒(ECHO)在内的肠道病毒(EV)。结果 160份腹泻标本中共检出含有上述病毒的样本45份,检出率为28.13%。除ADV外,其他7种病毒均有检出,其中检出NV 23例、SAV 5例、RV A 11例、ASV 3例、COX 2例、PV和ECHO 30各1例,其中1例为NV和ECHO 30混合感染。检出的NV均为GⅡ型,其中78.3%为GⅡ.4型,21.7%为GⅡ.3型;11例RV A中,G3P[8]6例,G2P[4]4例,G1P[8]1例;3例ASV阳性样本中,2例为ASV 1,1例是ASV 5。PVⅡ、ECHO 30、COX A4和COX A9各1例。结论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腹泻的感染致病病毒以NV GⅡ和RV A为主。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流行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秋冬季节发病数最高。也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综合症,凡由肠道感染者均可发病,但感染因素不同,最常见的为轮状病毒。自1973年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报告,证实轮状病毒能在腹泻患儿粪便中被发现。我们对206例患儿在发病早期进行了粪便检测,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春季婴幼儿腹泻的病原感染情况,更好的采取防治措施,控制腹泻病的发生。方法:病原菌检测按常规方法,轮状病毒检测用核酸电泳法。结果:从185例标本中检出病原67例,总检出率36.2%;其中轮状病毒检出28例(15.1%);铜绿假单胞菌14例(7.6%);致病性大肠杆菌8例(4.3%);副溶血性弧菌5例(2.7%);变形杆菌4例(2.2%);志贺菌、亲水气单胞菌各2例(1.1%);沙门菌、豚鼠气单胞菌、麦氏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各1例(0.5%)。28例轮状病毒均为典型普通轮状病毒反应模式,核酸图谱分型,短型为25例,长型为3例。结论:加强对轮状病毒的防治是控制婴幼儿春季腹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国内外许多学者证实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是人轮状病毒。我们于1981年12月至1984年12月收集214例发病的有关标本进行病毒病原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14例中住院病例160例,门诊54例,男154例,女60例,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3岁;6~18个月婴儿最多。11月及12月发病者160例,腹泻粪便多呈稀水样及蛋花样(81.7%)。黄色均未检出脓细胞或红细胞。40例粪便细菌培养阴性。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常规细菌培养,对2005年1月至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6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在565例标本中共检出单纯轮状病毒感染162例(28.67%),单纯肠道腺病毒感染42例(7.43%),两者混合感染40例(7.08%),共计244例(43.19%);细菌感染115例(20.35%),其中条件致病菌108例(93.91%);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62例(10.97%)。结论轮状病毒是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肠道腺病毒和条件致病菌也是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病原学及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学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集婴幼儿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RSV、IFV、ADV、PIV、CMV血清特异性IgM,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RP,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卵白素(S-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104例婴幼儿病毒性肺炎中,单独病毒感染75例,占大部分,其中RSV21例居首位,余依次为IFV18例、ADV15例、PIV11例、CMV10例;混和病毒感染29例,分别是IFV+PIV10例、IFV+RSV6例、ADV+PIV6例、ADV+IFV5例、PIV+RSV2例。病毒性肺炎组CD3↓、CD4↓、CD4/CD8↓、CD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IgG、IgA、IgM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原,单独病毒感染为主,混和感染为辅,病毒病原谱具有地区性差异。病毒性肺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腹泻病发病率高,病原复杂,但引起腹泻的病原仍以细菌为主,为了解近年来我市婴幼儿腹泻病原菌的分布,构成情况,我们于1998~1999年对395例婴幼儿细菌性腹泻进行了病原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由肠道门诊医生对来院就诊的腹泻病患儿采便,立即送细菌室进行分离培养。1.2 试剂和诊断血清 EMB曙红美蓝琼脂、SS志一沙琼脂、克氏双糖铁琼脂均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沙门氏菌属、志贺氏  相似文献   

12.
徐平  秦莉  孙旭  王善美  徐艳丽 《现代预防医学》2000,27(4):469-469,472
秋季腹泻是严重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的主要病原之一 ,为摸清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现对郯城县 10 8例秋季腹泻的患儿进行了病原学调查 ,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患者来自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儿科住院 4岁以下患儿 ,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 ,大便每日 3次以上的患者10 8例。1.2 检测方法 按常规做大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 结果10 8份标本共检出 18株致病菌 ,检出率为 16 .6 7%。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见表 1、 2表 1 细菌检测结果细菌名称检出株数检出率福氏志贺氏菌 (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017年宁波市北仑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2017年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共采集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204份,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检测。结果204份粪便标本中,有95例患者至少感染一种病毒,总阳性率为46.6%(95/204),其中以轮状病毒感染最常见,共59例,检出率为28.9%(59/204),分型全部为A群轮状病毒。其次为诺如病毒感染共48例,检出率为23.5%(48/204),其中诺如病毒1型有6例,占12.5%(6/48),诺如病毒2型有42例,占87.5%(42/48)。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2型混合感染有16例,未发现3种或3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有4例,占2.0%(4/204)。未感染星状病毒和札如病毒。结论A群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2型是引起病毒性腹泻主要的病原体,诺如病毒1型、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同时存在着混合感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姜凯  姜锋  王志勤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69-2570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标本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12月门诊及住院的600例婴幼儿的腹泻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600例婴幼儿腹泻标本病原学阳性307例(51.17%),检出病原菌17种309株,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外源性肠道病原菌以及轮状病毒3种病原构成比依次为33.98%、33.33%、32.69%。病原主要为轮状病毒101株(32.69%),志贺菌55株(17.80%),克雷伯菌40株(12.9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33株(10.68%),枸橼酸杆菌31株(10.03%)。结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轮状病毒居首位,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在腹泻标本中的构成比大于外源性肠道致病菌,已成为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毒病原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腹泻住院的婴幼儿粪便标本进行观察。结果 176份标本中,检出4种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小圆病毒)。病毒检出率为47.7%。结论 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病原存在上述4种病毒,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种类。 方法 以2012-2014年开封地区650例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标本中的轮状病毒(RV)抗原、对抗原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RV基因分型,所有标本均采用(RT-PCR)法进行星状病毒(AstV)、杯状病毒(HuCV)检测,腺病毒(AdV)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 结果 650例样本中轮状病毒占47.69%(310/650);星状病毒占4.92%(32/650);杯状病毒占21.85%(142/650);腺病毒占2.15%(14/650);混合感染占7.85%(51/650),发病年龄大多在2岁以内。310例RV阳性样本进行G、P分型,结果显示G型102例(32.90%),以G9型比例最高;P型168例(54.19%),以P(8(为主;杯状病毒中诺如2型为主要流行株。 结论 轮状病毒为开封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G9型和P(8(型为主要血清型;除此之外,杯状病毒亦是不可忽视的病原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感染性疾病,按其病因分类,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腹泻。因此,查明不同地区、季节、人群的患者病原组成,对有针对性的做好防治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为进一步了解腹泻病的病原分布 ,为腹泻病防治提供依据 ,1998~ 2 0 0 0年对枣庄市 335例就诊腹泻患儿粪便进行了轮状病毒检测与常见致病菌的分离培养鉴定。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  335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为 1998~ 2 0 0 0年枣庄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住院的腹泻患儿 ,年龄 1个月至 3岁。1 2 方法1 2 1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按文献[1] 方法进行。凡生化符合致病菌的菌株均用相应诊断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所用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杆菌诊断血清均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O157∶H7大肠杆菌诊断血清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均在有…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次共调查腹泻患儿76例,男53例,女23例。最小日龄5天,最大2岁5个月。日泻3-20次以上,初泻时多为水样稀便,后多转为黄绿色便。23例(30.26%)粪便带有粘液;10例(13.15%)粪便含有脓或血丝;30例(39.47%)伴有发烧;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