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与呼吸机相关的肺炎(VAP)系指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施行机械通气后,所引发的细菌性肺炎,其中不涉及气管内导管源的感染。 据报告,成人ICU内以感染细菌性肺炎的发病率最高,占3%~52%。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危险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机械通气10d,发生VAP的可能性为6.5%,而20d时则增至19%。若住院行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则发生VAP的危险将提高7~21倍,平均住院时间延长3倍,医疗费用相应增加。发生VAP的死亡率为71%,较非VAP患者高29%。 1 VAP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48小时发生的肺实质感染[1],,在接受机械通气的ICU患者中,肺部感染明显升高,约为无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的3-21倍,机械通气病人VAP的发生率为9%-69%,机械通气每增加l天,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3%[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护理。方法重症手足口病早期机械通气非常关键,保证插管位置正确,给予插管患者舒适体位,调整套囊的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掌握吸痰时机,防止肺出血的发生。结果给予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可改善通气和提高血氧饱和度。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可阻止肺出血和肺水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了解其对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按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器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评分、咽拭子阳性率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器进行口腔护理,能较好地控制口腔异味的形成,降低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安全、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工气道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发生的肺炎,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ystem,NNIS)对VAP的定义进行了严格限定,即患者必须是经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接受支持或控制呼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医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监测机械通气患者15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4例,感染发生率为15.7%。结论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的技术应用,对指导临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院感监测方法中科学性强、经济适用、简便易行、值得推广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了解其对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按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器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腔异味评分、咽拭子阳性率和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器进行口腔护理,能较好地控制口腔异味的形成,降低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安全、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258-1261
[目的]评价需机械通气的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及晚期气管切开的时机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颈髓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共36例。按气管切开的时机分为早期组及晚期组。观察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总时间及气管切开术后的时间),ICU住院时间(总时间及气管切开术后的时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同时评估两组气管切开的并发症。[结果]早期组有明显较短的机械通气时间,包括总机械通气时间[(23.46±2.23)d VS(34.55±4.53)d]和气切后机械通气时间[(15.24±4.74)d VS(25.41±9.74)d],及较短的ICU住院时间[(21.92±5.94)d VS(39.04±15.95)d],两组患者在气管切开后肺炎的发生率无差别(60%VS 80.95%);两组总体并发症的例数,早期组要低于晚期组(1例VS 5例)。[结论]需机械通气的颈髓损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及长时间插管的并发症,且并未增加颈椎手术切口感染。但并不能减少与机械通气相关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呼吸道梗阻、呼吸机依赖、通气不足和过度通气等各种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及护理进展,认为积极预防及妥善处理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减少不必要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尽量行无创机械通气等措施,可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呼吸道梗阻、呼吸机依赖、通气不足和过度通气等各种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及护理进展,认为积极预防及妥善处理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减少不必要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尽量行无创机械通气等措施.可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患者激越反应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患者激越反应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83例机械通气患者激越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机械通气患者激越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激越表现为烦躁62例,企图拔除气管插管53例,挣扎46例,攻击他人27例,自伤21例,其他16例.激越的主要原因是轻中度意识障碍,疼痛、焦虑和恐惧,呼吸困难,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期等.结论 轻中度意识障碍、疼痛、焦虑和恐惧、呼吸困难、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期是激越反应的原因.早期镇静、镇痛、心理护理、早期气管切开,可减少激越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激越反应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83例机械通气患者激越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机械通气患者激越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激越表现为烦躁62例,企图拔除气管插管53例,挣扎46例,攻击他人27例,自伤21例,其他16例。激越的主要原因是轻中度意识障碍,疼痛、焦虑和恐惧,呼吸困难,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期等。结论轻中度意识障碍、疼痛、焦虑和恐惧、呼吸困难、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期是激越反应的原因。早期镇静、镇痛、心理护理、早期气管切开,可减少激越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wentilation,MV)治疗48h后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国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12.2%,病死率29.3%<'[2]>,国内VAP发生率43.1%,病死率51.6%<'[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序贯(NIPPV)治疗结合自主呼吸试验(SBT)和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NIPPV切换点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待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后立即给予无间隙无创(NIPPV)序贯通气,肺部感染控制窗后过渡撤机。对照组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动脉血气变化、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等。结果研究组在动脉血气变化、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以PIC窗为转折点结合SBT试验,予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有效,优于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常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1].国外报道VAP的发生率为9.0%~70.0%,病死率50.0%~69.0%[2].国内调查VAP 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3], Herbert Tanowitz,MD报告发生率10%~60%,其中死亡者可能高达20%[4].不同报告的差异性可能与不同的条件、机械通气管理水平及统计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下简称VAP)是指经气管或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48h后至撤机拔管后48h内所发生的肺炎。在ICU此病的发病率为9%~27%,病死率20%~50%,在抗菌药应用不当及多数耐药菌感染的病例病死率高达70%[1]。因此,加强对VAP的预防护理显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cquir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 h后和停用MV、拔除人工气道导管后48 h内发生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机械通气最初4 d内发生者为早发性VAP,≥5 d者为晚发性VAP。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中十分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在手术或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心脏外科术后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4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脱机困难,将其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23例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方式行机械通气,待患者呼吸循环状态稳定后拔除气管插管,改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支持通气方式并撤机;对照组,21例患者,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方式撤机.对照分析两组病例的通气、氧合指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是(2.3±0.8)d和(7.3±0.5)d,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是(4.2±0.5)d和(7.3±0.5)d,住ICU时间分别为(6.5±0.9)d和(10.3±0.4)d,呼吸机相关肺炎分别为6例(26.1%)和12例(57.1%),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有2例患者二次插管(8.7%),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二次插管(14.3%).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如果存在脱机困难,可采用早期拔管,改用经鼻面罩呼吸机正压通气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cquir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h后和停用MV、拔除人工气道导管后48h内发生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机械通气最初4d内发生者为早发性VAP,≥5d者为晚发性VAP。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中十分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在手术或创伤后感染性并发症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韩小云 《护理学杂志》2006,21(17):14-15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5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气囊上滞留物并不是引起VAP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