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康欢  崔撼难 《中医药学刊》2008,26(3):616-617
阴阳学说是中医研究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属于富含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古代哲学思想。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提出了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性,而且概括了药性的阴阳属性,提出了药物的应用原则及药物的配伍和应用规律,为药性学说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唯物论与辩证法范畴,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便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用以阐明生命过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断防治的客观规律。因此,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气与阴阳:欲弄清气与阴阳的关系,必须明确“道”、“太一”(太乙)、“太极”与阴阳的关系。《老子》认为,“道”又名“太一”,  相似文献   

3.
重视和发展中医之阴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学说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精髓 ,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临床上 ,由于某些不确定的因素 ,致使阴阳学说理论并未有效地在中医药诊疗疾病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功用 ,笔者通过对中医阴阳学说理论的深入剖析 ,以求引起广大中医工作者对中医理论精髓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气-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气—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体观念,至今在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1气与阴阳的相互关系气与阴阳不可分割,阴阳来源于气的变化。这种理论由来已...  相似文献   

5.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广泛运用其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源于阴阳学说,笔者从这一理论出发,对该理论在诊治中医内科疾病中的应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何裕民 《中医杂志》1989,30(5):9-12
阴阳学说由于其在中医学中的特殊意义,古今备受重视。六十年代甚至有人把它视作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然而,这一带有深刻传统文化印记的学说人们有时却颇难接受,教学反馈信息也表明它常是初学者的最大拦路虎。这除了与阴阳学说自身有着某些抽象和不确定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范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来梳理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进一步从哲学角度对中医理论的窘况提出几点反思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医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用现代逻辑原理研究中医理论,发现中医理论体系是以“阴阳”这种辩证矛盾为逻辑开端,用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思想揭示同一思想的内在差异;依存互根把握不同思想的相互联系;消长转化认识对立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态平衡产思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为整体;起到了辩证逻辑统一思维律样的指导和认识作用,建构的是一个中医辩证逻辑体系。由对立统一思维律指导的中医理论体系是自学的辩证思维体系,否定了中医理论是自发的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中的两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颂平  张玉珍 《新中医》1994,26(1):15-16,19
辨证论治中的两分法罗颂平,张王珍指导罗元恺主题词辨证论治,阴阳学说,中医学术发掘中医学的理论,是以阴阳学说为指导。阴阳的概念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而是体现在临证实践中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它不仅具有哲学的意义,实际上已被赋予医学的内容。我们的导...  相似文献   

10.
刘志群  董德河 《河南中医》2012,32(7):809-810
《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鼻祖,阴阳概念最早见于八卦,《黄帝内经》吸取其阴阳学说精华.将其运用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治疗法则、药物的性味功能等,对中医学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