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后期进行产褥期妇女保健和育儿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5家医院419例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组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存在差异(F=4.703,P=0.003),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知识得分较低;文化程度对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也有影响(F=25.664,P=0.000),文化程度较低的初产妇知识得分较低;而其配偶的文化程度也影响着初产妇的产后保健知识(F=24.445,P=0.000),配偶文化程度较低的初产妇对家庭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低;不同职业的初产妇产后保健知识掌握也不同,其中医务人员和教师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不同户口所在地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也有所不同,其中城市高于乡镇和农村(P<0.05);不同经济状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差异(F=5.111,P=0.000),其中经济收入最低组知识掌握情况最差,收入在5 0008 000元/月组知识得分最高(P<0.05);不同信息来源对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掌握程度也有影响,初产妇信息来源倾向于网络、电视及报刊杂志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根据初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情况及户口所在地和其配偶的文化程度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初产妇对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教育,以促进产妇和婴幼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11月龙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初产妇,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镇痛效果的因素影响。结果产妇所持态度与镇痛效果有关(P<0.05)。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均与镇痛效果无关(P>0.05)。结论初产妇对无痛分娩所持态度对镇痛效果有一定影响。提高初产妇对无痛分娩的认知程度,正确认识无痛分娩的利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利于推广无痛分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初产妇乙肝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315名初产妇进行有关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的相关资料。结果调查初产妇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24.2±6.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共202人,占64.1%(202/315),HBs Ag携带者占10.2%(32/315);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4.0%(170/315),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为44.8%(141/315),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职业、配偶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初产妇对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68、8.272、14.146、10.520、8.253,P 0.05);多因素结果得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产妇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是高中及以下水平的3.785倍(OR=3.785,95%CI=1.112~12.865),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的知晓率是工人、农民、个体户、服务员等的6.472倍(OR=6.472,95%CI=1.425~29.360),自身为HBs Ag携带者的知晓率是未携带者的8.412倍(OR=8.412,95%CI=1.508~40.123)。结论文化程度、职业、是否HBs Ag携带者是初产妇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曾梦鸽 《当代医学》2014,(35):160-161
目的了解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农村妇女产后家庭保健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分娩农村产妇298例,均为初产妇,采用妇女家庭保健知识掌握状况问卷对产后42 d到医院进行产后检查的298例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女年龄越小、职业为体力劳动、文化程度越低、丈夫的文化程度越低,对掌握产后保健知识的程度也越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妇女的产后保健知识掌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宣传教育,更好地指导妇女度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分娩6417例,其中羊水过少208例,发生率为3.24%,经产妇21例,初产妇187例,年龄22~37岁,平均27.1岁;孕周:〈37周2例,37~39^16周78例,40~41^16周126例,≥42周2例。随机抽取同期羊水量正常产妇20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产次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PIH)的相关问题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资料,并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年龄大、冬季、体重指数(BMI)高、初产妇、文化程度低以及家族史等是引发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主要问题(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受到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应从选择最佳年龄期间孕育胎儿、合理控制BMI等方面积极做好预防对策。另外,还应提高低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群体的保健意识,并对初产妇实施悉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定期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2例初产妇,分为试验组(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分布均衡,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后初产妇剖宫产率低于未经教育者。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使初产妇能正确地对待分娩,并增强初产妇对分娩的信心,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知识的知晓情况和EV 71疫苗接种意愿,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00名住院初产妇开展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疫苗的接种意愿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为49. 5%,处于较低水平;住院初产妇为子女接种EV 71疫苗的意愿为74. 5%,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的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 172、13. 140、32. 575,P <0. 05),年龄(OR=0. 491)、居住地(OR=2. 013)、文化程度(OR=0. 495)是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 <0. 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手足口病知识知晓情况的住院初产妇EV 71疫苗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026、61. 311、58. 606、49. 832,P <0. 05),年龄(OR=0. 782)、家庭月收入(OR=0. 623)、文化程度(OR=0. 581)、手足口病知识知晓情况(OR=1. 615)是住院初产妇EV 71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住院初产妇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但EV 71疫苗接种意愿较高。今后需对住院初产妇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和EV 71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6月至12月在我院产科病房对129例产妇进行产后早期形体训练,结果报道如下:对象:选择在本院生产的健康产妇129例,年龄20~38岁,平均24.5岁。将产妇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74例,年龄24.3±3.19岁。初产妇59例,经产妇15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5例,剖宫产19例。职业:农民21例,工人44例,公务员9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6例,高中37例,大专及以上11例。产后体重指数(BMI)62.4±5.5kg/m2。对照组55例,年龄24.9±2.99岁,其中初产妇43例,经产妇12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0例,剖宫产15例。职业:农民16例,工人33例,公务员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一些特点。方法 对3964例临床法医案件资料按致伤原因、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比例、伤情程度、损伤部位及致伤物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被鉴定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2973例,占75%,女991例,占25%,青壮年多于老年和少年,18~60岁,3568例,占90%。文化程度低的多于文化程度高的,无业人员多于在职人员,农村多于城镇。结论 被鉴定人的心里素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法医学鉴定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初产妇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情况,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0例初产妇配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产妇配偶的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产妇SCL总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产妇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应重视并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改善初产妇配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25例初产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产妇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因子分和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初产妇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产妇SCL-90总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且两者密切相关,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特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使其在最佳的状态下分娩。方法观察平.煤集团总医院产科收治的58例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情况,给予护理干预,并对58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高龄初产妇均治愈出院,母子健康。其中顺产11例,剖宫产47例(子痫前期12例,子宫肌瘤10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6例,臀住7例,巨大胎儿10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掌握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消除高龄初产妇的负面情绪和降低围生期高龄初产妇的并发症以及产后的抑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母婴分离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住院期间母婴分离的初产妇120例为调查对象,另选择健康体检妇女100例为对照组,调查母婴分离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孕周、神经质因子、消极应对、分离原因和掩饰性因子是影响母婴分离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结论孕周、神经质因子、消极应对、分离原因和掩饰性因子是影响母婴分离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是否可减轻产妇分娩痛苦、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住院的32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161例。两组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对足月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分娩痛、缩短分娩时间、提高顺产和母乳喂养率。结论足月初产妇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帮助产妇更快恢复健康,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护理干预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门诊及产检高龄初产妇100例,对其治疗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孕妇的医学知识掌握度和心理状态调整良好度。结论:对高龄初产妇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围生期孕妇和婴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孕妇顺利分娩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试析心理护理结合舒适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12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开展心理护理结合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 HAMA 评分下降程度、自然分娩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舒适护理能够缓解高龄初产妇焦虑情绪,提升自然分娩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解俊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262-1262,1264
目的探讨社区产后访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产后访视的62名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访视加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访视,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变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显著改善,对照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改善不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产后访视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为产妇提供了连续性的健康服务,而产后抑郁症是孕产妇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因此社区护士在提供产后常规访视同时加心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社会效益,强化了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娩相关因素与产后盆底肌肉强度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1024例初产妇的盆底肌收缩力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剖宫产对耻骨尾骨肌(PC肌)强度影响要小于顺产;分娩时间越短,会阴侧切伤口长度越小,对PC肌强度影响影响越小。结论产后盆底肌肉强度与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产妇应该加强盆底肌肉训练,并积极接受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产前情绪障碍发生情况及可能影响的因素,并分析其与自然分娩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健康产妇590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和SDS抑郁量表对产妇心理评估。结果选取569例问卷调查结果,根据焦虑、抑郁的评分结果分别将其分为焦虑组114例、抑郁组159例。产前焦虑与以下因素有关:害怕分娩、担心孩子、了解分娩知识、产妇年龄及自身经济状况。结论初产妇年龄偏大、经济状况差、家庭支持不足、担心自身与孩子安全及对疼痛的恐惧等因素与产前情绪障碍有关,而产前情绪障碍会影响分娩质量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提高自然分娩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