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蚌埠市一院心胸外科成功为一名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冠脉搭桥和主动脉瓣置换联合手术,为蚌埠市市级医院开展的首例此类手术。标志着蚌埠市心脏外科的治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第一号杀手,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生率也相当高,而且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对于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以及合并瓣膜病变、室壁瘤等问题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上海的多家医院近年来广泛开展了冠脉搭桥手术。其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在搭桥及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每年为数以百计的患者施行了冠脉搭桥术,使他们得以康复,免除了病魔的困扰。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术后远期随访的研究多为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较少.我们早期的研究发现,MS患者肺功能指标异常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肺功能改变及瓣膜置换术后长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术后远期随访的研究多为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较少。我们早期的研究发现,MS患者肺功能指标异常是普遍存在的。为了解MS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的恢复情况,对3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MS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监护资料。结果:55例患者中,2例死亡,病死率3.6%;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4.5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监护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以及心脏搭桥手术治疗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不同...  相似文献   

7.
木土 《自我保健》2007,(10):56-56
冠心病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主要用于处理冠状动脉狭窄.是一种涉及心脏的外科手术.也是医治冠状动脉心脏病的主要方法。冠脉搭桥手术的原理是通过取下患者身体上的其它血管,移植到心脏附近.  相似文献   

8.
4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医院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因素。方法 以WHO制定的感染分类及诊断标准,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统一调查表,将1989年1月~2001年12月,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了登记分析。结果 发现术后感染47例,感染率为手术总数23.85%,分析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手术的技术操作、术后监护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有直接关系。结论 针对瓣膜置换术后感染的诸多因素提出了预防术后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必须终生抗凝治疗,抗凝不足或过量致血栓形成或出血,成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1],也是导致患者远期死亡主要原因。正确的抗凝治疗,及时准确的监测与护理,是瓣膜置换术后疗效的保证。现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154例抗凝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54例。其中男72例,女82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2±)岁;主动脉瓣膜病变26例,二尖瓣瓣膜病变66例,三尖瓣瓣膜病变1例,联合瓣膜病变61例。心功能Ⅱ~Ⅳ级,LVEF39%~78?,平均为60?,LVIDd 42%~94?,平均为62?,房颤心律143例。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瓣膜病患者实施心瓣膜置换术后感染预防的方法,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医院收治的行心瓣膜置换术老年瓣膜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术后感染预防,观察组围术期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术后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麻醉清醒、ICU停留、饮食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10(IL-10)血浆含量均明显升高,至停机1h达高峰,停机24h下降,但仍高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TNF-α、IL-6上述时刻血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术后1d和5d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且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共有1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1.75%,对照组患者术后共有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机体受到的损伤较大,恢复也较慢,易发生术后感染,因此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综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提升患者恢复效率,提高手术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正确选取和维护旁路血管的经验。以防止旁路血管的阻塞,保证手术的成功。方法 采用不接触取血管技术制取旁路血管材料,术后积极抗凝同时维持正常血压和血糖,结果 15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循环稳定。未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术中采用不接触取血管技术,操作仔细,轻柔,术后积极抗凝是防止旁路血管阻塞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徐化静 《现代保健》2014,(32):16-18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老年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65~75岁冠心病行OPCABG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静推,每8小时一次,术前3 d开始应用,术后应用3 d;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静推,每8小时一次,术前3 d开始应用,术后应用3 d。气管插管后手术前、术后及拔除气管插管前,分别做右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测定灌洗液中总磷脂(TPL)、饱和卵磷脂(Sat PC)和总蛋白(TP)量。取Sat PC/TPL和Sat PC/TP比值作为判断PS活性水平的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后Sat PC/TPL和Sat PC/TP值明显低于术前(P〈0.05),拔管前基本恢复。治疗组术前、术后Sat PC/TPL和Sat PC/T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老年OPCABG患者PS的合成和分泌,防止PS下降,从而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8月海南农垦总医院行瓣膜手术和CABG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按是否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与CABG分为同期组和非同期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指标和随访预后结果。结果同期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室停留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非同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14.89、13.20,P<0.01);同期组术后房颤、围手术期心梗、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同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11.40、8.86,P<0.05);随访期内,同期组死亡率、瓣周漏发生率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均显著低于非同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9、7.60、5.07,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瓣膜病老年患者同期行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是可行的。术前和术后要做好对症处理,术中做好心肌保护,可以大大降低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相关围术期指标、术后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心脏指数(CI)、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做功指数(LVSWI)、右室做功指数(RVSW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邱宗利 《现代保健》2014,(18):78-81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对预防检查和治疗方案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血管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3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研究对象并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选出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37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手术中有5例患者死亡,占总数的3.65%。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心力衰竭、左主干病变大于50%、心律失常、肺动脉瓣反流、二尖瓣反流、心源性休克、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血红蛋白值、术前肌酐值和合并主动脉瘤手术。手术前后针对带有以上单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测,以减少患者死亡率。结论: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科室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资料,按术后有无发生精神障碍分为两组,结果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6.67%,主要表现为抑郁、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精神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护人员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及左心收缩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及左心收缩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左心收缩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利于其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OPCAB)与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CAB),在围手术期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2005年5~12月,对91例OPCAB和93例CCAB的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多道心电图(ECG)连续进行检测和标准化分析心电图;并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测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OPCAB在围手术期对患者所造成缺血性心肌损伤及左室传导时间延长发生率明显低于CCAB(P〈0.05);前者在围手术期内对cTni不同时间段的测定,其结果不形成缺血性的改变的一组病人,CCAB组的cTnI最高峰值高于OPCAB组,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倍;而形成暂时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这2组病人,CCAB组的患者cTnI的最高峰值分别高于OPCAB组。结论在CCAB比OPCAB,患者在缺血性心肌损伤方面的风险性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