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脾脏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 年1 月~2003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5 例孤立脾脏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5 例孤立性脾脏转移瘤中3 例原发于卵巢,1 例原发于结肠,1 例原发于肺。均行脾切除术,3 例原发于卵巢者术后行化疗,并分别随访4 月、15 月和136 月,均健在。1 例结肠癌脾转移患者术后随访3 月尚健在。1 例肺鳞癌脾转移者术后2 月死亡。结论 术后密切随诊是脾转移瘤早期发现的重要措施,脾脏转移瘤可行脾切除治疗,术后化疗可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诱发血糖紊乱3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彦达  韩凤香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2):1848-1849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多数恶性肿瘤在治疗中都需要用到化疗,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一直是临床密切关注的内容之一。关于化疗对患者血糖影响的报道较少。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85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化疗,其中3例化疗后出现糖尿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一:女性,65岁,因咳嗽、左胸痛、痰中带血6月入院,我院外科诊断为左侧中央型肺癌,左肺全切加淋巴结清扫术后1月转入我科化疗。术后病理:(左肺)中央型低分化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既往无糖尿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采用MVP方案:MMC10mg第1、8天,VDS4mg第1、8…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5例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63岁(53~73岁)。肾上腺转移瘤的最大径中位值为4.4 cm(2.0~9.8 cm),左侧11例,右侧3例,双侧1例。原发恶性肿瘤来源:肺7例,肝3例,肾2例,子宫1例,胰腺1例,腹膜后肿物1例。本研究中15例肾上腺转移恶性肿瘤为原发肿瘤确诊后诊断,距离原发肿瘤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5.6个月(5~28个月)。15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术后病理细胞类型:腺癌4例,肝细胞癌3例,透明细胞癌2例,弥漫性大B细胞瘤2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癌肉瘤1例,肺小细胞癌1例,肺大细胞癌1例。术后定期随访患者,15例患者生存4~78个月。患者最终死于肿瘤广泛转移。结论:我院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肿瘤以肺癌最为常见,多数转移瘤在定期复查中无意发现。我院肾上腺转移瘤以左侧多见。肾上腺转移瘤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经皮肿瘤消融、免疫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左肺小细胞肺癌"曾于2006年3月份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曾以"顺铂 VP16"方案行全身化疗,病情一度稳定.2007年5月因出现脑部转移行全脑放疗.  相似文献   

5.
多原发癌临床比较少见,国内报道占恶性肿瘤的0.4%~0.8%.食管、肺三原发癌更为罕见,我科于1998年6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1岁,因食管癌根治术后5年半,咳嗽、胸闷、声音嘶哑,双侧锁骨上肿块1月余,于1998年6月16日入院.患者于1992年11月行GI检查提示食管中段占位性病变,而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食道中段鳞状细胞癌(Ⅱ~Ⅲ级).术后予以5-Fu与DDP化疗6个疗程.1996年3月患者因咳嗽,痰中带血就诊,CT检查示:左下肺占位.1996年3月29日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肺下叶中央型、巨块型腺癌,分化较好.术后予以干扰素治疗半年.此次入我院后,胸部CT示:右肺上叶占位,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上叶主支气管开口处有一新生物.活检病理证实为未分化小细胞癌.拟行化、  相似文献   

6.
我院 1989~ 1997年 8年间共收治女性胃癌患者 138例 ,经病理证实卵巢转移 8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38岁。因下腹肿块、腹水 2个月于 1989年 1月 2日入我院妇科 ,术前经CEA、血清紫色反应、腹部B超等检查诊断为卵巢转移癌。术前给予化疗 1周期 ,于 1989年 1月 1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胃小弯癌肿2cm× 3cm ,左、右侧卵巢癌肿分别为 7cm× 8cm× 9cm及6cm× 7cm× 8cm ,伴腹水 5 0 0ml。行胃癌根治术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 :胃低分化腺癌 ,卵巢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术后给予数周期…  相似文献   

7.
脾脏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少见的脾脏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972年 11月至 1998年 6月收治的 9例脾转移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9例脾转移瘤中 5例行脾切除术 ,术后存活 4年 1例 ,存活 2年 2例 ,存活不足 1年 2例。另 4例因合并肝、肺转移无法手术者 ,单用化疗 ,均于 1年内死亡。结论 本病一经确诊应争取行原发肿瘤和脾切除 ,对不能耐受手术或已发生广泛转移者 ,可行化疗。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1年前出现左胸痛,未在意。4个半月前胸痛加重,于当地社区医院行肺CT检查示左侧胸壁肿物,侵犯邻近肋骨(图1)。后于上级医院行左腋下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因经济原因于当地社区医院行多西他赛75 mg/m2、吡柔吡星50 mg/m2化疗3周期,末次化疗时间为2013年12月1日。化疗后胸壁肿物进展,随后就诊于我院,经行左胸壁肿物穿刺,病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微创技术———经自制硬直镜行肺肿瘤切除术。方法 :总结分析 1993年 3月~ 1999年 3月采用本法完成的肺楔型切除术 18例 ,左肺下叶切除术 1例 ,右肺中下叶切除术 1例 ,右肺下叶背段切除术 1例 ,纵隔肿瘤切除术 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切口长 4~ 8cm ,手术时间 15~30min ,术中出血 2 0~ 50ml ,均未输血 ,无术后并发症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8.5天 (不包括肺叶切除者 )。结论 :与标准剖胸手术相比 ,本术式具有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无需输血 ,无术后并发症 ,术后切口疼痛轻 ,下床活动早 ,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可作为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常规术式 ,也可应用于肺恶性肿瘤减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3例局部侵犯周围脏器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胰体尾及脾切除24例,脾切除17例,横结肠部分切除10例,左肝外叶切除10例,胆囊切除7例,膈肌部分切除5例,胰体尾及脾切除加横结肠部分切除5例,双侧卵巢切除5例,左肝外叶及横结肠切除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肾上腺切除2例,联合胰体尾、脾、左肝外叶、部分膈肌及左肾上腺切除1例。术前新辅助化疗25例(26.88%),术后病理肿瘤缓解分级评分:0级4例,1级6例,2级8例,3级5例,4级2例,缓解率为8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18%,死亡率为4.30%,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0.11%和26.12%。结论联合脏器切除术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有效的手段,可提高术后生存率。术前辅助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左肺癌牙龈转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58岁,农民。因左肺癌术后1年余,牙龈肿痛1个月于2004年10月19日收治入院。患者2003年5月因咳嗽、咳痰来我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癌,于去年6月22日在本院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左上肺鳞癌Ⅱ级,纵隔淋巴结1/2阳性。术后予IVP(IFO VDS DDP)方案全身化疗3周期,治疗后复查胸部CT,提示左侧胸腔主动脉弓平面见不规则软组织影,考虑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2.
例1,患者女,30岁.因左侧炎性乳腺癌根治术后8个月,颈部肿物1个月于1993年10月14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在其它医院行左侧炎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化疗2周期.查体:左乳腺根治术后状态,甲状腺左叶肿大,触及3cm×3cm质硬肿块,左锁骨上可及0.5~1.0cm肿大淋巴结3个,CT等辅助检查肺、肝、脑未见转移诊断:甲状腺癌T2、于1993年10月17 日行甲状腺癌根治并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左甲状腺转移性腺癌,来源乳腺左颈淋巴结转移4/6术后化疗4周期.1995年2月因脑转移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同期行肝脾脏联合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999年 12月至 2 0 0 2年3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收治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患者 67例 ,其中 38例行肝脾联合切除术 (切脾组 ) ,2 9例仅行肝癌切除术 (非切脾组 )。对 2组的临床资料及术前 1天、术后 7天外周静脉血及脾静脉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切脾组血小板及白细胞术后回升明显好于非切脾组 (P <0 .0 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切脾组 2 8.9% ( 11/ 38)、非切脾组 2 0 .6% ( 6/ 2 9) ;1年复发转移率 :切脾组 2 1.1% ( 8/ 38)、非切脾组 2 0 .7% ( 6/ 2 9) ,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 1年复发率相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术前、术后外周血及术中脾静脉血中的VEGF浓度相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切脾组2 9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地接受了 1~ 3次介入化疗 ,而非切脾组则因为血像过低有 7例患者被迫终止了介入化疗。结论 切脾组患者 ,在术后血像回升及接受介入化疗方面明显好于非切脾组 ,而 2组术后近期复发转移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于2003-07出现肉眼血尿,肾脏CT示右肾占位,于2003-07-10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肾上极透明细胞癌,少部分为颗粒细胞癌.术后应用干扰素治疗3个月,此后发现肾功能异常,于2008-10-10因左肾功能衰竭在我院行肾移植术,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并开始口服泼尼松、骁希、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治疗.于2010-01-26肾脏CT发现左肾上腺占位,大小约6.2 cm×6.1cm,左肾萎缩.拟诊为右肾癌术后左肾上腺转移,在我院行左肾上腺及左侧萎缩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肾及左肾上腺转移性透明细胞癌,结合病史,考虑来自右肾.于2010 04-22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转移.  相似文献   

15.
膀胱恶性黑色素瘤肺转移1 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3月本院收治1例膀胱恶性黑色素瘤并肺转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患者,男,74岁,2010年1月因无痛性血尿,膀胱镜活检病理:移行细胞癌Ⅱ级.于外院行膀胱癌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膀胱肿瘤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浸润肌层4.0mm×2.5mm×2.0mm.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1次(具体不详).2010年2月出现声音嘶哑,轻咳,饮水呛咳,咳黑红色痰.2010年3月胸部CT示:左肺上叶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入本院查体:未扪及浅表淋巴结及皮下结节.左肺呼吸音低,心脏体检正常.下腹正中见一长10cm手术疤痕,愈合好,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1岁,1986年行左乳癌根治切除术,病理为乳头状腺癌(图1),术后给予化疗3个周期.1987年再次行右乳癌根治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腺管样癌(图2),术后坚持化疗4个周期.2004年患者出现咳嗽痰血,X线胸片及肺CT提示右肺中叶肿块,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中叶支气管呈外源性压迫阻塞,黏膜尚光滑.  相似文献   

17.
肺癌转移往往以肝、肾、脑多见,淋巴道转移以纵隔、锁骨上等区域淋巴结为多.腮腺转移者罕见,报告1如下: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耳前区肿块3个月余,于1993年5月18日入院.患者2年前因左肺前段癌于我院行左上肺叶切除术.病理报告“腺癌”.术后以COF化疗5次.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左侧胸部第6、7肋处可见手术疤痕,两肺听诊呼吸音清晰,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胸部X线检查:两肺、纵隔未见异  相似文献   

18.
脑胶质瘤是原发于脑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占颅内肿瘤第一位[1]。既往认为不向颅外转移[2]。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经二次手术后,双侧胸膜转移、肺转移的病例报告如下,以期引起读者对脑胶质瘤颅外转移的警惕和对化疗作用的重视。1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主因二次开颅术后4月余,胸憋、气短10余天于1998年5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8月出现头痛,持续加重,对症治疗不见效,至1997年11月出现喷射样呕吐,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CT检查,提示:右顶枕部占位。遂于该院行“颅内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顶枕部)脑星…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93年~1995年收治4例恶性肿瘤病人,均先后在外院行胸腹手术,并于术后4~10个月之内,发现皮肤切口处肿块,再行手术切除后病检证实为转移性癌。例1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术后6月发现胸壁手术切口疤痕上有6cm×6cm×4cm包块,病理检验证实为转移性鳞状细胞癌。例2胃窦部低分化腺癌患者,术后10月发现上腹壁切口疤痕处有5cm×5cm×3cm大小包块,病理检验证实为转移性腺癌。例3直肠低分化腺癌患者,术后8个月于下腹壁切口疤痕处发现有数个直径约2cm和3cm的包块,病理检验证实为转移性腺癌。例4左肺低分化鳞癌患者,术后10月发现左胸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原发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睥切除术治疗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共11例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平均年龄57岁,其中女性6例(54.5%)。1例因脾门大出血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31.8±12.1)分,平均出血(49.1±52.2)ml,平均切口长度(5.2±0.5)cm,平均住院时间(5.7±0.6)天。术后病理示5例良性、6例恶性。平均随访22(2~53)个月,无远处转移,无戳孔/切口和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良恶性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