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20例次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Ⅰ组)和15例COPD急性期患者(Ⅱ组)的口腔闭合压(P0.1)、最大口腔吸气压(PImax)、跨膈压(pdi)和最大跨膈压(Pdimax)。P0.1、PImax、P0.1/PImax分别与Pdi、Pdimax、Pdi/Pdimax呈显著正相关。将P0.1/PImax和吸气时间与呼吸周期之比(Ti/Ttot)的乘积作为驱动时间常数(DTC),与张力时间常数(TTdi)进行相关分析,Ⅰ组和Ⅱ组DTC均与TTdi明显相关。Ⅰ组和Ⅱ组TTdi分别为0.12±0.03和0.17±0.06(P<0.05),DTC分别为0.03±0.01和0.04±0.01(P<0.05),而两组间P0.1、PImax、Pdimax均无明显差别。提示DTC如同TTdi可反映呼吸肌耐力变化,且具有测定简便、无创伤性等特点,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驱动时间常数作为呼吸肌耐力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4.
口腔闭合压用于脱离呼吸机的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系呼吸驱动反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其子女的呼吸驱动反应性的变化,并对其遗传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测定6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其21名子女的口腔阻断压(P  相似文献   

6.
7.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呼吸肌疲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于1990年12月至1993年5月期间用舌下含心痛定,静滴茶氨硷及体外膈肌起搏器等方法对膈肌的运动幅度做了一些观察,结论是:(1)心痛定对膈肌抑制作用。(2)氨茶硷对膈肌运动有增强作用。(#)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膈肌运动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荣林  蔡映云 《上海医学》1994,17(9):531-532,535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状况对呼吸肌力量的影响浙江省温岭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荣林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病学教研室蔡映云,金美林上海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陈文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比标准体重降低10%以上者约占40%[1]...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措施 ,疗效可靠 ,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并易产生并发症 ,故临床上只用于危重患者。对于呼吸衰竭初始发作的患者 ,宜使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治疗。我院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8月对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行NIPPV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 4 2例 ,分为两组 :NIPPV组2 0例 ,其中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6 5~75岁 ,平均 70岁。非NIPPV组 2 2例 ,其中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70~ 85岁 ,平…  相似文献   

10.
杨勋  赵苏  陈贝贝 《医学综述》2014,(13):2495-2496
目的研究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分辨CT(HRCT)不同表型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RCT检查结果分为支气管壁增厚组、肺气肿组、混合型组,在给予呼吸肌功能训练后检测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结果支气管壁增厚组和肺气肿组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末呼气容积、一秒率、气流阻塞程度、改良呼吸困难指数评分、6 min步行距离、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都明显高于混合型组(P<0.05);支气管壁增厚组和肺气肿组的步行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混合型组(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对气管壁增厚型和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更为积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皮肌炎(DM)患者(DM-ILD)发生呼吸衰竭(RF)的相关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DM-ILD患者以是否发生RF分为RF组(40例)和非RF组(8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等临床特点,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M-ILD患者发生RF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RF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DM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9.5(42.3~58.6)岁,其在半年、1年及2年病程内发生RF的百分比分别为67.5%、85.0%、95.0%。单因素分析发现,更晚的发病年龄、临床无肌病皮肌炎 (CADM)、纵隔气肿、更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更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抗Jo-1抗体阴性,胸部高分辨CT中的磨玻璃影与RF的发生有关(POR=1.791,P=0.025)、 AST更高 (OR=1.937,P=0.048)、 CADM (OR=3.881,P=0.007) 及磨玻璃影 (OR=4.187,P=0.014) 是DM-ILD患者发生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F常发生在DM发病后的2年内。发病年龄较晚、AST增高、存在磨玻璃影或被诊断为CADM的患者发生RF的风险更大。抗Jo-1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RF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重症呼吸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琳  蔡挺  叶振悦  赵伟和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4):216-217,226
目的 评价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 1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作为序贯治疗组 ,以SIMV +PSV +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 ,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 ,拔除气管插管 ,改为经面罩BIPAP无创通气 ,渐至脱机。另选病情相同的 2 1例为对照组 ,行常规有创通气 ,最后以PSV方式至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 :以前插管例数 ,呼吸频率 ,血压 ,心率 ,有创通气时间 ,VAP发生例数 ,总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 ,监护时间 ,撤机成功例数 ,院内死亡例数 ,住院费用。 结果 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是 7.4 9± 0 .2 7d和 16 .4 1± 0 .5 3d(P <0 .0 0 1) ,VAP发生例数分别为 0和 16 (χ2 =2 2 .72 ,P <0 .0 0 5 ) ;住院时间分别为 16 .83± 1.88d和 2 6 .4 3± 1.94d(P <0 .0 0 1) ;治疗费用分别为 1.0 1± 0 .2万元 ,1.82± 0 .5万元 (P <0 .0 0 1)。 结论 对COPD严重呼吸衰竭病例 ,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 ,立即改为BIPAP面罩通气 ,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陈琳 ,女 ,1968年 7月出生 ,大学本科 ,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发表论文 4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呼吸训练,1次/d,每周5次,30min/次,持续6周;试验组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1次/d,每周5次,10min/...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我们对 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例 1,男性 ,64岁。咳嗽、咳痰、气喘反复 2 0a ,加重 5d ,在诊所治疗无好转。入院当天 ,嗜睡转昏迷 ,血压下降 ,颈静脉怒张 ,双下肢水肿 ,昏迷后动脉血气分析 (丹麦ABL330 ) :pH :7.2 3,PaCO2 :9.33kPa ,PaO2 :6.665kPa ,HCO3 :2 9mmol/L ,ABE :- 3.6mmol/L。经鼻气管插管 ,吸出大量脓痰 ;(美国纽邦牌E— 15 0型呼吸机 )容量控制 (下同 ) ,呼吸机模式 :A/C(辅助 /控制 ) ,参数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对其发绀情况、生理体征和肺功能指标等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观察患者锻炼前后的发绀情况、生理体征(包括膈肌活动、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和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肺活量(VCmax)、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 M EF)、1秒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等数据.结果 患者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后的发绀率小于锻炼前(65% vs.92%,P<0.01),膈肌活动度明显增强[(32.18 ± 6.51)mm vs.(50.59 ± 9.22)mm, P<0.05],呼吸和心跳频率则显著降低(P<0.05),锻炼后肺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肌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BIPAP无创通气对COPD伴重度CO2潴留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IPAP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COPDⅡ型呼吸衰竭并重度CO2潴留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均为PaCO2〉100mmHg。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NIPPV治疗前与治疗后2、8h,1、2、3、5d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NIPPV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CO2潴留改善明显(P〈0.01),治疗后2hPaC02即明显下降(P〈0.01),PaO2逐渐上升,第3d达高峰;pH升高与PaCO2下降同步。结论NIPPV能明显降低COPDII型呼吸衰竭患者PaCO2,改善低氧血症及极重度高碳酸血症,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常见的老年性肺疾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对COPD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COPD的综合治疗中,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OPD的营养支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营养支持对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作用1.COPD  相似文献   

19.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COPD并发轻至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及12例COPD并发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通过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通气时间15.6d,脱机成功率为78.4%,病死率为13.5%。结论:合理实行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恰当地应用机械通气策略,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对59例慢阻肺、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血清T3、T4、TSH浓度,发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PaO2≤8.00kPa和/或PaCO2≥66.7kPa)、低钠血症、高尿素氮血症者,T3明显降低;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症PaCO2≤6.00kPa和/或PaCO2≥8.67kPa)者,T4明显降低;T3,T4同时下降者提示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