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牙冠桥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研制的前牙冠桥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从临床修复技术与工艺出发设计样本,解决患者、医生、技师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图文并茂,促进前牙冠桥修复体美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前牙冠桥修复体形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增进医、患、技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前牙修复体的美学质量。方法 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图象、采用空间域方法、邻域平均法、图像平均法和图像平衡法等进行图象预处理;建立样本牙形库、通过对样本牙、缺失牙的特征选择、提取和排序、运用计算机基于串-并方式的三层可调隐单元模糊神经网络法,结合医生、患者的意见,进行前牙修复体计算机的形状自动设计和手动个性化设计。结果 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对前牙各种不同缺失与缺损临床病例86例进行设计、医生、患者共同参与设计形状,打印制作配方,形状匹配效果满意。结论 实现了修复体形状的计算机自动匹配和个性化设计,促进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前牙冠桥修复体颜色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旨在加强信息交流,提高修复体的美学质量。方法 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图象;建立颜色样本库;运用基于三刺激值的相对比色法原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自动匹配,从而进行修复体的颜色设计。结果 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医生、患者共同参与设计颜色,并提供材料及工艺处方。结论 实现了修复体颜色的计算机自动匹配和手动个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CAD/CAM口腔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是一个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口腔修复医疗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个性化、美观、高效、简便地为患者设计、制作各类修复体。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口腔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在今后各类口腔修复体的设计与制作中必将成为主流技术,并将可能逐步淘汰传统铸造工艺。本文就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口腔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系统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临床,已有十年历史了,本文主要介绍十几种CAD-CAM系统的配置,加工性能,用途和精度等方面的特点以及CAD-CAM技术的不足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口腔修复技术进展(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口腔修复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学科,涉及学科众多,与口腔组织学、解剖生理学、口腔生物力学、材料学等密切关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修复方法和技术.二十世纪的修复的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人工种植技术;激光在口腔修复的应用;铸钛技术;精密铸造技术;烤瓷、铸瓷技术、全瓷技术等.这些深刻影响到口腔修复学的发展.本文就其中部分新技术作一介绍.一 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足本世纪口腔修复领域最大的进展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义齿制作方法,是义齿制作史上的一场革命.口腔修复的CAD/CAM的主要特点包括:完成的修复体准确,与基牙密合;节省大量时间,如以往完成一个嵌体或牙冠最少也要就诊两次,而用CAD/CAM仅一次就可完成,而且从预备到完成制作只需40~50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患者制作美观的、符合个性特征的前牙修复体的过程。方法对13例需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拍摄修复治疗前及治疗中前牙图像,获取患者牙齿与周围软组织的美学信息,包括天然牙的形态、颜色、半透明度、个性特征,以及下颌息止位时和微笑时牙齿的切缘位置、龈缘位置等。分析美学信息资料后行美学修复设计,应用Photoshop 8.0软件制作修复预期效果图,指导技师制作修复体。结果完成13例患者的前牙美学修复,临床美学修复效果良好。结论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设计,有助于医师和技师为患者制作美观的、符合个性特征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8.
前牙修复对临床医师和牙科技师都是极大的挑战。长效的临时修复体可用于测试新的设计并改善永久修复体在形状、色泽、咬合和软组织接触面上的可预测性。为了改善临床的效果和降低成本,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被开发出来。利用一种多聚物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系统制作长效的临时牙冠.并用其进行牙齿修复。3个月后.用同样的CAD/CAM系统制作最终全瓷修复体并进行粘结,正如个性化临时牙冠的复制品一样。  相似文献   

9.
3D打印技术可完成结构复杂物体的打印,在口腔修复领域已有一定应用,未来有望替代大部分传统修复技术。在口腔美学修复中如何保证分析设计阶段初设的轮廓外形与颜色等与患者得到的最终修复体一致,一直是困扰口腔医师和技师的难题。3D打印的蜡型、树脂冠桥等可用于美学修复的美学分析和设计结果的输出预告,一对一地传递并指导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3D打印的目标修复体导板(TRSguide)既为美学修复制定了可预览的修复蓝图,让口腔医师和技师能检测患者重建的口腔功能和美学的相关信息;又能指导实施符合牙体保存和活髓保护理念的理想牙预备,做到真正的全程精准与微创。这些新的数字化技术进展使得美学修复焕然一新。本文对3D打印在口腔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国产口腔修复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50  
目的 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口腔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系统。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3轴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全牙列28颗标准牙冠的形态数据。利用Matlab 5.3作为数据处理和程序开发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在牙冠表面定义特征区和特征点并进行各种变换和调整。用Surfacer10.5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修复体设计程序的研究与开发。用国产3.5轴的数控加工设备进行修复体加工。结果 建立了国人28颗标准牙冠的三维图形数据库。开发了咬合形态调整和修改程序。初步实现了冠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全过程并完成了其计算机辅助制作的全过程。结论 本项实验系统的研制成功表明,我国学者已掌握了口腔修复CAD-CAM的基本理论、数学描述、技术和制造工艺。为进一步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技术具有精准、高效的特点。自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引入到口腔修复领域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期间技术不断地完善和进步,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椅旁CAD/CAM技术使临床医生可以一次独立完成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在单疗次内为患者提供美观精确的修复体,大大节省了就诊时间和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以及重点介绍与展望了在生物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和生物系统仿真等研究方面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嵌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50年代在口腔修复临床上,嵌体是与金属全冠、部分冠共同被选作牙体修复的修复体或牙列固定桥修复的固位体,那时作嵌体的材料基本是用金合金。60年代由于黄金控制供应,就采用不多了。80年代前后开始应用软质钴铬合金为材料作嵌体,质量不够理想,但也勉强能用。90年代由于对银汞合金含汞的责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的进步,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金属和瓷嵌体,又有条件作一些金合金嵌体了。在笔者所经历的目前仍能随访到的25件嵌体中,有2件嵌体脱落,1件牙冠折断,均为钴铬合金…  相似文献   

14.
逆向工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嵌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的方法,实现嵌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方法:制作修复牙预备体、邻牙、对咬和牙,通过光学测量获得其表面三维形状,输入计算机在基于逆向工程软件surfacer二次开发的口腔固定修复CAD系统进行修复体设计。结果:本文以嵌体修复体为例,实现了嵌体曲面重构。结论:使用口腔固定修复CAD系统设计嵌体符合口腔修复学和解剖生理学理论,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陶瓷修复体何玉林,陈必胜传统的陶瓷和复合树脂嵌体等修复治疗,需要至少两次就诊才能完成。光学扫描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常规的修复体制作工艺。目前,运用CEREC系统可将一预成陶瓷块铣磨成修复体。牙科医生能在牙体...  相似文献   

16.
无牙颌模型的计算机三维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测量无牙颌牙槽嵴软组织形态及颌位关系有困难,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omputeraideddesign/manufacturing,CAD/CAM)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冠、桥、嵌体等固定义齿修复[1]。国内关于全口义齿CAD方面的研究也集中在模拟口腔高级修复专家全口义齿的排牙过程[2],尚未能解决模型的三维(3D)数据测量和显示。本项研究通过应用三维坐标测量机(3dimensionalcoordinatemeasuringmachine,3DCMM)获取无牙颌模型的3D信息,在计算机上实现重建,为全口义齿CAD系统…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上颌骨修复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设计制作上颌骨个体化修复体。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上颌骨三维数据信息,运用三维重建、镜像及快速原型技术获得模拟修复上颌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铸造法完成个体化上颌骨修复体的制作。结果以CT扫描获取上颌骨三维解剖信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成功制作上颌骨个体化钛网修复体。结论在CT扫描获取上颌骨原始解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过程能够成功构建上颌骨个体化功能性修复体。  相似文献   

18.
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技术是由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快速制造任意形状三维实体模型的技术总称。与传统制作工艺相比,RP技术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能制作出多种样式复杂的物件,因此在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P技术在口腔医学,特男11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精细。通过各种RP技术直接成型所需要的各种修复体已经成为常规制作口腔修复体之外的又一选择。本文对口腔修复中常用的RP技术、修复体的加工制作及其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的数字化修复已成为口腔修复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多种口腔修复体已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工制作。椅旁数字化修复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快速、高效、椅旁一次完成的临床治疗手段。椅旁数字化修复系统从问世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本文就椅旁数字化修复系统的历史演变、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25年来,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在口腔诊室中的应用不断发展,口腔材料的改进也加速了CAD/CAM技术的革新,这些使得口腔医生几乎能迅速、精确地为每位患者提供高品质、高美观的修复体。基于CAD/CAM技术在口腔科应用的不断增加,制造商对CEREC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材料进行了大量改进,口腔医生可以在诊室内不受工艺流程的干扰制作出技工室水平的修复体。本文就CEREC椅旁CAD/CAM系统支持材料及AC系统创新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