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多系统萎缩(M SA)患者的脑萎缩率及其与临床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24例PSP患者、11例M SA-P(帕金森变异型)患者、12例帕金森病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者纳入本项连续M RI扫描研究。为评估生存期内的脑萎缩及其与PSP和M SA-P疾病进展的关系,对患者进行临床和正规神经心理学评估。对连续扫描进行登记并根据脑边界位移积分计算患者的全脑萎缩率。通过登记局部感兴趣区以获得局部边界位移积分(BSI),计算脑干(中脑和脑桥)、小脑、侧脑室和第3脑室以及前额和后下脑区的局部萎缩率。82%的受试者完成了连续M …  相似文献   

2.
背景:尸检研究结果表明,小脑上脚(SCP)萎缩可以将进行性核上麻痹(PSP)和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区分开来,但目前仍不清楚在存活期采用M R I是否能够区分SCP萎缩。方法:对53例受试者进行容积M R I检查,其中包括19例PSP患者、10例多系统萎缩(M SA)患者、12例帕金森(PD)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通过体积定量方法测定SCP体积,并采用裸眼分级的方法测量SCP的萎缩程度。结果:PSP患者的平均SCP体积(根据颅内容积校正)较正常对照者(P<0.001)、M SA者(P=0.001)和PD者(P=0.003)的小,个别PSP患者的SCP体积和其他组患者的SCP体积重叠。采…  相似文献   

3.
背景和目的:尽管步态障碍是特发性常压脑积水(NPH)患者的重要特征,但目前仅有假设性的理论来解释其病理生理学原因。现有理论提出,中脑的运动区域是以运动功能减退为特征的NPH步态的解剖学基础。本试验通过评估中脑直径大小与步态障碍之间的关系来探讨这一理论的可能性。方法:21例NPH患者和20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受试者纳入本研究。采用正中矢状面T1加权M RI和T2加权M RI分别测量中脑和脑桥的最大直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的宽度。步态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和失禁作为半定量标准。结果:NPH患者的最大中脑直径明显小于对照者(14.8±0.9m m…  相似文献   

4.
背景:快速动眼是基本的最佳视觉功能。ChiariⅡ型畸形(CII)是小脑及脑干的先天性畸形,并伴脊柱裂。目的:通过对患儿进行脑M RI检查来探讨CII对快速动眼及快速动眼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线眼部示踪器记录21例CII患儿的快速动眼,患儿年龄为8~19岁。39例发育良好的儿童作为对照者。要求受试者朝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目标作快速动眼。其中19例CII患儿曾做过M R I检查。对患儿进行回归分析,以评估其脊髓损伤程度、分流修正次数、眼球震颤及快速动眼的正中矢状位M R I检查。结果:对照组与CII组患儿之间的快速动眼幅度改善、渐进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成人正常牙A后前位X线片中常用的4条正中矢状参考线进行比较。以评价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在同一供测人群中,挑选80例山东地区成人正常牙A,由同一操作者按照统一的标准严格定位、拍摄头颅后前位X线片,计算8对解剖标志点相对4条常用正中矢状参考线的Dtotxl。结果:在眼、鼻、口区域,各标志点相对参考线A的Dtotal为最小。且8对解剖标志点相对参考线A的4项(T1M1、T1M2、T2M1、T2M2)平均Dtota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侧眶外侧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应用后前位X线片时可靠的正中矢状参考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抗衣原体抗生素应用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 M S)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磁共振成像(M R I)和临床预后的影响。脑脊液中查出有肺炎衣原体基因以及脑M R I显示有≥1个增强病灶的新确诊的M S患者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4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每月检查一次M R I,然后将患者随机分至3组:利福平治疗组(300m g,2次/d)、阿齐霉素治疗组(500m g,1次/2d)和安慰剂组(PBO),继续随访6个月。治疗期间,对患者每月检查一次M R I,并且到第12和14个月时再进行2次M R I检查。分别于第7和第8个月以及研究结束前2周对患者复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发病日期明确的阿尔茨海默病(A D)患者的脑萎缩率进展速度。方法:对18例A D患者进行两次高分辨率T1加权三维M R I检查。记录两次M R I结果并分别计算全脑和左、右内侧颞叶(M TL)的年均脑组织萎缩率。A D发病后时间间隔(TSO)定义为从发病日期到两次M RI检查日期中点的时间间隔(极差-2.9~4.2年)。结果:AD患者的TSO与左侧M TL(r2=0.58,P=0.001)和右侧M TL(r2=0.30,P=0.03)的萎缩率均相关。选取21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用M TL萎缩率来进行分组(A D vs认知功能正常)的准确率为92.3。结论:内侧颞叶年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2例脑干部位的急性散发性脑脊髓炎(AD EM)的年轻患者。虽然病变的部位基本一致,都是从上部延髓到中脑,但患者的病情却差别很大:发病后,1例患者3周内完全临床康复,而另1例患者1年后仍处于闭锁状态。2例患者入院时的磁共振成像(M R I)检查结果也不同。仍处于闭锁状态的患者开始时表现为病理性弥散加权成像(DW I)和外观弥散系数下降,随访时,CT提示存在严重的组织损伤,而完全康复患者开始时表现为外观弥散系数值增加和几乎无变化的M R I表现。通过2例患者的对比可知A DEM(血管源性vs细胞毒性水肿)潜在的病理差别,在组织损伤和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量正常国人脑干与周围间隙的MRI解剖。制定正常值范围。方法:测量120例正常成人正中矢状位上的脑干与周围间隙。同时对照观察了4例自然冰冻大体断面标本。结果:(1)120例正常国人的脑MR正中矢状位成像中。清晰显示导水管的有106例(88.3%);(2)脑MR正中矢状位成像所显示的脑干及周围结构与解剖标本近乎一致;(3)正常国人的脑干与周围间隙存在正常值范围,且不同年龄及性别间的正常值表现不同。结论:脑MRI正中矢状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活体脑干及周围结构,正常成人脑干及周围脑室、脑池存在着正常值范围。但应用时需注意考虑年龄和性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特发性腕管综合征(CTS)的形态表现与正中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5例特发性CTS女性患者的105个腕部和36例女性受试者的36个腕部,进行神经传导功能和M R I检查。对正中神经的横断面、信号强度比和扁平率以及腕管区、屈肌肌腱区、滑膜区、滑膜腔、腕横韧带(TCL)的掌弓形态行定量M R I检查,并与由神经传导速度研究显示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CTS患者的正中神经横断面、屈肌肌腱、腕管以及TCL的掌弓形态均较对照组增大,但CTS患者的屈肌肌腱区和腕管未见差异。CTS患者的疾病晚期与早期相比,其在桡尺远侧关节水平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比增强技术的心血管磁共振术(CM R)可以确定心肌梗死(M I)的部位和透壁程度。通过将心电图(ECG)结果与对比增强CM R的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估12导联ECG能否区分透壁心肌梗死和非透壁心肌梗死,或者能否确定M I的部位。对有M I病史的27例患者行CM R检查。通过全聚焦稳态快速梯度回波(TrueFISP)获取水平和垂直的长轴以及短轴影像。在给予钆-二乙三胺五醋酸(0.15m m ol/kg)15m in后,通过分段FLA SH获取同一轴线的对比增强CM R影像。这一检查显示11例患者为透壁性心肌梗死,16例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在做CM R前,记录所有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对帕金森病(PD)患者黑质相关部位的测量,探讨磁共振在P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8例PD者和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T2加权成像(T2WI)的常规扫描,在T2WI上测量黑质致密带(SNc)的宽度、中脑直径、黑质体积和黑质信号值,计算SNc的宽度与中脑直径的比值,比较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和修订Hoehn-Yahr分级量表对PD患者进行病情评定,分析PD患者SNc的宽度、中脑直径、SNc宽度与中脑直径比值、黑质体积和黑质信号值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PD组SNc宽度、SNc宽度与中脑直径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PD患者中脑直径、黑质体积和黑质信号值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PD患者SNc的宽度、中脑直径、SNc宽度与中脑直径比值、黑质体积和黑质信号值与PD患者病情无相关性。结论常规磁共振成像有望成为PD诊断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单侧丘脑下核(STN)脑深部刺激(DBS)是否可以使患者在执行动作和运动控制过程中的脑活动方式正常化。方法:6例PD患者在执行视觉引导追踪任务期间进行停药PET成像检查,该任务的DBS电压设定为适合治疗(有效)或亚治疗(无效)刺激。将PD患者在无效刺激期间的数据与13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受试者进行比较,以确定异常活动模式的部位。采用连接分析确定在接受有效刺激治疗时PD患者脑电活动正常化的部位。结果:在动作执行中,有效的DBS使得辅助运动区(SM A)、顶叶皮质上部和小脑的活动朝正常化模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丘脑腹外侧核(VL)切开术对帕金森病(PD)患者高频分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在术前和术后7d记录患者的震颤。另外,对10例年龄相匹配的表现为低幅震颤的PD患者(即PD对照)和1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受试者的震颤也进行记录。在PD患者停用抗帕金森病药物12h后记录其震颤。对各组(正常对照组、PD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的患者组)的震颤特征进行评估,包括振幅、中位频率(M PF)和功率离散度(在频率范围反应功率的集中分布趋势)。结果:正常对照者与PD对照者之间的震颤特征较为相似。术后患者的震颤幅度显著下降,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成人及OPCA患者的脑干及周围间隙探讨其在诊断OPCA中的价值。方法:正常成人106例和OPCA患者21例,采用正中矢状面T1W图象直接光标测量计算。结果:以绝对值测量时OPCA患者脑干各径线值均小于正常组;桥脑与桥前池比值(B/F)、延髓与延髓前池比值(C/G)在判断脑干的正常形态及异常改变中意义较大。结论:MRI测量可以为诊断OPCA提供较客观、较准确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860-864
脚桥核作为中脑运动区及网状激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底神经节等多个部位有密切的纤维联系。脚桥核与帕金森病(PD)患者的步态和姿势调节以及感觉、认知和情感信息整合、睡眠调节有关,在P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脚桥核深部脑刺激对PD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均有一定疗效,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更好地了解脚桥核在帕金森病的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就脚桥核解剖学、电生理特性及在PD中的病理变化以及脚桥核与PD患者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运动障碍和PD深部脑刺激治疗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腰椎神经根管出口矢状位面积和上横径进行测定,研究腰椎不稳患者神经根管出口与其神经症状相关性.方法 患者组选择腰4、5不稳有手术指征患者20例.正常组无腰5神经根相应刺激症状者20例;采用MRI定位测量患者手术前神经根管出口矢状位面积和上横径,行对照分析.结果 患者与正常组椎间神经根管出口面积对比及上横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不稳患者神经根管出口矢状位面积和上横径的改变与其症状的出现有解剖学意义.结论 腰椎不稳患者症状的出现可能由于神经根管出口上横径变窄和神经根扭曲使脊神经受刺激而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脑性瘫痪患儿63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价脑性瘫痪患儿神经运动发育.对受试儿童进行头颅MRI检查,正中矢状位测量胼胝体总面积及分区面积,分析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胼胝体总面积及分区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胼胝体总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评分存在正相关性,其中粗大运动及适应能力相关明显.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胼胝体的发育受影响,患儿临床症状越重,胼胝体面积越小,经头颅MRI对其检测可评估脑性瘫痪病情的轻重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D)、多系统萎缩(M SA)和单纯自主神经衰竭(PA F)是神经变性疾病,经常与直立性低血压和晕厥有关,尽管可能具有不同的潜在机制。上述3种神经变性疾病的脑血液动力学变化仍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三者的受累程度可能不同。测量有上述疾病患者大脑中动脉(M CA)和椎动脉(VA)的血流速度(BFV),并且研究上述3种疾病的脑血管收缩反应性(VM R)是否有差异。共对24例患者(9例PD、10例M SA、5例PAF患者)进行了研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和乙酰唑胺试验(静脉注射1g乙酰唑胺)对患者平卧位M CA和VA的V M R进行评估。注射乙酰唑胺前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 BM)和M R I测量患有和无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患者的巩膜厚度。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U BM测量5例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患者及5例配对对照者的巩膜厚度,并对其中3例行M RI检查。结果: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患者和对照者的平均巩膜厚度分别为0.65±0.08m m和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