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剂量心律平、胺碘酮、安搏律定三药合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舌下iv乌头碱(Ac)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平(Pro)、胺碘酮(Ami)、安搏律定(Apr)单用及合用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每日单独使用Pro120mg·kg-1、Ami40mg·kg-1、Apr20mg·kg-1可推迟Ac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及缩短其持续时间;而Pro40mg·kg-1、Ami20mg·kg-1、Apr4mg·kg-1无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联合应用Pro260mg·kg-1、Ami130mg·kg-1及Apr26mg·kg-1则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三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保持一定疗效,也可大大减少各药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小剂量心律平,胺碘酮,安搏律定三药合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舌下iv乌头碱(Ac)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平(Pro)胺碘酮(Ami)安搏律定(Apr)单用及合用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每日单独使用Pro120mg·kg^-1,Ami40mg·kg^-1,Apr20mg·kg^-1可推迟Ac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时间及缩短其持椟续时间,而Prp40mg·kg^-1,Ami20mg·kg^-  相似文献   

3.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合用利多卡因治疗重度左心衰并恶性室心律失常的疗效,胺碘酮70-150mg稀释后静注,同时静滴利多卡因1-2mg/分,如无效可重复使用胺碘酮1-2次,结果治疗后0.5-1小时内显效21例,有效5例,重复静注胺碘酮70mg2次后,另4例也有效,总有效率100%,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病情稳定后口服胺碘酮维持无复发。提示小剂量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合用治疗重度心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患者单剂口服胺碘酮药动力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例心律失常患者每公斤体重15mg的负荷量单次服用胺碘酮后72h血清药物浓度的测定,研究了胺碘酮的药动学。观察到给药后4.7h83%的患者心律失常得到50%的抑制。其疗效与血清药物浓度有很好相关性。相关系数为γ=0.74,P<0.01。  相似文献   

5.
乙胺碘呋酮(简称胺碘酮)曾被认为是一种作用安全、可靠性大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1],临床应用较广,但其潜在的毒副作用,主要是导致心律失常并不多见,现将笔者所遇1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80岁。1978年6月因高血压病、冠心病首次来院疗养。主观感觉良好,无异常不适。血压29.3/14.7kPa,心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68次/min,有房性早搏(下称房早)0~5次/min。心电图示房早,ST-T呈缺血型改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按照病因予以降压、扩冠治疗,并用胺碘酮200mg,3次/d,6d后房早消失。出院后继续服维持量,100mg/d。由于劳累、活动后容易诱发房早,故胺碘酮始终未能停服。1996年12月因房性早搏(0~10次/min)频繁发作再次来院疗养。仍用胺碘酮200mg/d,每周服5d;此时心率较慢,维持在50~55次/min,经治半年,房早未消。1997年5月曾经多次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并晕厥1次,第3次来院疗养,心电图记录心率最慢达38次/min,偶有窦性静止,房早5~13次/min。停用胺碘酮,改用心律平、硫酸镁、氯化钾、皮质激素及护心肌、扩冠脉治疗,病情控制,房早消失,痊愈出院。2 讨...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患者单剂口服胺碘酮药动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例心律失常患者按每公斤体重15mg的负荷量单次服用胺碘酮后72h血清药物浓度的测定,研究了胺碘酮的药动学。观察到给药后4.7h83%的患者心律失常得到50%的抑制。其疗效与血清药物浓度有很好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74,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人甲状腺激素及糖、脂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8例需长期服用胺碘酮(平均剂量0.18±0.03g/d)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rT3、TSH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服胺碘酮1年后,T4、rT3、TSH分别增加17.1%(P<0.05)、40.3%(P<0.01)和15.6(P>0.05),而T3减少28.2%(P<0.05),除rT3外,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无一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症状。血糖、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总胆固醇增加9.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人是安全的,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糖、脂质的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7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口服心律平450 ̄600mg/日11.4个月,发现其有效率80.5%,用药前、后心电图对照,P-R、QRS延长(P>0.05),J-Tc及PDE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无显著变化,提示心功能有减退的老年人长期口服心律平疗效较好,未见心功能明显减退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应重视其延长P-R,QRS作用,掌握适应征,密切观察,避免负作用,并以小剂量多次给药为宜。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及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单用倍他乐克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比单用倍他乐克能更好防治室性心律失常,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倍他乐克。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镁盐对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对31例血清镁≤19mg·L-1、室性早搏>10次·h-1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硫酸镁(0.2mEq·k·g-1)静脉滴注,比较滴注前后血清镁浓度变化与6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的室性早搏频率变化的关系。结果血清镁浓度与室性早搏频率呈负相关(r=-0.82,P<0.001)。镁浓度增加≥7mg·L-1者,室性早搏频率下降309±241次·h-1,增加≤6mg·L-1者,室性早搏频率是多变的;滴注前平均室性早搏频率为405±366次·h-1,滴注后为214±165次·h-1(P<0.001)。其中滴注前室性早搏频率<250次·h-1(偶发室早)的患者,滴注后室性早搏频率无明显改变(分别为126±45次·h-1及120±113次·h-1,P>0.05)。结论静脉滴注硫酸镁对于心力衰竭伴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跟血清镁浓度快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不仅具有协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可减少胺碘酮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奎尼丁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临床特点及对心肌复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胺碘酮与17例奎尼丁治疗房颤的转复率。短期防止复发的维持率及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观察其对QT间期,QT离散度的影响,并与阵发性房颤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奎尼丁组药物复律与胺碘酮组无差异,短期(10d)防止复发率相近,但奎尼丁组2例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胺碘酮无1例发生;阵发性房颤组与健康组QT间期和Q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80例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组(88例)给予胺碘酮,联合用药组(92例)给予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随访资料,评价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治疗前,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在频发室性早搏、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功能恶化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李暾  陈苹  徐伟  李阳  李琼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621-622,62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2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0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袁放  吴天凤  俞蔚  俞晓映  金行一 《浙江医学》2010,32(6):854-855,F0003
目的 结合尿碘水平探讨胺碘酮片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胺碘酮片治疗组和普罗帕酮片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测定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含量;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B超检查甲状腺形态及测定射血分数、尿碘含量.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尿碘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且较之对照组治疗后亦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对照组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状腺B超检查异常2例,均为甲状腺小结节;对照组未发现甲状腺B超检查异常者.结论 胺碘酮片使用者体内碘含量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片使用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也有所增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也可能与本研究时间较短、样本量不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老年房颤的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房颤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氯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房颤复发率、左心房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房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LAD、LAEDV、LAES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A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能显著减少老年房颤复发,改善心房重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舒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CAD)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7例采用自拟舒心汤合并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舒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其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优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心脏性猝死(SCD)急救中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对降低病死率,减少除颤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原则,将心脏性猝死患者30例,分为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实施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实施组15例,对照组15例.统计除颤次数,死亡、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实施组和对照组除颤次数分别为(1.3±0.1)次和(4.86±0.5)次(P〈0.01);病死率分别为40.0%和80.0%(P〈0.05);实施组不良反应2例.结论 心脏性猝死急救中,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可显著降低除颤器的使用率,增加抢救成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单纯口服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和胺碘酮加缬沙坦组(治疗组,34例),疗效观察12个月。结果共66例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治疗1、3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6、12个月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维持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AFL)或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7例AFL或AF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4例,给予伊布利特注射液1 mg于10 min内静脉注射(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静注。胺碘酮组13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于15 min内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75 mg静注。观察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例数及时间。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短于胺碘酮组(P0.05);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11例与6例在给药后0~3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分别有3例与2例在给药后30~9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总转复率分别为100.0%和61.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为AFL或AF转复为窦性心律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