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RP)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变化的原因。方法:血球计数仪对正常人群及肝病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进行计数,流式细胞术测定网织血小板占血小板的百分比(RP%)。结果:慢性肝炎患者大血小板比率(P-LCR)高于正常人群(P<0.05);肝硬化患者RP计数和RP%与正常人群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小于正常人群(P<0.05)。结论:慢性肝炎患者血小板降低与血小板破坏过多有关;肝硬化患者血小板降低与网织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网织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9年Ingram和Coopersmith用一种新亚甲基蓝的染料在狗的末梢血中发现有一些清晰网状结构的血小板,这种血小板在放血后比值可增至6%以上,学者们将其命名为网织血小板(RP)。网织血小板是新释放入血液循环的新生血小板,被认为是最“年轻”的血小板,其网状结构为胞浆中残余的mRNA。近年来有报道网织血小板可反映骨髓血小板生成情况,指导部分血液病的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3):253-255
<正>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是骨髓巨核细胞近期释放入外周血的未成熟细胞[1],仅含少量的粗面内质网和m RNA,不含DNA或核的成分,因此具有合成少量蛋白质的能力,其代表血循环中最年轻的血小板。与正常血小板相比较,RP的体积大,胞浆内含有少量m RNA,具有更强的活性[2];因此测定外周血RP可以比较精确地反映骨髓血小板生成情况[3]。血小板的平均体积(MPV)代表单个血小板 相似文献
4.
5.
网织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代表由骨髓巨核细胞新释放入外周血最新生成的血小板,其胞浆内不含细胞核和DNA,仅残留mRNA和粗面内质网,保留合成少量蛋白质的能力。它反映了循环中最年轻的血小板,是血小板新的研究领域。RP百分率(RP%)及绝对值(RPC)计数对于分析骨髓巨核细胞血小板生成动力学和血小板减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RP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RP)的方法,比较全血和血浆检测RP的差异.方法 用CD42b-PE单抗标记血浆及全血中的血小板,再用荧光染料噻唑橙(TO)染色网织血小板内RNA.对不同TO浓度及孵育时间下的网织血小板进行测定,确定网织血小板测定的最佳TO浓度及孵育时间.对18例样本进行全血与血浆的对比分析.结果 确定TO浓度为1∶2稀释、染色时间为60 min时网织血小板结果最稳定,并且血浆和全血的检测结果相近.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在TO1∶2稀释、染色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全血和富血小板血浆均适合流式细胞技术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数值的变化对各型血小板减少疾病的诊断价值;外周血RP与骨髓中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增生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噻唑橙作为RNA的荧光染料,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含有RNA的RP,并计算RP(%)及RP绝对值。[结果]正常对照组:RP(8.6±2.5)%,RP绝对值为(17.1±6.5)×10^9/L。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RP(%)高于正常组,而RP绝对值低于正常组(P〈0.01),在不同MK增生级别的ITP患者中,RP(%),RP绝对值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P(%)及绝对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急性白血病患者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其RP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上述疾病患者,经治疗有效者RP(%)恢复正常,而治疗无效或欠佳者,则RP(%)基本无变化。[结论]外周血RP测定,有助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治疗监控。外周血RP与骨髓中MK增生的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网织血小板的方法,探讨网织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1)用漉式细胞术双标法,Cellquest软件,CD41a/SSC设门,检测健康人26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6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6例,慢性肝病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0例的外周血网织血小板,并对部分病例用RNAase处理实验进行验证。(2)以不同噻唑橙(TO)浓度、TO孵育时间及实验温度条件对10例正常人外周血网织血小板进行检测,探讨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1)TO浓度,TO的孵育时间及温度等超过一定范围对结果均有影响。(2)确定了把TO的量控制在200μl、孵育温度在20℃左右、时间为30min。结论:要严格控制影响因素,才能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网织血小板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继发感染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89例疑似感染的AL患者,分别测定并记录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网织血小板(RP)百分比、腋下温度(T).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诊断价值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P百分比与重症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RP百分比在诊断AL继发感染及重症感染时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传统炎症指标;RP百分比与CRP或PCT联合诊断感染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提高;RP百分比<9.76%的重症感染组患者40 d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RP百分比≥9.76%的重症感染组患者(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炎症指标,RP百分比在诊断AL患者继发感染及重症感染时诊断价值最高,与CRP和(或)PCT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L患者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率.RP百分比可作为预测死亡风险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网织血小板检测方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改良网织血小板(RP)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噻唑橙(TO)作为RNA的荧光染料,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和48例各种血小板减少症外周血中含有RNA的RP百分数及RP绝对值,后者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AA)及初治急性白血病病人。结果ITP病人RP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65.29,q=10.26,P〈0.01),而RP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85.07,q=19.59,P〈0.01);AA病人RP百分数及绝对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q=3.47、16.41,P〈0.05、0.01);AL组病人RP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q=0.51,P〉0.05),但其RP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q=15.46,P〈0.01)。结论 改良了传统的网织血小板检测方法并建立了简便、稳定的检测手段,为临床各类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125)I—UdR释放法对25例正常人及50例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NK活性进行了观察.发现男性NK活性(平均为59.8±10.5%)显著高于女性者(平均为41.0±6.5%)P<0.05.慢性肝病患者NK活性(平均为31.8±18.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者(平均为57.4±11.0%)P<0.001.且肝硬化病人NK活性(平均为31.6±16.5%)显著低于慢性肝炎者(平均为35.8±18.5%)P<0.05。推测慢性肝病患者NK活性降低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钙磷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P、Mg异常情况。方法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血清Ca、P、Mg。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Ca明显低于慢性轻中度、重度组,血清Ca与血清A、CHE及PTA呈显著正相关,与门静脉直径呈显著负相关。肝硬化患者与慢性轻中度患者比较,血清P有明显降低,血清P与血清A及CHE呈显著正相关,与门静脉直径呈显著负相关。血清Mg与血清A、CHE、PTA、门静脉直径无相关性。结论 随着慢性肝病病情进展,血清Ca、P逐渐降低,可作为反映肝功能下降、肝脏储备功能降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1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行FS值检测,受试者同期行肝穿刺活检。以肝活检的不同分级结果为判断界点构建FS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阳性和阴性结果的临界值(cut-off值),评价F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意义。结果 FS对显著纤维化(S2-S4)、严重纤维化(S3-S4)、早期肝硬化(S4)的AUC值分别为0.81、0.88、0.90,cut-off值分别为7.3、9.7、17.5 KPa;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胆红素、转氨酶的升高对FS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分析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肝硬化、严重纤维化、显著纤维化(S≥2)的诊断价值优于轻度肝纤维化(S2)。 相似文献
14.
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Ginkgo lea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Yun He Feng-yi Yuan Jian-bin Wang Shu-lian Shao Hong-bo Yuan Xiao-xin Huang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02,8(2):90-9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liver fibrosis effect of Ginkgo leaf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similar general condition. The 42 patients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inkgo leaf tablet (GLT), and the 44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Yiganling tablet (益肝灵片). The treatment was conducted for 3 successive months in both groups. Changes in the histo-pathology of liver, serum levels of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hyaluronic acid (HA), collagen type Ⅳ (C-Ⅳ), laminin (LN) and pro-collagen peptide type Ⅲ (PCⅢ)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45.1% and 76.2% respectively,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rresponding rates were 18.2% and 43.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Serum levels of PAF, HA, C-Ⅳ, LN and PCⅢ were lower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ed group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ignificant (P<0.01 or P<0.05).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liver showed improvement in both groups, the inflammation grade lowered in 10 patients (55.6%) of the treated group and in 5 patients (35.7%) of the control group,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hown between them. But in comparing the fibrosis staging lowering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patients (66.7%) vs 3 patients (21.4%),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Moreover, there were 4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ir fibrosis aggravated, while in the treated group, none was aggravated (P<0.05).Conclusion: Ginkgo leaf tablet has some liver protective and anti-liver fibrosis benefi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安全性及早、中、晚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2例早、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临床症状、血氨及不同时期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及谷丙转氨酶(ALT)下降,PTa上升(P<.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的存活率分别为90.0%、53.3%、14.9%.结论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副作用小,对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有较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相关性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瘦素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HA、PCⅢ、C1V、LN。结果:(1)血清瘦素水平在慢乙肝、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在对照组、慢乙肝组及肝硬化组中女性瘦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3)血清瘦素与PCⅢ、LN、CⅣ、HA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随病情加重趋于升高;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测定血清瘦素并分析其与PCⅢ、LN、CⅣ、HA的相关性.可对肝纤维化程度做出较合理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19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分为A、B、C组),同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肝硬化组MPV、PDW、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各组之间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MPV、PDW、P-LCR逐渐升高(P<0.05),而PLT、PCT逐渐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几种慢性肝病患者肝静脉血流频谱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几种慢性肝病与肝静脉频谱波形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4例肝硬化患者、46例慢性肝炎患者,43例脂肪肝患者及77例健康者进行肝静脉频谱检查。结果 按肝静脉频谱特性将其分为三类:(1)O型(HVO):三相波或四相波,存在短暂反向血流;(2)Ⅰ型(HV1):双相波,频谱波动振幅减弱,无反向血流存在;(3)Ⅱ型(HV2):单相波,频谱波动消失,波形平坦,所有健康者肝静脉频谱均呈O型;Ⅰ型在肝硬化患者中占50.9%,慢性肝炎患者中占21.7%,脂肪肝患者中占27.9%,Ⅱ型在肝硬化患者中占18.3%,慢性肝炎患者中占6.5%,脂肪肝患者中占14.0%。在肝硬化患者中,HV2组肝功能损害程度最重。结论 肝静脉多普勒频谱检查有助于对几种慢性肝病的诊断,对估计肝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我院肝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肝病种类的变化.方法 总结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880例肝病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肝功能、甲胎蛋白等37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病死亡患者的病种构成中,肝硬化病死率从2002年的33.6%降至2005年的26.9%;而原发性肝癌病死率从2002年的37.5%上升至2005年的44.5%,但均无显著性差异.880例死亡患者合并3个以上并发症者占89.1%.结论 □原发性肝癌已成为主要的肝病死亡类型,多种并发症共存是慢性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342例慢性肝病和肝癌血清标本,以 Hep-2细胞和猴肝组织为抗原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抗核抗体(A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8%(35/160),27.5%(30/109)和34.2%(25/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200)。3组ANA核型种类较多,但均以颗粒型为主。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发现40例ANA颗粒型的患者,有12例nRNP/Sm和(或)SSA阳性,3例Scl-70和2例Jo-1阳性;15例ANA均质型有7例为抗双链DNA抗体和1例抗组蛋白抗体。对照组中2例ANA颗粒型分别为nRNP/Sm和SSA阳性。3组病例的胞质抗体有多种,以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率最高,肝硬化和肝癌组分别达12.8%和12.3%;慢性肝炎组为8.9%。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不仅存在着自身抗体,而且显著高于正常人。ANA的靶抗原中除一部分是目前已鉴定的外,大部分有待于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