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MTX)和地塞米松(DXM)治疗狼疮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0例,对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CNS-SLE患者予鞘内联合注射MTX和地塞米松;结果:10例患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鞘内联合注射MTX和DXM是治疗狼疮性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鞘内注射甲氨喋呤(MTX)和地塞米松(DXM)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患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复发率及死亡率。方法对13例狼疮脑病用MP 500mg静脉滴注3d加鞘内注射MTX和DXM联合治疗,并与1990-1999年狼疮脑病用MP 500mg或1000mg冲击治疗病例中随机抽取的15例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2d内症状缓解率在MP 500mg 鞘内注射组为92.2%,MP 1000mg组为84.6%。治疗后近期副作用:在MP 500mg 鞘内注射组为0,在MP 1000nag组为20.0%,治疗后随访3个月—3年,复发率:MP 500mg 鞘内注射组为15.4%(2/13),1000mg MP组为33.3%。死亡率:MP 500mg 鞘内注射组为7.7%,MP 1000mg组为33.3%。结论MP 500mg静脉滴注加鞘内注射组(MTX DXM)联合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疗效高,副作用少,复发率及死亡率低。优于单用500mg及1000mg MP冲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寻3种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吟(MTX)和地塞米松(DXM)方案治疗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最佳方案.方法 23例NPSLE随机分成A、B、C三组.三组均予以甲泼尼龙MP冲击疗法(1g/d×3d)、静脉应用环磷酰胺CTX(0.4g/w,≤3次)、鞘内联合注射MTX和DXM(每周1次,≤3次).其中A组:MTX 5mg +DXM 5mg,B组:MTX 10mg + DXM 10mg,C组:MTX 20mg + DXM 20mg.观察3种鞘内联合注射MTX和DXM方案治疗NPSLE的效果,并探寻其中的最佳方案.结果 3种治疗方案治疗NPSLE均有效,有效率95.6%(22/23),其中A组患者治疗后缓解所需时间长,缓解率85.7%(6/7);B组和C组患者缓解缓解所需时间短,且两者无明显差异,缓解率均达100%,但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剂量组(MTX 10mg + DXM 10mg)为三种鞘内联合注射MTX和DXM治疗NPSLE方案中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脑囊虫病头痛及颅高压的方法及结果。方法 选取了颅内压轻度、中度增高的脑实质型及脑膜炎型的脑囊虫病人104例,随机分A组、B组,A组单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5mg(2.5m1),B组用鞘内注射山莨菪碱10mg(1ml)和地塞米松15mg(2.5ml)的方法,在服完杀虫药一周后判断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头痛的缓解率、杀虫治疗时间、最后颅压正常率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1、P<0.05。结论 鞘内注射山莨菪碱10mg(1ml)和地塞米松15mg(2.5ml)的方法,可明显减轻脑囊虫病头痛及颅高压症状,明显减轻杀虫治疗时的脑功能障碍.减少住院时间,可作为杀虫治疗时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90例蛛网膜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血红蛋白清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③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1)。④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精神狼疮(NPSLE)方法。方法36例NPSLE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甲泼尼龙(MP)静脉冲击1g3d,实验组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10mg和地塞米松(DXM)10mg,每周1次,≤3次。对照组每周应用环磷酰胺(CTX)0.4g 1次,≤3次。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日、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和脑脊液参数、院内感染和白细胞减少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P=0.024);两组均能有效降低SLEDAI,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3)。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数,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0.043、0.004)。实验组发生院内感染、白细胞减少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7、0.019)。结论MP静脉冲击联合鞘内注射MTX和DXM治疗NPSLE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烯紫杉醇外渗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30只大鼠右后腿皮下建立多烯紫杉醇外渗性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大剂量激素组每只鼠立即于尾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kg体重,qd×6天;小剂量激素组注射地塞米松0.5mg/kg体重,qd×6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地塞米松于每只鼠的尾静脉注射,也连用6天。观察各组大鼠外渗性皮损发生率、损伤面积大小和皮疹愈合时间。结果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的皮损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小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二者均为100%)(P〈0.05);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皮损面积为996.36±311.07mm^2,显著小于小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二者分别为3135.23±475.29mm^2和3069.75±517.06mm^2)(P〈0.01);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皮损愈合时间为10.36±2.41天,显著短于小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二者分别为25.00±4.37天和24.12±3.46天)(P〈0.01)。 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可显著减少多烯紫杉醇外渗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减轻皮损程度,缩短皮损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简易脑脊液置换术加用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对SAH难治性头痛的疗效。方法:腰穿针配用三通管置换一定量的脑脊液后缓慢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结果:用该方法治疗27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SAH头痛.72h内治疗头痛总有效率9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又降低了反复脑脊液置换带来的医院内感染的风险,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和环磷酰胺(CTX)冲击联合鞘内注射甲氨喋呤(MTX)和地塞米松(DXM )及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四联疗法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复发率.方法 对14例狼疮脑病用MP和CTX冲击加鞘内注射MTX和DXM及IVIG四联疗法治疗,并与狼疮脑病仅用MP和CTX冲击加鞘内注射MTX和DXM治疗病例中随机抽取的16例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5天内症状缓解率在四联疗法治疗组为100.0 %,对照组为 87.5%.治疗后近期副作用在联合治疗组为0,MP组为31.3%,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联合治疗组为21.4%, MP组为31.3%.结论 MP和CTX冲击加鞘内注射(MTX DXM )及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复发率较低,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0.
彭正钢  文玉兰 《中外医疗》2010,29(21):64-65,67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与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疗效。方法 5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和对照组28例(常规疗法),分别观察2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头痛平均天数、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及再出血、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头痛平均天数、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明显缩短,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别有显著性(P〈0.01),而再出血、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与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疗效的特点,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地塞米松治疗SAH头痛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霞  李彤 《河北医学》2004,10(6):491-49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鞘内注射地塞米松 ,B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C组单纯应用甘露醇 ,治疗后根据脑压值、CT、脑脊液RBC、WBC和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 10 0 % ,B组 30 .0 % ,C组 2 7.2 % ,A组与B、C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除高颅压外 ,脑膜和脑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可能是SAH头痛的主要原因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SAH头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宝明  王国伟 《吉林医学》2011,(11):2137-213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严重头痛疗效。方法:将10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后严重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5~5.0 mg,2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胶囊,餐前顿服0.3 mg,2次/d,两组均连用10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6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严重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布洛芬,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减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中舒芬太尼引起不良反应效果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择期手术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地塞米松组)50例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50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种类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减少手术后PCA镇痛中舒芬太尼引起恶心、呕吐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墨旱莲水煎剂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墨旱莲的延缓衰老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g/10 g鼠重并同时灌胃与墨旱莲水煎剂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与正常组等容量的D-半乳糖1 mg/10 g鼠重并同时灌胃与墨旱莲水煎剂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墨旱莲水煎剂组腹腔注射与正常组等容量的D-半乳糖1 mg/10 g鼠重,同时分别灌胃墨旱莲水煎剂8 mg/g、16 mg/g、32 mg/g鼠重.第43 d取材测定SOD、MDA和GSH-PX.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的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相比墨旱莲水煎剂组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且MDA含量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墨旱莲水煎剂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有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几种方法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昕祥 《河北医学》2010,16(7):847-849
目的:比较芬太尼、利多卡因、托烷司琼3种药物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静脉麻醉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Ⅱ组:静脉注射25μg/mL芬太尼2mL;Ⅲ组:静脉注射1mg/mL托烷司琼2mL;Ⅳ组: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mL,各组从静脉给予实验药物60s后,5 mg/s恒速推注丙泊酚,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与Ⅰ组(疼痛发生率80%)相比、Ⅱ组、Ⅲ组、Ⅳ组用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7%、30%、33%,均可以明显降低丙泊酚静脉注射疼痛发生率(P〈0.05),而3个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丙泊酚注射之前60s,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2mg、利多卡因40mg的缓慢注射均可降低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在门诊接受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护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取平阳霉素1~6 mg加地塞米松1~5 mg加2%利多卡因0.5~3 ml配成混合溶液,根据患儿月龄,体重,瘤体大小决定用药量,2~3周注射1次。结果:71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在门诊接受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护理,治愈5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血管瘤患儿在门诊行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时,应做好用药前的评估和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疏导,把握药物注射时机,注射药物后及时进食,加强注射后观察和家庭护理,其治疗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患者无需住院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栓塞动脉和体内降解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AMS)诱导小动脉栓塞的作用和体内降解的过程.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24只,采用区组随机法,在每只兔双耳的中央动脉分别注射入PYM水剂、PYM油剂、PYM-AMS油剂各0.26 mL,PYM浓度为5 mg/mL.分别于注射后第2 d、7 d、14 d、21 d处死动物,动态观察注射药物后的动静脉改变和PYM-AMS的形态变化.结果 PYM水剂组,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改变;PYM油剂组,约14 d时,出现血管充盈略下降,21 d有血管内膜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PYM-AMS油剂组,7 d后血管出现缩窄,远心端有小血栓,血管逐渐机化,约21 d时,血管闭锁,血流中断.微球在注射后14 d,有吸收改变,逐渐有炎细胞浸润、组织侵入而降解.结论 PYM-AMS通过栓塞和缓释PYM的作用,诱导小动脉闭锁,在体内2周后出现降解,未引起剧烈的炎性反应.PYM-AMS可作为动静脉血管畸形治疗或恶性肿瘤的局部化学治疗的选择性药物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颖  骆龙坤 《黑龙江医学》2008,32(2):123-12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2,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的发生率以及YU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 h,6 h的VAS评分Ⅰ组和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VAS评分从小到大为:Ⅰ〈Ⅱ〈Ⅲ,但Ⅰ组和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 h 3组间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0.0%,32.3%和55.0%;3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全麻术后咽喉痛,有一定的预注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陶红蕾  周程  王玉慧  傅之梅  谢玉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24-1225,1228,1196
目的探讨皮质酮复合丙泊酚对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21 d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6):对照组(Ⅰ组)、丙泊酚组(Ⅱ组)、皮质酮组(Ⅲ组)及丙泊酚+皮质酮组(Ⅳ组),分别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丙泊酚100 mg/kg、皮质酮10 mg/kg、丙泊酚100 mg/kg+皮质酮10 mg/kg腹腔注射,连续用药7d后,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额叶皮质pCREB的表达。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及Ⅳ组pCREB表达下调(均〈0.05);与Ⅱ组、Ⅲ组比较,Ⅳ组pCREB表达减少(均〈0.05)。结论 100 mg/kg丙泊酚或10 mg/kg皮质酮多次重复应用,大鼠pCREB的表达减少,两药复合应用时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预防组),每组8只;各组均从尾静脉注药。对照组:注入1mL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入内毒素5mg/kg;治疗组:注入内毒素5mg/kg,45min后,注入清开灵注射液0.05mL/kg;预防组:注入清开灵注射液0.05mL/kg,45min后,注入内毒素5mg/kg。从第一次注液起5h后,取外周血2mL肝素抗凝,流式细胞仪测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数目及CD4^+/CD8^+的比值。结果CD4^+T细胞数目、CD4^+/CD8^+的比值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D4^+T细胞数目、改善CD4^+/CD8^+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