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对50例在我院长期住院治疗的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是存在思维迟钝、难以沟通、语言匮乏、行为怪异、情感淡漠、缺乏兴趣爱好、不愿意进行社交活动、与人交流存在障碍、生活懒散、意志力差等症状。此外,由于缺少社会及家人的关爱,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对其适应社会的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结论:只有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加以关爱,加强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组织管理护理和生活技能训练,才能减轻其临床症状、促进其适应社会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及护理问题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符合CCMC—2—R诊断标准的4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以行为障碍、情感障碍为突出,思维障碍主要以妄想为主,感知障碍以幻听为主。主要护理问题有12个。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以行为障碍、情感障碍、妄想、幻听为主,存在的12个护理问题与患儿年龄、性格及症状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87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的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多以慢性起病,性格内向,疾病早期非特征性症状以学习成绩下降,失眠、头疼,精力、注意力下降较为明显;临床症状以情感障碍、感知障碍、行为障碍较突出,思维障碍以思维松散、被害妄想、关系妄想为主。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发病例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疾病早期均存有非特征性症状,针对其临床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建民 《大家健康》2013,(13):96-9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观察总结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运用恰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治愈和好转。结论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在情感、意识、认识和行为等多方面存在障碍,导致了精神、思想和行为等方面与社会的不协调。精神分裂症周期长,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本人,还给周围的人造成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激励性护理干预对衰退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双盲对照,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激励性护理干预,在实验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激励性护理干预实施3个月后,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较实施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激励性护理干预可延缓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衰退,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林咏梅 《吉林医学》2010,(34):6387-6388
通过对我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女性患者的词查显示,处于分裂症衰退期的女性患者为数较多,而且,这些患者既是护理工作的难点,又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为了让这些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人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几点主要护理措施,以便对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多数患者经系统的治疗,预后较为乐观,但少数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  相似文献   

7.
述情障碍又称“情感难言症”或“情感表达不能”。有关文献报道,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述情障碍,这类患者的述情障碍影响其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为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对住院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分析6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6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精神运动性发作23例,发作性情感障碍14例,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发作11例,癫痫人格改变9例,智力障碍及智呆3例。结论:全面掌握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于做好患者的生理、心理和安全管理有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并发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4例发生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糖尿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并发糖尿病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程、精神药物使用时间上有极显著差异(t=2.04~3.02,P(0.01)、糖尿病药物的选择上有显著差异(x2=5.43,P(0.05)。在性别、文化、家族史、糖尿病症状、血糖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并发患糖尿病的患者各有其临床特点,但并发糖尿病的几率大致相等,诊断糖尿病时的血糖水平一致,情感障碍患者并发糖尿病时降糖药物的选择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60例衰退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行为训练6个月,并用SANS量表和NOSIE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训练结束后,患者的SANS量表和NOSIE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行为训练前,(P〈0.05或〈0.01)。结论:行为训练能改善衰退期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不良行为,提高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精神科临床中,精神分裂症伴衰退期患者,整天缄默少语,被动接触,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表达自己的诉求。护理人员通过对1例此类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精神症状护理、安排合理娱乐活动,逐步提高了自理能力,改善其社会功能,也对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推广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性别、临床特点,近期疗效。方法:对96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起病多见于10-16岁,男性高于女性,有感知觉障碍,行为及情感方面异常,近期疗效满意。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理解症临床特点。疗效有别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奖励性护理措施对住院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实施奖励性护理措施(实验组),另40例病人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护士用精神分裂症衰退期观察量表(NOSDS)作为评定工具。结果奖励性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病人在社会性退缩、生活自理能力、责任心与计划性、工娱治疗、对外界的兴趣与关心方面的得分和总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思维紊乱贫乏得分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奖励性护理措施对延缓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的衰退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上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病因尚未明确的重型精神障碍,多见于青壮年~([1])。临床表现为思维、知觉、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存在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会生活。为探究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对本中心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中心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老龄化,痴呆患者日益增多。老年痴呆患者常出现以情绪变化和情感障碍为主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不但造成患者的痛苦和功能丧失,还可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加重社会和照料者的负担[1]。对我区(痴呆病区)近两年收住的老年痴呆患者进行MMSE量表评估、日常生活护理评定,观察患者的行为和情感障碍程度,对患者的各种情感障碍进行对症护理,现将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脱离现实,并表现思维、情感、行为方面的异常,因而难以适应社会环境。患本病后有不少患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部分患者出现人格缺损或精神衰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迄今未明,加之缺乏客观诊断依据,因此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临床特征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象较为繁杂,本病的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之间的互不协调,基本症状为联想障碍、情感障碍,矛盾状态及内向性。  相似文献   

17.
杨建华  贾永涛  展咏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55-1455,1457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影响,为此类患者的康复探索更多可行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50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研究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全部资料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行为疗法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改善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积极的意义。结论:行为疗法能提高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社会交往技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90例在我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及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结果观察组SGL-90评分明显比对照组病人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不但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认知力,还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库的受试者数据库(2 142例),从中选取符合分析要求的正常对照(n=111例)、精神分裂症(n=82例)和情感障碍(抑郁症和双相障碍)(n=119例)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3组中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以及维度分)的数据,来探讨社会支持情况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并将2个病例组按照发病次数分为不同亚组(发作次数:≤2次vs >2次)进行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维度分的比较。结果 3组之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在正常对照组与精神分裂症组及情感障碍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情感障碍组与精神分裂症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情感障碍患者亚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精神分裂症患者亚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获得和利用社会支持的水平低于正常人,发作次数越多,社会支持越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我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住院的40例60岁以上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精神分裂症3例,老年性妄想4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5例,焦虑症6例,躁狂症5例,情感障碍4例,偏执性精神病2例,应激障碍4例,其他7例。60~70岁13例、70~80岁21例,81岁以上6例。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点突出,年龄越大精神障碍越重,对其加强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