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将伪彩色处理技术应用于心血管造影 ,探讨对心血管造影技术提高的意义。方法 :设计一种非线性分层与自适应分割中的动态参数校正及彩色编码组合技术实时伪彩色处理系统 ,实现对心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实时伪彩色处理。结果 :用本试验确立的伪彩处理方案对 4 1例心血管造影进行图像处理 ,根据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与原始图像作比较 ,图像质量提高的有 2 7例 ,与原始图像的效果相同的有 8例 ,图像质量降低的有 6例。结论 :对了解心肌梗塞病人的乳头肌功能、观察室壁运动以及测量心室容积和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均有帮助。另外 ,对法乐氏四联症的诊断也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拟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患者,本次研究以胃镜活检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对比超声造影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说明有效性。结果:超声造影阳性例数为117例,占总人数比例为97.5%;与胃镜活检诊断结果比较相符率为98.3%。其中误诊1例,漏诊2例。比较两种技术诊断结果发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差异较小,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结论:超声造影检查是一种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有效手段,该技术诊断效果好,创伤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尚峰 《中外医疗》2009,28(27):159-15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评价。方法多层螺旋CT对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高度可疑的脑动脉瘤患者首先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筛查,对阴性病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6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2例,正常4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无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脑动脉瘤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五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均经手术尸解证实,归纳分析了四种不同类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临床、平片及造影表现的特点,提出了有较高诊断价值的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方法,对造影方法和影像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诊断中放射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分析所选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t检查、X线片、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磁共振检查等,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五种检查诊断方式,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作为标准,其他四项诊断技术中诊断率最高的为放射技术93.9%,其次为磁共振87.8%;五种诊断方式诊断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时,可使用放射技术进行检查,此诊断方式存在较高检出率,存在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声诺维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乳腺彩色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彩超误诊6例,超声造影误诊2例,超声造影的诊断结果 与病理符合率达93.5%.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扫描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将两种方法扫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双肾动脉重建后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84例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54例肾动脉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而对42例临床怀疑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结果显示,52例血管均诊断为肾动脉狭窄。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都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肾动脉狭窄症状,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敏感度、特异值以及准确值都要略高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但是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方式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阳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与腹腔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式输卵管的通畅、通而不畅、阻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腹腔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为60例患者共检测120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通畅50条,输卵管通而不畅40条,输卵管阻塞30条。结论: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因素不孕症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名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高度可疑的脑动脉瘤患者,首先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筛查,对阴性病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1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2例,正常4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无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脑动脉瘤检查诊断方法,在临床病例筛查和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比四维和二维超声造影对肝肿瘤显示及诊断的异同,探讨四维超声造影对肝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7例(19个病灶)肝肿瘤患者先后进行二维和四维超声造影,经肘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后观察肿瘤形态、灌注方式及滋养血管的特征。对比总结肝肿瘤四维超声造影的表现,分析其对肝肿瘤诊断的价值。结果 二维和四维超声造影均显示原发性肝癌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肝转移瘤稍晚动脉期周边增强,而在门脉期和延迟期无强化;肝血管瘤呈“慢进慢出”;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术后病灶三期均无明显强化,四维超声造影图像上呈“空洞样”。四维超声造影时可更清晰地动态显示肝肿瘤立体形态,且动态显示的肝肿瘤滋养血管条数及其分支明显增多、分布更加密集。结论 四维超声造影图像立体感、层次感更强,能动态、连续显示肝肿瘤灌注及其滋养血管特征,可作为一种辅助肝肿瘤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44例乳癌的导管造影所见,探讨了其病理基础,并就平片和造影诊断的正确情况进行了比较。认为导管造影对乳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是对平片的重要补充。文章根据387例造影的体会讨论了造影技术等问题,着重指出,把造影指征扩大到无乳头溢液者是可能的,是发挥这项技术效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46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给予四维超声多平面重建技术判断输卵管畅通度,患者应用输卵管超声和X线造影检查,观察比较造影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和X线造影对输卵管畅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可观察输卵管解剖结构,判断输卵管通畅程度,不良反应少,简易有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胸膜腔造影(以下简称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胸膜腔,在X线下观察胸膜腔内解剖结构关系和相应肺脏病变部位的一项特殊诊断技术。有助于对胸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这项技术在我国尚未见报道。目前对肺大疱的诊断方法仍欠完善,为探索一项可靠安全的诊断技术,我们于1986年3月到1987年4月对25例自发性气胸进行了胸膜腔造影检查,着重对肺大疱的造影诊断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源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所收治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72例,分别对其进行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和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对7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72例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75%,诊断一致率为96%。一致性检验显示,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的Kappa值为0.939,P=0.004。结论采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反映输卵管走行、阻塞程度和部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轻度输卵管粘连患者进行缓解,其诊断结果可靠,且无创、可重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5年以来先后为四例髂内动脉血管性疾患病人采用一种新的途径进行造影诊断和治疗——即经皮穿刺左颈总动脉插官行髂内动脉造影加拴塞治疗,获得了及时明确的诊断和满意的治疗效果。兹将造影准备、用具、造影方法、术中配合等有关问题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应用于临床,为肾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文中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大体积肾包块(直径≥5.0 c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大体积肾包块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结果,对比2种方法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大体积肾包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造影对包块内的血供尤其是微小血流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超声。结论超声造影是诊断肾脏包块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方法,其对肾包块的血供情况显示优于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68-1069
目的:探讨B-flow超声显像技术、弹性成像技术及超声造影技术在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106个甲状腺结节,行常规二维超声+CDFI、常规二维超声+B-flow、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前3种超声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血流显示的差异。然后比较上述4种检查方法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中的差异。结果:CDFI、B-flow超声显像技术及超声造影对106个甲状腺结节血流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常规二维超声+CDFI诊断效能与常规二维超声+B-flow、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常规二维超声+B-flow、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三者之间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flow超声显像技术、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报告6例血管瘤、4例动脉静畸形、3例假性动脉瘤的选择性动脉造影的结果.发现动脉造影有其独特的诊断优点.文内对动脉造影的方法及技术,血管瘤、血管畸形及假性动脉瘤各自的造影表现及其主要诊断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黄杰  张万高 《安徽医学》2008,29(2):178-180
目的 探讨动脉造影CT(CTA)、经动脉门脉血管造影CT(CTAP)及碘油CT联合应用对肝占位定性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2例患者,联合运用CTA、CTAP及碘油CT3种技术进行检查。并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临床意义。结果 经CTA、CTAP及碘油CT检查,明确诊断了8例以往诊断不明者;12例中,指导了4例外科及介入治疗。结论 联合运用CTA、CTAP及碘油CT有助肝占位定性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与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使用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法诊断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共计15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全部患者应用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结果经过诊断,有4例患者为隆起型早期胃癌,有2例患者为浅表型早期胃癌,其中Ⅱa型患者为4例、Ⅱc型为2例;有2例患者为凹陷型早期胃癌,有2例患者为混合型早期胃癌,诊断符合率为66.7%。结论应用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早期胃癌,是一种简便、准确、痛苦少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