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喂食法留置胃管在球麻痹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喂食法留置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结果 两种置管方法所需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球麻痹病人采用喂食法留置胃管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鼻胃管置入法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鼻胃管置入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技术操作,但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仍不断出现。广大护士针对临床置管方法及置入后的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鼻胃管置入法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 ,虽大部分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但临床置管困难 ,置管异常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 ,常规的鼻胃管置入法已不能满足清醒病人、昏迷病人、特殊病人的置管需要。因此 ,对鼻胃管置入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 ,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现就不同患者鼻胃管置入法进行综述。1 新生儿插胃管方法由于新生儿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 ,因而加大了插胃管难度 ,贺雪琴提出改良新生儿插管法[1] 。即在插胃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 5~ 7cm时 (快到达咽喉部 ) ,助手迅速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球麻痹患者早期经鼻胃管进食预防肺炎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球麻痹患者早期经鼻胃管进食预防肺炎的效果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球麻痹吞咽困难评估在3级和4级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96例,按吞咽困难级别随机分成鼻胃管组和非鼻胃管组,鼻胃管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经鼻胃管进食,非鼻胃管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口进食.观察两组误吸及肺炎的发生率,并对患者入院时及病程第3~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两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病程第3~4周鼻胃管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非鼻胃管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胃管组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鼻胃管组.结论急性脑卒中球麻痹患者早期经鼻胃管进食,能明显降低肺炎发生率,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鼻胃管置入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6.
昏迷病人以气管导管为隧道置入胃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病人(麻醉中或延髓麻痹),采用常规的胃管置入法,一次成功率较低;有的甚至多次难以插入,须用喉镜明视后插入,反复置管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浪费了护士的时间和护理资源,而且麻醉中易延误手术时间,从而带来安全隐患。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院对136例病人利用气管导管作隧道置入胃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球麻痹病人鼻胃管置入法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球麻痹即延髓麻痹 ,它是指脑干病变可损及舌咽迷走神经的核及脑干内纤维 ,双侧延髓病变引起的舌咽、迷走神经为主的后组颅神经麻痹称为球麻痹[1 ] 。其临床特点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构音不清 ,声音嘶哑等 ,以往遇到此类病人 ,护士用常规胃管置入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反复置入 ,增加病人的痛苦 ,同时反复插管还会导致病人鼻咽部黏膜的损伤、水肿等[2 ] 。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9月开始对球麻痹病人采取区别于常规胃管置入法的球麻痹胃管置入法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16 6例 ,男 10 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延髓麻痹病人导丝辅助胃管置入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8例脑卒中延髓麻痹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用导丝作支持胃管置入法.B组44例,常规胃管置入法.结果 A组一次性胃管置入成功率达100%,B组一次性胃管置入成功率达72.7%,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导丝作支持留置胃管有效、安全,可有效解决延髓麻痹病人、昏迷病人等留置胃管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球麻痹舌后坠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2组,对照组35例,采用16号硅胶胃管按常规留置胃管.实验组43例,采用12号带导丝的鼻胃肠管留置胃管并在置管过程中改变卧位.结果对照组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为57.1%,留置胃管平均用时(19.9±7.9)min,实验组留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7.6%,平均用时(13.5±3.6)min.结论采用12号带导丝的鼻胃肠管,改变卧住的方法,可提高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舌后坠病人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何志刚  刘淑珍 《现代康复》1998,2(11):1273-1274
鼻胃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特别是消化道手术病人.多数需插胃管。插管后病人多有咽部烧灼不适.疼痛感,但引起声带麻痹极少见,我院1987年10月至1997年10月入院病人插鼻胃管6210例次,6例并发声带麻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注气法在意识障碍患者鼻胃管置入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2-7月需置入鼻胃管的意识障碍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超声鼻胃管置入法,观察组62例采用超声联合注气鼻胃管置入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鼻胃管显影率及超声探查鼻胃管深度,胃管盘在口腔和误入气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置管成功率和鼻胃管显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声探查胃管深度、胃管盘在口腔及误入气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注气法置入鼻胃管提高超声显影率,可有效的快速判断胃肠管位置,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意识障碍患者中鼻胃管置入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期长,常需留置胃管行胃肠营养,此类病人利用常规法留置胃管往往不能成功[1-2]。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利用鼻肠管导丝辅助营养胃管置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2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收治378例气管插管并需留置胃管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胃管置入法,并比较其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78例,男214例,12~87岁,平均47·8岁;女164例,14~84岁,平均44.6岁。所有患者中能配合插管者76例,不能配合插管但有咽反射者17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置入法对提高小儿胃管置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置入法,试验组采用改良胃管置入法。以置管成功率及恶心、呕吐、流泪、呛咳、青紫(误入气管)等不适症状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51.67%,试验组为85.00%;对照组各种不适症状发生的例数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管置入法优于传统胃管置入法,可提高小儿胃管置入成功率和减少患儿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5.
胃管置入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因神经内科病人置管时往往不能配合吞咽,置管不易成功,反复插管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同时还会导致病人鼻咽部黏膜的损伤、水肿等。因此,如何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硅胶胃管因其优点较多而被临床广泛使用,硅胶胃管采用的是环形卷曲包装,打开包装使用时,胃管头端成一自然的弧形弯曲,根据胃管头端弧形弯曲这一特点,2002年9月-2004年12月,我科改良置入法,使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吞咽困难的患者,特别是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患者,由于肌松药的作用不能进行正常的吞咽运动,加上插入的气管导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小,即使技术熟练,胃管也常难以插入。为了解决这种胃管插入的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气管导管进行改良后用于临床,效果好,操作方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总结81例成人经鼻胃管置入失败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包括病人因素、疾病因素、操作者因素等,认为充分评估引起胃管胃入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鼻胃管置入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肠道营养支持是通过置入胃管,为患注入食物和药物,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有一定难度。我们采用不同方法为气管插管患100例安置胃管,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鼻明镜下置入胃管的方法介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昏迷患者由于吞咽、咳嗽反射消失,从而增加了一次性置胃管成功的难度,而反复插管又可致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因此探索一种安全、可靠、准确度高而易掌握的餐胃管法,对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救治成功率将起重要作用。以往文献报道的“单手托头法”、“双枕垫头法”,均为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提出了较为科学的方法,但有时又受到一些疾病适应征的限制,如气管切开等。为此我们从1993年11月至1996年12月,对72例内科昏迷患者采取经鼻明镜下置入胃管,现介绍如下。1村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52例,女20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20.
呼气相置入胃管法在难置性胃管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难置性胃管患者的置管方法,提高置管成功率和置管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60例胃管难置性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法,观察组采用呼气相置入胃管法。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及置管前后心率、氧饱和度、颅内压的变化。结果两组胃管1次成功率与总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置管后的心率、氧饱和度、颅内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气相置入胃管法置管成功率高,对患者心率、氧饱和度、颅内压的干扰和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