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迎穴最早载于《灵枢经·本输》篇:"人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各曰人迎,别名王会,天王会。"[1]《针灸甲乙经·颈凡十七穴》云:"人迎……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以候五藏气,足阳明脉气所发。"[2]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而胃经乃是多气多血之经,由于人迎的特殊位置使它可以"候五脏之气"。同时人迎又是"足阳明少阳之会",  相似文献   

2.
浅谈人迎穴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延萍 《陕西中医》2002,23(10):926-928
人迎穴 ,最早载于《灵枢·本输》,是足阳明胃经经穴 ,为“足阳明少阳之会”,是“气海”所出之门户 ,与肾、脾、肝、心、三焦、胆、小肠、冲脉、任脉 ,阴跷脉等经脉相通。“人迎”是古代“三部九侯”诊脉辨病部位之一 ,所以能“侯五脏之气”。由于人迎与多条经脉相通和复杂的解剖结构 ,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针灸甲乙经》称之为重要经穴之一。在解剖上 ,人迎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 ,在颈内、外动脉分歧处 ,有颈前浅静脉为颈内静脉 ,深层有颈总动脉、颈动脉窦 ,甲状腺上动脉 ,布有颈神经、面神经颈支 ,深层有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3.
戢杨  吴沅皥  赵锦声 《新中医》2008,40(4):110-111
人迎穴为足阳明胃经经穴,因其部位在颈总动脉搏动处,为安全起见,临床上针灸医师较少取用此穴.赵锦声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善用人迎穴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头面部功能障碍,效如桴鼓.现将医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人迎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穴,关于人迎穴的记载最早可见于《灵枢·本输》"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人迎穴现代定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在解剖上,人迎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在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为颈内静脉,深层有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及甲状腺上动脉,布有颈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有交感神经干、舌咽神经的窦神经,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下面就其临床功用及施术方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琐谈人迎     
人迎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当结喉旁1.5寸,二侧颈总动脉搏动处。自古以来医家常于此切脉按诊,以洞窥五脏之虚实,候全身三阳之气,故谓是人气之所迎会也,遂以得名之。具有宽胸降逆、化痰利咽之效,更有降压调脉,消肿散结之功。然若本穴针灸不当,多可遭致他变,甚则有致命危险。《甲乙经》早已指出“人迎禁不可灸”,又有“刺过深杀人”之戒。笔者临床多年,平素颇爱选用此穴治病,体会到只要细心操作,绝不会有杀人之忌。一、操作要求本穴的解剖层次有:皮肤→皮下筋膜→颈深筋膜→颈动脉三角。在该三角内有颈  相似文献   

6.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灵枢·水胀》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灵枢·论疾诊尺》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古今注家对“颈脉动”多以人迎脉动为注,或迳避而不释。如张介宾《类经》注:“颈脉,谓结喉旁动脉,足阳明之人迎也。水气上逆,反侵阳明,则颈脉动”。高士宗《素问直解》注:“如颈脉动,喘疾咳,则知水气内动,故曰水”。《内经选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78年12月第1版)语译:“颈动脉搏动显著”(第47页)、“颈部结喉两旁见到明显的搏动”(第143页)。笔者认为,《内经》“颈脉动”非指足阳明人迎脉动而言,当作手阳明扶突脉动为妥。兹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7.
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颈部组织牵拉、挤压、刺激交感神经所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笔者在推拿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发现加针人迎穴或以指代针按揉人迎穴,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人迎穴与交感神经有何内在联系?又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相关性是什么?现试述如下。人迎穴最早载于《灵枢·本输》,是足阳明胃经经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气海所出之门户,与肾、脾、肝、  相似文献   

8.
王桂玲 《北京中医》2003,22(6):45-46
中脘穴 ,出自《针灸甲乙经》 ,属任脉 ,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 ,八会穴之一 ,腑之会穴 ,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别名中管、太仓。《千金方》云 ,中管、承满 ,主胁下坚痛。《千金翼》云 ,中管、建里二穴 ,皆主霍乱肠鸣 ,腹痛胀满。《针灸资生经》云 ,中脘、三阴交 ,治食不化 ;霍乱吐泻 ,须先中脘而后水分可也。《针灸聚英》云 ,便血灸中脘、三里、气海。《针灸大成》云 ,霍乱吐泻 ,中脘、天枢。在临床上 ,中脘穴除常用于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泻泄、纳呆、食不化等证外 ,还广泛应用于呃逆、精神疾病、冻疮、四肢关节疼痛、前…  相似文献   

9.
“不容”穴名辨误甘肃省国营饮马场医院冯怀英不容,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b属足阳明胃经经穴。清焦会元《会元针灸学》云:“不容,在嗝微下,澄日之气满,不容浊气蒸蒸五脏也、”《医经理解》谓:“喻水谷至此已满,不能再容纳。”随文附义亦通、然笔者研考诸经穴,以...  相似文献   

10.
指压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窦区的观察上海高震刺人迎穴(足阳明胃经)治高血压,祖国医学早有类似记载,《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阳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阳明头痛由肝阳上道所致,相当于现代精神原性高血压头痛。近代试验证明:刺激家兔颈部一传人纤维的神经分支...  相似文献   

11.
绝骨又名悬钟,属足少阳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绝骨穴在小腿外侧,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此穴在古今临床应用广泛。《标幽赋》云:“悬钟、环跳,华佗刺蹙足而立行。”  相似文献   

12.
承泣,属足阳明胃经,《针灸甲乙经》定位:“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补充:在“目下胞陷中,上直瞳子,正视取之”。《针灸图考》:“在目眶骨上内际,正目直瞳子”。临床即于下眼睑正中眶缘上定穴。关于此穴的针灸方法,《甲乙经》说:“刺入三分,不可灸”;《外台秘要》甄权云:“在眼下八分,禁不可灸,无问多少,三日以后眼下如拳,息肉长桃许大,至三十日即定,百日都不见物,或如升大”。《圣济总录》:“承泣穴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睑池上  相似文献   

13.
人迎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古人在这里进行脉诊,以窥测五脏之虚实,作为决定治疗方针的主要部位。因此在该穴进行针刺治疗,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该穴适当颈总动脉处,针刺不当,可造成生命危险。故《内经》、《针灸甲乙经》均有“过深杀人”之戒。近年来,笔者在此穴运用皮内针,或皮下浅刺加电针的方法,治疗疾病,既无“过深杀人”之虞,又提高了疗效。现举数例报告如下:一、雷诺氏病典型病例:崔××,男,37岁,养路工,1983年6月25日就诊。两手、足阵发性发冷,发麻,皮肤发紫,无汗3年。起初冬季发作  相似文献   

14.
《素问·气穴论》言“上关二穴.”《素问·气府论》言“客主人各一.”王冰注:“客主人,穴名也.在耳前上廉起骨,开口有空,手足少阳足阳明三脉之会.”《针灸甲乙经》言:“上关,一名客主人,在耳前上廉起骨端,开口有孔,手少阳、足阳明之会.”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345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以及建国以来各种针灸教材皆将上关穴定位于“面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如图1所示上关1位置.  相似文献   

15.
睛明穴,在《针灸甲乙经》、《铜人俞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书中又称为泪孔。睛明穴的定位多定于目内眦旁0.1寸。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在目内眦外,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西方子明堂灸经》记载为目内眦头外,一分宛腕中,现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学》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邱茂良主编,1985年10月第1版,下简称《针灸学》五版教材)则云:“目内眦旁0.1寸”。由上可见睛明穴定位多明确而统一在目内眦旁0.1寸。而对睛明穴的针刺深度历来就存在明显的分歧。  相似文献   

16.
刘嘉妍  史慧妍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318-2320
人迎,足阳明胃经穴,位于结喉旁,颈总动脉搏动处,胸锁乳突肌前缘。人迎穴在中医诊断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因其特殊的解剖定位及复杂结构,在古代一度作为危险穴而禁刺、禁灸,随着现代医学与解剖学的发展,对人迎穴的认识更为清晰、深入,其刺灸方法更有的放矢,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文章介绍了人迎穴自《灵枢》以来在解剖、诊断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7.
正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临床常见疾病。针灸作为治疗腰痛的首选疗法[1],治疗时多取足太阳膀胱经穴和阿是穴,较少取足阳明胃经穴。治腰痛取足阳明最早见于《素问·刺腰痛》所载:"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宋代《针灸资生经·第六》记载:"三里……主腰痛不可顾",《针灸神书·琼瑶真人十段锦周流气上气下秘诀二十一》曰:"冷痹肾俞三里提",明代《通玄指要赋》引《针灸神书》载:"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均强调足三里治疗腰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前言高血压一症为常见重要疾患,因此卫生部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向来中西医的治疗法多注重内服药。近日更发现此症可用针刺入迎穴治疗甚有佳效。然此穴古来列为禁穴之一,素问气府论云:“足阳明脉气之所发者六十八穴……人迎各一”。张隐菴註:人迎在喉节两旁一寸半,大动脉应手。马元台註:颈大动脉应手,夹喉结两旁一寸半禁针。甲乙经云:“人迎刺深杀人”。盖因此穴下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若手法不当必生危险。为探讨针刺该穴所以能治疗高血压症的机理和预防意外及扩大治疗范围,特将此穴作实际解剖部位和论述其神经生理机转,手法深浅及疾患适应等,以供临床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应激性溃疡大鼠为模型,以电针足阳明经“四白”、“梁门”、“足三里”为实验组,并设电针足少阳经“阳白”、“日月”、“阳陵泉”为对照组,观察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形态学的改变情况,从而探讨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和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性,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胃黏膜损伤疾患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荥穴。《子午流注说难》载:“然谷乃肾所溜之荥穴,阴荥为火穴,坎中有一阳无根之少火能生气,其穴亦名龙渊,潜龙在渊之义也,男女精溢,不孕者皆取之,此火能然于深谷之中,不受水克,故名然谷。”《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云:“然骨者……,通于心脾,有龙临深渊之性。”《针灸穴名解》指出:“谷而得然者,犹龙雷之火出于渊也。养生家谓水中有真火,今学者谓地心有真热。观本穴所治,凡肾火衰微所生种种弱症,刺此穴俾以发动内热也。”关于此穴定位,古代医籍有不同的记载。《灵枢·本输》谓:“然骨之下者也”;《针灸甲乙经》载:“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千金要方》载:“在内踝前直下一寸”;《循经考穴编》载:“去照海一寸,赤白肉际,与外侧京骨相对”;《针灸集成》载:“在公孙后一寸”。目前国家标准定位是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临床应用时可在足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前下缘凹陷处,公孙后1寸处取本穴。临床操作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选取针剌、剌络、火针、艾灸、穴位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根据足少阴肾经的循行特点以及“荥主身热”的理论,然谷穴能够通络止痛、滋阴降火、温补肾阳,对男女生殖泌尿系统、肾与膀胱、心肺、咽喉、足跟等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