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汇总分析2004~2005年青海省麻疹实验室的监测数据. 方法 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 结果 发病年龄主要在0~15岁;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牧区;2004年无明显季节高峰,2005年3~6月为发病高峰.14起暴发中,有12起经实验室确诊为麻疹暴发,1起为风疹暴发,1起未确诊.有详细记录的324例标本检测结果表明,出疹后8~14d采集的标本,阳性检出率高;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我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属于H1a基因亚型.结论 应加强农牧地区0~15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青海麻疹高发季节滞后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加速控制麻疹,成立了专门的麻疹实验室,为评价实验室在麻疹控制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今后麻疹实验室的监测工作。方法对2001年以来送检的疑似麻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结果4年间,潍坊市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94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6.60%。其发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以散发为主,小年龄组(<4岁)和青年组(15岁以上)发病构成高,其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均在50%以上,提示我市当前控制麻疹的策略应在提高儿童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的同时,也要关注成人的麻疹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区麻疹的流行特点和疫情动态,为防治麻疹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1993年-2002年麻疹疫情资料。结果 1993年-2002年龙岗区麻疹年发病率波动于1.47/10万-33.77/10万之间,病例主要集中在3-6月份,男女之比为1:0.70,发病以7岁以下儿童及大于15岁的流动人口为主。结论 麻疹的高发与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有关。龙岗区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着重提高流动人口的麻苗接种率及初免及时率,同时要保证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栖霞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订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4-2010年栖霞区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我区麻疹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城郊结合部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占60.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34.0%)和20~40岁组(占32.9%),职业以散居儿童为最高(占46.6%)。结论外来流动人口增加易出现免疫空白,未达麻疹疫苗免疫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应种未种以及免疫失败的人群均为麻疹易感人群。建议采取措施提高麻疹免疫的接种率和及时率,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加强疫情监测和规范处置,加强疫苗和冷链运转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海南省麻疹监测结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统一的麻疹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Epiinfo软件分析监测结果。结果海南省21302~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550例,确诊麻疹病例2130例,确诊率为83.5%,年均发病率为5.3/10万,病死率为0.05%。监测系统报告病例数均大于大疫情报告数,采集疑似病例血标本1121例,采集率为44.0%,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1.1%,风疹IgM阳性率15.6%。发病以散发为主,局部暴发点同时存在。3~7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以15岁以下少年儿童为主,占85.3%,其中8月龄~6岁占48.0%,7~15岁占37.3%;无麻疹疫苗(简称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儿童占83.3%。结论海南省2002~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保持较高敏感性,21302~2006年海南省麻疹发病处于低流行水平,无MV免疫史的少年儿童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陈海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80-1081
目的了解龙岗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方法对1999年以来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区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1999~2004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5%,1999~2004年卡介苗等5种疫苗估算接种率为66.43%~93.21%,与报告接种率有一定的差距。D值显示龙岗区的资料为不可信。结论应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铁路地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的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来共报告麻疹病例4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06/10万,以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36.44/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共发生病例30例,占总病例的71.43%,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学生发病率最高,占总病例的52.38%。结论在确保麻疹高水平基础免疫的同时,做好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工作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洛阳市2000~2005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麻疹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分析其监测结果.方法 对洛阳市各县区2000~2005年收集到的1 387例疑似麻疹血清标本检测IgM抗体.结果 2000~2005年洛阳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 633例,采集血清标本1 387例,标本采集率52.86%(包括监测麻疹爆发27起,涉及478例疑似麻疹病例).爆发病例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3~6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 1 387例标本监测结果表明,麻疹IgM抗体检出率与病例出疹后采血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珠海市斗门区2005年~2009年麻疹监测工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兆伦  赵泳瑜 《吉林医学》2010,31(21):3501-3502
目的:分析珠海市斗门区麻疹疫情动态和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加强麻疹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斗门区2005年~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麻疹疫情年报表、查漏补种报告和免疫接种报告。结果:珠海市斗门区2005年~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灵敏,麻疹发病以婴幼儿和青壮年为主,流动人口发病率较高。结论:由于漏种、免疫失败等原因,麻疹发病率逐年上升,应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规范化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2004年麻疹监测情况分析。为加强麻疹监测的敏感性。提高监测质量,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各市县麻疹监测报告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地区分布在银川市、吴忠市、固原市的麻诊发病率均达20/10万以上;季节高峰在3—7月份。病例数占70.99%;发病年龄主要是5—9岁,占36.64%。其次1—4岁。占26.90%。结论无免疫史者发病占28.61%,说明本区仍存在着薄弱地区,加强薄弱地区常规免疫接种是控制本区麻疹发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菏泽市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0年麻疹监测与控制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0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85例.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d内报告率为73.81%,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64.33%,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8.14%.麻疹确诊病例412例.麻疹发病呈散发,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麻疹确诊病例中,4~8月份发病的占约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7.86%;≤3岁共300例,占72.82%,无免疫史者占25.00%.结论 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霍乱疫情与外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龙岗区1994~2008年的霍乱监测和疫情处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994~2008年,全区共采集标本39004份,检出阳性标本69份,阳性检出率为0.18%。2000年前以小川型霍乱流行为主,2001年后转变为以稻叶型为优势菌型。外环境标本中霍乱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腹泻病例及食品标本,霍乱疫情发生与周边环境(包括外环境和食品:r=0.745,P〈0.01;),特别是水源、媒介等外环境(r=0.750,P〈0.01)中霍乱孤菌的检出呈显薯性正相关。结论霍乱疫情的发生与外环境监测结果的高度相关性,应加大外环境特别是水源的霍乱监测力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监测全区麻疹疫苗在各级使用情况,以达到控制麻疹的目的。方法:按照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1998年版)中微量Vero细胞培养病变法进行检测。结果:从1998~2002年共监测麻疹疫苗78份,效价范围在2.4~4.5LogTCID^50/ml之间,平均效价2.99LogTCID^50/ml,合格麻疹疫苗67份,合格率为85.9%。结论:冷链设备是保证麻疹疫苗免疫效果,预防和控制麻疹爆发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温州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患病情况,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温州市2007—2009年麻疹网络实验室检测的血清学标本结果进行分析,从病例发生的人群、时间、地域和性别等方面全面分析温州地区麻疹的病例情况。结果实验室共接收标本l883例。麻疹IgM抗体阳性为1052例,阳性率为55.9%,疑似病例44例。男女发病的阳性率没有差别,但是发病人数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从地区分布来看,麻疹主要分布鹿城、龙湾和瓯海等人群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地区,1~7岁组及≥15岁占总病例数71.90%。结论温州市麻疹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人口流动和免疫空白人群的积累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其次院内感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应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加强宣传和提高人群的免疫接种率等方法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15.
胡建国  李十月  陈建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48-549,554
目的:了解麻疹疫苗在湖北黄石市应用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黄石市1998-2004年麻疹国家法定疫情统计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998—200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41例,发病率为0.80/10万-10.7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4.23/10万,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发病者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23:1。发病年龄以4-7岁为高发年龄组,累积发病244例,占发病总数的32.93%。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为主,共343例,占发病总数的46.29%。每年发病高峰集中分布在4—7月,冬季发病人数较少。全市三个地区都有病例报告,以C区发病率最高,为5.40/10万,其发病人数占总数的49.52%。结论:黄石市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亦有成人病例;麻疹发病季节性高峰向春夏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麻疹疫苗在湖北黄石市应用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黄石市1998~2004年麻疹国家法定疫情统计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998~2004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41例,发病率为0.80/10万~10.7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4.23/10万,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发病者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231.发病年龄以4~7岁为高发年龄组,累积发病244例,占发病总数的32.93%.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为主,共343例,占发病总数的46.29%.每年发病高峰集中分布在4~7月,冬季发病人数较少.全市三个地区都有病例报告,以C区发病率最高,为5.40/10万,其发病人数占总数的49.52%.结论黄石市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亦有成人病例;麻疹发病季节性高峰向春夏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全市麻疹发病动态,对当前麻疹监测系统及防洛睛况进行评价。方法对全市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共报告确诊病例407例,报告发病率为18.19/10万;病例分布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18.18%;全年以5月和12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09%;流动人口165例,占40.54%;73.22%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麻疹发病主要与常规免疫接种不够及时及接种质量不高有关。应对全市0~7岁组儿童开展一定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五华县2009~ 2012年发热出疹病例实验室监测结果,了解五华县麻疹和风疹发病情况.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捕获法(ELISA)检测发热出疹病例的血清标本中麻疹、风疹IgM抗体,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检测发热出疹病例血清标本27例,麻疹IgM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3.70%o,风疹IgM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37.04%,发热出疹病例发病高峰在每年3~6月份,仅2011年有1例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发病率为0~0.08/10万.结论 五华县2009~2012年发热出疹病例以风疹为主,麻疹发病率达到1/100万以下的消除麻疹目标,但仍需加强对发热出疹病例进行监测,为消除麻疹、预防控制风疹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某市2004年~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晋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晋城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报告麻疹病例542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8.3×10-5,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7;月~5月份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71.03%;发病年龄呈单峰性,2岁~10岁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3.4%.结论:2岁~10岁儿童缺乏加强免疫和免疫失败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控制麻疹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风疹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水平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今后该市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