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化规律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及血压正常者(对照组)各110例,同步进行2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观察组动态血压各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SDNN、HF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LF、LF/HF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减低(P<0.05),其心率变异性指标中,除SDNN白昼较夜间增高外(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HRV各指标则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变化。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双重受损,表现为HRV减低和昼夜节律消失。提示临床在治疗上除积极降压外,还应考虑自主神经功能的受损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以50例健康查体者24h动态心电图作为正常对照,比较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福辛普利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时域指标。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用药前时域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纽,经福辛普利治疗后SDNN、SDANN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DNN,SDANN与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显示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病情呈正相关。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福辛普利治疗后心率变异损害均有改善,血压有效下降。结论福辛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HE)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观察动态血压非杓型组和杓型组及对照组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方法应用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记录患者24小时的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化,并设正常组做对照。结果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病非杓则组和杓型组与对照组比较24小时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高频功域(H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频功域(LF)则高于对照组,非杓型HE组的SDNN、rMSSD、心低于杓型组HE。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非杓则HE与杓型HE比较HRV下降更加明显,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在其发展中起着莺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ABPVs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 ABPVs水平与日间ABPV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DNN、LF/HF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和日间SDNN水平、24 h和夜间RMSSD水平、日间和夜间HFnor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夜间LF/H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昼间ABPVs与SDNN呈正相关(r=0.351,P<0.05),24hSDNN与QTv呈正相关(r=0.48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增大,昼夜波动节律消失,心率变异性降低,QT变异度昼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程怡  岳梅  孟洋 《中国医药》2008,3(7):414-415
目的探讨特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率变异性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在动态心电图上分析30例共74阵特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①特发性房颤发作前、后5min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LF/HF值、每5分钟的NN间期的标准差(SDNN);②24h心率变异性指标: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平均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测量、计算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Pd),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特发性房颤发作前SDNN、HF较发作后升高,LF/HF降低,LF无明显变化。@24h时域分析显示房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高于对照组。③房颤组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④房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与Pmax、Pd呈正相关。结论特发性房颤怠者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特别在发作前迷走神经张力有明显增强,并且其Pmax、Pd显著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特发性房颤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动态变化情况,探讨昼夜节律异常与尿钠、尿钾排泄的变化规律。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9例。根据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血压波动情况,分为昼夜节律正常组(杓型组)31例和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非杓型组)28例,收集患者24 h尿液并分析24 h尿钠和尿钾水平。非杓型组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及夜间尿钠排泄量均高于杓型组(P<0.05或P<0.01),同时非杓型组24 h尿钾低于杓型组(P<0.05)。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钠、尿钾排泄呈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对左室肥厚(LVH)影响。方法:对确诊的60例EH患者行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EH伴LVH与无LVH两组24h平均收缩压(SBP)及昼间平均S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夜间平均SBP、平均舒张压(D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两组24h收缩压负荷(SBP load)及舒张压负荷(DBP load)有显著性差异(P<0.05),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SBP load及DBP loa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昼间收缩压标准差(ABPVs)有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ABPVs及舒张压标准差(ABPVd)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其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明显增大。夜间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翁梅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01-1702
目的 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情况,探讨其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设3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60例入组者的心率变异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与频域指标(HF、LF、LVF、LF/HF),分析对比两组心率变异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四个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频域指标HF、LF及LVF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3,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健康人,其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根据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可早期干预高血压患者以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对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性高血压组)和8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分析其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24h、13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1或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关系变化,了解心率变异性在评价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10项指标及24 h动态心电图的改变。结果两组之间HR、R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频域指标ULF、VLF、LF、HF、LF/HF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提示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