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冬花  张晓玲  陈美红 《重庆医学》2015,(15):2084-2086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实时观察间质细胞形态变化。方法胶原酶消化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二次筛网过滤结合低速离心法分离纯化间质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并进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细胞形态差异。结果培养成功率91.3%,间质细胞纯度达95%;异位间质细胞9代内、在位及对照组间质细胞11代内,细胞形态及活性并无明显改变。结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可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提供较好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RAF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2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BRAF的表达.结果 在位内膜中BRAFmRNA相对表达量(0.000 067 897 0±0.000 114 528 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0.000 009 543 1±0.000 006 454 3)(P<0.05),而异位内膜(0.000 029 395 7±0.000 038 046 9)与在位内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BRA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5),而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之间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位内膜BRAF基因高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人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胶原酶消化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角蛋白、波形蛋白染色证实细胞纯度达95%以上。 结论:胶原酶消化法简便易行,可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可以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药物筛选等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XCL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增生期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取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手术和病理确诊增生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8例在位内膜、24例异位内膜及20例因行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手术的增生期正常子宫内膜(术后病理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CXCL14表达的检测。结果:①与正常内膜比较,I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CXCL1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内膜比较,I-II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CXCL1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I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比较,I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CXCL1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II期在位内膜比较,I-II期异位内膜的CXCL1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L14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吴玲玲  余妙真  李琳 《广东医学》2007,28(5):793-795
目的 探讨瘦素在子宫内膜异住症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瘦素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异位内膜36例、在位子宫内膜22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中的表达特点.结果 腺上皮细胞中:瘦素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间质细胞中:瘦素在异位内膜中表达高于对照组内膜(P<0.05),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瘦素在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的表达,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瘦素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离体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人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上皮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对36例在位子宫内膜及19例异位内膜随机分为离心分离组及筛网分离组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光镜观察及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间质及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离心分离法培养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细胞中,成功率分别为61.1%和30%;筛网分离法培养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细胞中,成功率分别为83.3%和77.8%。结论:采用筛网分离法及离心分离法均能获得纯度较高的间质与上皮细胞。人子宫内膜细胞分离体外培养的成功,有助于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谯建  令狐华  姚珍薇 《重庆医学》2007,36(24):2540-2543
目的从子宫内膜组织分离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多细胞模型。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其他良性疾病的在位子宫内膜,采用高浓度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内膜细胞的原代培养,以及传代培养。观察两组细胞形态,SABC免疫细胞化学进行细胞鉴定,MTT法绘制两组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高浓度胶原酶消化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大部分在48h内都能贴壁;腺细胞平均生长时间为6周;间质细胞平均生长时间为15周。腺上皮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渡形蛋白(vimentin)为阴性;间质细胞角蛋白染色为阴性,而波形蛋白为阳性。两组生长曲线接近。结论高浓度胶原酶消化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多细胞模型简单、易行。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的形态、生长和正常内膜细胞无明显差异。可以用作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基因型特征、及其他因素对异位内膜细胞的影响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Ⅱ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Ⅱ,GnRHⅡ)与Ⅰ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Ⅰagonist,GnRH Ⅰ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离体培养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GnRHⅡ或GnRH Ⅰa加入在位及异位离体培养内膜间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24,48及72 h,用MTT法测定间质细胞的存活情况,计算抑制率并进行比较.结果:GnRHⅡ或GnRH Ⅰa对离体培养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Ⅱ对离体间质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GnRH Ⅰ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Ⅱ对EMs患者离体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尤其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抑制作用明显强于GnRH Ⅰa,提示GnRHⅡ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更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上皮型钙粘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对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和35例对照组在位内膜中上皮型钙粘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比较两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的上皮型钙粘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在位内膜(P<0.05);且其异位内膜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E-cad的表达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结论 上皮型钙粘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GnRH II与GnRH 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离体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GnRH II对EMs患者可能的作用。方法:给予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不同浓度的GnRH II,GnRH I类似物(戈舍瑞林,goserelin)处理,同时设对照组(不加GnR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VEGF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EMs患者离体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48 h培养,能分泌VEGF,分泌量与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相近,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GnRH II对EMs患者离体培养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VEGF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且较GnRH I类似物(戈舍瑞林)的作用更强(P<0.05)。不同浓度的GnRH II对EMs患者离体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VEGF分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在位(P<0.05)。结论:EMs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具有分泌VEGF的功能,分泌量与在位子宫内膜的相近,这对EMs的形成和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GnRH II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VEGF,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在位,且GnRH II明显强于GnRH I,为寻找EMs抗血管形成方面的新药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