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甲状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大多数误诊为甲状腺腺瘤,少数诊断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炎,偶有怀疑本病者。病灶切除32例,腺叶切除6例,双侧次切4例,颈清3例,峡部切除3例,切上流3例。抗痨治疗9-12个月治愈。随访1-22年,未见复发。结论 针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结核的诊断。治疗首选药物抗痨。对弥漫性肿大性质未定者可行峡部切除,干酪型周围已形成脓肿者,可行脓肿切排引流,术后用抗结核药局部灌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像学表现对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18例经临床证实的骶髂关节结核,并对其影像学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骶髂关节结核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0例(56%),左侧8例(44%),男5例,女13例。典型影像学表现:早期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随后关节面糜烂,骨质缺损及破坏,邻近骨质硬化;严重者死骨形成、关节半脱位、纤维性或骨性关节强直,可伴冷脓肿和窦道形成。结论 影像学能明确显示骶髂关节破坏的程度、类型、脓肿位置及邻近结构,对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发生结核性脓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8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颈部结核性淋巴结脓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中有52例(18.6%)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淋巴结脓肿、自行破溃或需要淋巴结切开引流。发生脓肿者中不规范治疗者占38.5%(20/52)、肿大淋巴结直径≥2cm者占76.9%(40/52)、年龄≤45岁者占90.4%(47/52);未发生脓肿者中不规范治疗者占24.6%(56/228)、肿大淋巴结直径≥2cm者占55.3%(126/228)、年龄≤45岁者占77.6%(177/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4、8.23、4.3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规范治疗(OR=2.53,95%CI:1.31~4.89)、肿大淋巴结直径≥2cm(OR=2.29,95%CI:1.12~4.66)和年龄≤45岁(OR=3.68,95%CI:1.21~11.17)为发生颈部结核性淋巴结脓肿的危险因素。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治疗不规范、肿大淋巴结直径≥2cm及年龄≤45岁为发生结核性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当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出现上述危险因素时要警惕发生结核性脓肿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脾脏结核的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证实的 25例脾脏结核的CT表现,其中男性 15例,女性 10例,年龄 16~ 52岁,中位年龄 25岁。结果 25例脾脏结核CT表现分为脓肿型、粟粒型、混合型和陈旧钙化型。平扫病灶模糊不清,增强后病灶显示清楚,但边缘显示不规则。结论 患者脾脏CT影像具有典型表现,年龄较轻且合并有肺结核病或/和其他肺外结核时,应考虑脾脏结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咽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72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鼻咽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41例,男女比例为1∶1.32,平均年龄为30.7岁;鼻咽结核以局部症状为特征,颈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79.2%(57/72);鼻咽结核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抗结核治疗9~12个月治愈,随访1~5年,未见复发。结论 近年来鼻咽结核有增加的趋势,尤以原发性病例居多。鼻咽镜活检可确诊,规则抗结核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脊柱结核病人的X线平片,CT片和手术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较X线片诊断率分别提高:椎体骨质破坏提高27.5%,椎间盘破坏提高18.2%,死骨提高38.6%,脓肿提高29.2%,脊髓受压提高62.5%。平均提高35.2%。结论 它可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尤其在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和有目的进行病灶清除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应用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1997年3月—2001年5月行前路病灶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结核患者18例。随访1.5~5年,平均3.6年。结果 自体骨植骨者术后3~6月骨性融合,异体骨植骨者术后1年骨性融合。7例截瘫患者,1例Frank分级B级和1例Frank分级C级患者术后恢复达D级,其余皆完全恢复。除1例因术中撑开不够颈椎生理弯曲恢复不佳外,颈椎生理弯曲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的明显丢失,无钢板螺钉并发症。结论 钢板内固定可在颈椎结核前路手术中安全应用,它能为颈椎提供稳定性,利于骨融合和早期康复,同时,恢复和保持颈椎生理曲度,有利于保持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8.
食管结核1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对食管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分析国内164例经内镜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确诊的食管结核病例。结果 本组食管结核男女比为1∶1.3,81.9%的患者年龄低于45岁,所有病例均有吞咽困难或胸痛症状,69.5%的病灶位于食管中段。63.2%的患者有结核病史或其他部位结核。术前误诊者占65.7%,其中误诊为食管肿瘤占96.6%。有治疗记录者151例,47例经内科抗结核治疗,104例经手术后抗结核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食管结核好发于食管中段,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其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或胸痛。食管结核易误诊为食管肿瘤,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食管结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可视化的恒温扩增方法用于检测脓肿分枝杆菌(MAB)。方法 采用特异性全长erm(41)基因建立基于多交叉置换扩增(MCDA)结合羟基萘酚蓝(HNB)的方法,通过比色法直接检测扩增产物,采用23株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和8种细菌标准株对该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建立的MAB-MCDA-HNB检测限为100 fg的DNA模板。31株细菌菌株中,只有脓肿分枝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其它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马赛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为阴性。脓肿分枝杆菌模拟痰标本检测灵敏度为1.7×103 CFU/mL(每次反应17 CFU)。结论 MAB-MCDA-HNB方法能够快速准确诊断脓肿分枝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脓肿分枝杆菌肺病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无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2例(68.1%),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肺病15例(31.9%)。有反复抗结核病治疗史31例(66%)。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痰)。X线胸片中,病灶在3个肺野以上37例(78.7%);两侧受累者28例(59.6%),右侧15例(31.9%),左侧4例(8.5%),病灶内有空洞23例(48.9%),其中右上空洞16例(69.6%),左上空洞9例(39.1%)。对H、R、S、E、Th1321、D、L耐药率高,对A、C、V、CTM耐药率相对低。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病程长,症状无特异,耐药率高,抗结核治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11.
李鹏飞  陈岩  所剑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0):827-830
目的 探讨目前肠结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外科治疗23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23例患者中,术前通过肠镜病理诊断肠结核4例;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疑诊肠结核12例,其余7例因怀疑腹腔肿瘤或需急诊手术未能术前确诊。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肠结核,术后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停药后随访1年,除3例失访外,治愈13例,好转7例,其中3例出现粘连性不全肠梗阻症状(3/7),2例排便习惯改变 (2/7),2例有间断腹部隐痛(2/7)。 结论 早期诊断、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正确地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式,可以提高肠结核的治疗效果,是成功治疗肠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A 30 years-old-male was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April 1998, three years after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All first-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second-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were resistant on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s by Ogawa medium. The right upper lobectomy was done because of massive hemoptysis and enlargement of cavitary lesion in June 1998, but this surgical operation was complicated with, bronchial fistula and chronic empyema. Open drainag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empyema was done one month after lobectomy. Sputum culture for M. tuberculosis converted 4 months after the lobectomy, but bacteriological relapse occurred 17 months after initial operation. The new cavitary lesion on middle left lung field developed and sputum smear and culture were continuously positive. Immunotherapy with interferon-gamma via aerosol didn't show any clinical effect. Thiacetazone, sparfloxcin, pyrazinamide, cycloserine was prescribed after 21 months of the initial operation. Four months after changing the regimen sputum smear and culture converted to negative. Chemotherapy was terminated in June 2003, two years after negative conversion. Three years after the 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no relapse occurred. We considered thiacetazone was effective in this case, because all of the drugs was companied with thiacetazone were resistant by the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s and were previously u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外科治疗腹腔结核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2008—2016年收治的4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腔结核伴肠穿孔患者,所有患者经胸部X线摄影或CT扫描检查均为可疑肺结核。描述性总结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各项检查、术中探查及手术方式、术后治疗及并发症、治疗结果、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存在腹腔结核,其中32例非急诊患者临床诊断明确者18例,11例急诊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术中探查均存在肠穿孔,其中术前考虑单纯肠梗阻3例、肠梗阻伴肠穿孔30例(8例急诊和22例非急诊患者术前经诊断性穿刺诊断肠穿孔)、单纯肠穿孔10例。40例(93.0%)因病变范围广泛、感染严重行Ⅰ期肠切除+造瘘术,其中12例切口感染患者经切口换药、引流后治愈;8例发生肠瘘患者除2例(保守治疗、二次手术各1例,年龄均>65岁)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余6例经治疗后预后良好;2例发生肠梗阻患者1例行二次手术、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余18例患者造瘘术后恢复良好。2例(回盲部肿物伴穿孔1例,腹腔感染较轻1例)行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术;1例因近回盲部出现回肠局部单一穿孔,且同时并发腹腔淋巴结结核、局部淋巴结节和穿孔部位回肠粘连,但腹腔感染较轻的患者行回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抗结核治疗12个月后均治愈停药。37例患者停药后随访18~24个月,4例患者失访,随访期内16例患者有间断轻微腹痛症状,其他患者一般情况均良好。结论 腹腔结核伴肠穿孔是严重的消化道结核并发症,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基础,而外科手术是有效治疗的首选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曲菌球与肺结核的关系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3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7例肺结核合并曲菌球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31例,占66.0%,病程>5年27例。咯血症状突出,41例,占87.2%。47例肺结核合并曲菌球中,术前明确诊断32例,占68.1%,漏误诊率31.8%。45例治愈,占95.7%,死亡2例,占4.2%。术后并发症10例,分别为胸腔感染、支气管胸膜瘘、肺炎、肺不张、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和失血性休克。结论 肺曲菌球病见于肺结核空洞患者,在长期规律抗结核治疗后仍反复咯血,漏诊率较高,手术治疗为首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随着现代影像学、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结核的确诊率逐年增高。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以抗结核药物化学治疗为根本,营养支持、手术治疗为辅助。作者就脊柱结核化学治疗的特点、时机、方案制定、药物选择、疗程、局部化学治疗、停药指征等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肝结核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20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表现为发热、盗汗、纳差、腹痛、腹胀和腹泻分别为10例(50%)、4例(20%)、12例(60%)、8例(40%)、12例(60%)、4例(20%)和无症状3例(15%).腹部B超及CT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15例,肝内有钙化灶2例,肝脏肿大3例.手术及病理诊断肝结核15例,2例因肝内有钙化灶诊断为肝结核,另3例采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为肝结核.20例患者中有16例合并肝外结核.所有患者均经过1.5年以上的抗结核治疗,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肝结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误诊误治率高.确诊的主要手段是肝脏病理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及选择性手术治疗是肝结核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手段。方法 分析248例1993~2000年住院气管支气管结核病例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纤支镜检查,治疗结果。结果 248例患者中15~34年龄组青年女性明显高于其它组占69.2% (72/104)。左侧支气管病变多于右侧。影像学、纤支镜、实验室检查确诊234例,肺切除术后病理确诊14例。全组病例均予规范抗结核化疗,其中并用雾化治疗72例。经纤支镜支气管腔内给药26例有效率84.6%。外科治疗47例。结论 纤支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最重要的方法。在实施规范抗结核化疗同时并用雾化及经纤支镜支气管内给药治疗,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支气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对不可逆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肺不张及严重肺功能损毁患者应及时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手术联合药敏试验指导下的个体化抗结核化疗对耐多药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耐多药脊柱结核。包括初治结核6例,复治结核15例。21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灶特点接受不同方式手术治疗,术后参照既往抗结核化疗史及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并定期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耐药表型,回顾术后1、3、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随访时的临床表现,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等影像学变化及实验室指标,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及疾病转归。 结果 复治结核既往化疗平均持续(19.3±15.8)个月(7~49个月)。19例接受了开放手术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5个月内固定失效,有4例术后局部复发;2例接受的是CT引导下置管灌洗术。术后个体化化疗平均持续18.3(18~20)个月,末次随访时11例术前伴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9例伴后凸畸形者术后均得到良好矫正,但其中1例伴后凸畸形者因术后内固定失效,末次随访时后凸矫正明显丢失。18例最终临床治愈,3例仍在接受化疗。 结论 基于药敏试验的化疗联合手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利于尽早治愈耐多药脊柱结核,解决严重并发症,并避免耐多药菌株的播散及获得性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To know the treatment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 during gestation. METHOD: Retrospective study of 3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treated for MDR-TB with a regimen including pyrazinamide, ethambutol, para-aminosalicylic acid, cycloserine and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RESULT: All patients showed a good response to anti-tuberculosis chemotherapy without any serious adverse effect, and were culture-negative at the time of delivery. Two patients delivered vaginally at weeks 40, and one patient delivered surgically at weeks 38. All newborns were healthy, and their tuberculin skin tests and placental tissue examinations were negative for tuberculosis. CONCLUSION: MDR-TB can be successfully treated during pregnancy by using a regimen including effective second-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