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组3例中男1例,女22例,年龄27~58岁,均经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复发时间3个月~9年,均有甲亢典型症状及血清T_3或T_4增高,其中弥漫性甲状腺肿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有3例做过第2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首次131I清甲治疗半年后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阴性但甲状腺床仍有少量残留的患者是否需要再次131I治疗。方法: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后行131I治疗且TGAb正常者72例,按首次131I治疗后有无甲状腺床残留分为残留组27例,对照组45例,分别随访动态监测Tg、TGAb及131I显像。结果:残留组与对照组随访前后Tg均无显著变化;残留组(t=0.970,P>0.05),对照组(t=0.800,P>0.05)。首次随访残留组与对照组Tg无显著差别(t=0.43,P>0.05),随访末残留组与对照组Tg仍无明显差异(t=0.846,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首次随访Tg<2μg/L但甲状腺床有少量残留时,无需再次碘治疗。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吸~(131)I功能测定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指标.尤以初步和未经治疗的甲亢,诊断符合率可达99%左右(叶维新等.核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但测定仪器,病人准备,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的不同,可影响其测定结果。现就分析甲状腺吸~(131)I功能测定谈谈个人体会。服药前要细细询问病人在近期内是否服镇静药、含碘食物及影响甲状腺吸~(131)I功能测定的中草药、服药前后空腹2小时,服药后按本室规定时期进行甲状腺吸~(131)I功能测定。在测定前,要予热机器27分钟.我们在予热5分钟、10分钟、20分钟分别测试,所得结果并不一致。20分钟测得结果较正确.在每次使用前要检验校正机器。要准  相似文献   

4.
~(131)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59年以来,采用~(131)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838例,现将经随访的225例的疗效作一初步报告。一般资料本组225例,男性76例,女性149例,年龄19~62岁,全部为弥漫性甲状腺肿。根据下列标准将甲亢程度分为三型: 轻型:症状体征较轻,心率<100次/分,BMR< 30%,共27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131)碘的合适剂量,提高1次治愈率,减低甲低率,我们就1977—1982年经随访的140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龄:男25例,女115例,男:女为1:4.6。年龄从27岁~62岁,其中以30~50岁为多,占73.6%,50岁以上占26.4%。二、病期:病期半年~15年。三、类型及甲状腺肿大程度:弥漫性甲状腺肿1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甲亢术后复发者8例;根据触诊法和甲状腺扫描估计甲状腺重量:Ⅰ°(30~40g)65例,占46.42%;Ⅱ°(50~60g)56例,占40%;Ⅲ°(70~80g)19例,占13.57%。服~(131)碘次数:1次108例,占77.1%;2次32例,占22.8%。第一次服~(131)碘剂量按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60μc的有131例,占93.57%,按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65μc的有9例,占6.43%,首次剂量范围2~10mc,平均剂量为4.5mc。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常早期发生转移,以致不能手术治疗。分化好的滤泡性或乳头状癌有选择性摄取~(131)碘的功能,利用进入癌组织中的~(131)碘所放射的β射线,可以破坏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达到治疗目的。我院采用口服~(131)碘治疗甲状腺癌术后两肺广泛转移和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的病人2例,方法简便,疗效满意。例1:邓××,女,39岁,1979年11月因颈部肿物10年作双侧甲状腺及肿物摘除术,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术后3年患者自觉胸背部疼痛逐渐加重,伴有咳嗽略血及全身泛力。X 线胸片见两肺野布满大小不等园形病灶,诊为甲状腺癌两肺广泛转移。1983年2月住院给予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2个疗程,化疗后出现白细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从应用~(131)碘或~(99m)锝开展甲状腺扫描术后,甲状腺肿块的诊断有了很大进展,目前甲状腺扫描已成为甲状腺疾患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其临床价值自毋庸置疑。但是常规~(131)碘甲状腺扫描只反映腺体和  相似文献   

8.
方文珠 《右江医学》2006,34(4):427-429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治疗上尚缺乏完全针对病因的方法,而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治疗的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手术和131碘(131I)治疗。自1942年以来应用131I治疗GD已有60年历史,全世界现已治疗几百万例。美国和北欧国家131I已成为GD的首选治疗方法。国内也逐渐增多。早期人们对131I治疗GD有着过多的疑虑,例如致癌、不能生育、甲减和引起放射性甲状腺炎等,因而规定了许多禁忌证。近几年来随着治疗实践的不断增多,131I治疗GD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及放射性碘(~(131)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我院的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病例41例(TPP组)与甲亢不合并周期性瘫痪病例55例(NTPP组)的临床资料和~(131)I治疗后结局。结果:TPP组男性占92.68%(38/41),NTPP组男性占25.45%(14/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组的甲状腺估重和眼球突出度与NTP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治疗后早发甲减例数(12/41,29.27%)与NTPP组(9/55,16.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周期性瘫痪年轻男性患者就诊时应考虑到可能是甲亢所致,在积极补钾的基础上应尽快控制甲亢,建议将~(131)I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甲亢131I治疗后未愈者再次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甲亢经131I治疗未愈但甲状腺大小恢复正常的病例分为131I重复治疗组和改予ATD治疗组,均规范治疗,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及永久性甲减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ATD治疗组的复发率高于131I重复治疗组,但永久性甲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131I重复治疗组。结论:对于经131I治疗后甲状腺大小已恢复正常而甲亢未愈的患者采取ATD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1.
Counsell氏1970年首先合成放射性~(131)碘化胆固醇(1)。次年,Beierwaltes等氏将它用于肾上腺闪烁扫描,以显示人类肾上腺(2)。由于胆固醇为肾上腺激素的主要前身,迄今为止,临床上已将其应用于一些肾上腺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等的诊断。文献中曾报导过各种放射性碘化胆固醇类物质,例如放射性碘化CL—19—I,NCI—6—I,~(131)I—NP—59等在动物脏器内的分布(3)、(4)、(5)、(6),研究它们在动物体内不同脏器的分布代谢特点,作为临床使用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甲亢患者甲状腺细胞碘代谢极为活跃,其吸^131I率往往高于正常,大多数患者适于用^131I治疗,但甲状腺吸^131I率偏低能否行^131I治疗,笔者对此进行了临床研究。甲亢甲状腺吸^131I率不高的原因;笔者本地属高碘地区,在忌服含碘饮食中很难达到要求,以及长期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及碘制剂或其它方法治疗所致的甲状腺细胞水肿、变性、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尽管停药和忌服含碘饮食时间足够长,但吸^131I率仍不高,而未被完全破坏的残存甲状腺细胞仍处于功能亢进状态,需予相应治疗,故可作为^131I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正>40岁的杨女士是位患"甲亢"12年的患者,在当地医院确诊后间断服用治疗甲亢药物"甲巯咪唑"治疗,但每当停药或药物减量后"心慌、乏力、手抖、消瘦"等症状就会发作。一年多前,杨女士自觉心慌加重并伴有憋气,而且心跳"乱了",在当地医院查了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120次/分",原来是出现了"甲亢性心脏病:房颤"。因病情加重,杨女士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治愈"甲亢"这个顽疾,当地医院医生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病人816例,其中女580例,男236例,年龄15~73岁,病人服药6个月来院复查,87%均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血浆中的碘~(131)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无机碘~(131),一种是蛋白结合碘~(131)。无机碘~(131)能穿透红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蛋白结合碘~(131)不能穿透红细胞的细胞膜而存留在血浆中。在服碘~(131)后24小时,红细胞内碘~(131)和血浆中碘~(131)就达到了平衡。甲状腺机能正常时,红细胞碘~(131)与血浆碘~(131)有一定的比率。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浆中蛋白结合碘~(131)增高,无机碘~(131)减少,比值下降。甲状腺机能减退时,血浆中蛋白结合碘~(131)减少,无机碘~(131)增高,比值升高。因此,根据红细胞碘~(131)与血浆碘~(131)的比率可以测定甲状腺机能状态。我们根据这个原理共测定了93例,其中甲状腺机能正常者30例,甲  相似文献   

16.
患者,潘某某,男,45岁。因颈前区肿物于1968年4月行肿物大部切除术(无病理)。1974年11月原手术部位的肿物复发,来我校一院再次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分化差的滤泡型腺癌。1981年12月以后,病人发现在手术部位又出现肿块,逐渐增大,198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用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患者672例的资料,对相关护理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结果:671例患者经放射性131I治疗及护理后,有效率达85%,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甲亢患者131I治疗的心理护理、治疗前后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及治疗后随访,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用碘标记CEA单克隆抗体(氯胺T法)C50后;~(131)I-CEA-McAb注入卵巢癌病人体内即能与癌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因此使癌组织具有放射性,用γ照相仪可以从体外直接显示卵巢癌的部位、数量、大小和形态分布,这就是免疫显象定位、定性诊断卵巢癌的原理。我们利用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碘测定甲状腺机能状态的方法有三种:即甲状腺吸碘测定,尿排碘测定及血液中放射性碘的测定。一般皆用甲状腺吸碘及尿中排碘测定,但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碘的水平。血浆内碘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无机碘,一种是蛋白结合碘。无机碘能穿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蛋白结合碘不能穿透红细胞膜而存留在血浆中,在服碘以后24小时红细胞碘与血浆碘就达到了平衡。甲状腺机能正常时,红细胞碘与血浆碘有一定的比率。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液中无机碘减少,蛋白结合碘增加,比率值下降。因此,根据红细胞碘与血浆碘的比率就可以测定甲状腺机能状态。根据此原理,我们共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应用碘~(131)测定甲状腺机能已近20年,全国各地做了大量工作,报告很多,但新疆尚是空白。我院1964—66年参考北京、天津、上海的方法及制断指标曾作少量病例,未作新疆的正常值。1975年6月份重新开展同位素工作后,从1975年6月到1975年10月我们调查了正常人及门诊病人吸碘~(131)率共27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