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中药熏洗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肛瘘术后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中药熏洗的治疗组50例,术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于术后第二天便后常规换药前给予中药熏洗。然后常规换药。对照组每天便后常规换药,连用4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方用于肛瘘术后患者的治疗较传统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熏药方治疗糖尿病患者肛肠疾病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肛周疾病患者60例,将60名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熏药治疗组和传统对照组,每组30人,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熏药治疗组予以中药熏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创面恢复情况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熏药治疗组在创面新生肉芽组织速度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熏药方对糖尿病合并肛肠疾病患者进行术后治疗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湿热敷及换药,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坐浴及红油膏换药。对比2组创面愈合时间、每周创面愈合率、肛门疼痛程度及创面渗液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4周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术后3周内的创面渗液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采取中药煎剂阶段用药湿热敷及换药,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渗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高位复杂性肛瘘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组)和观察组(中药熏洗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的疼痛、渗液、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创面疼痛、渗液情况在术后第7天无明显差异性,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创面疼痛、渗液以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在术后第14天均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观察组明显缩短。结论运用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熏洗能有效缓解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渗液等症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在术后创面愈合方面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肛肠术后疼痛缓解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2例肛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予头孢匹胺及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创口常规碘伏换药。两组共治疗3天,评价每日便后疼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疼痛均为中、重度,治疗组从第1天治疗后疼痛就明显减轻(64.52%),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缓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对老年患者肛肠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40例行肛肠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术后进行中药熏洗坐浴,并针刺痔疮穴位,对比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7 d、14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 d、14 d的水肿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渗出物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肛肠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水肿吸收,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陈建科 《河南中医》2014,(11):2225-222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应用于肛肠外科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4.0%,研究组有效率为7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和水肿消退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应用于肛肠外科术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改善肛肠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肛肠术后出现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温水坐浴治疗,中药熏洗坐浴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3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熏洗坐浴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熏洗坐浴组(P0.05)。中药熏洗坐浴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水肿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水肿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中药熏洗坐浴组(P0.05)。中药熏洗坐浴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渗出物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时间均明显短于中药熏洗坐浴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能有效缓解肛肠术后疼痛、水肿等不良反应,与单纯中药熏洗坐浴组及对照组相比,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剂联合光子治疗仪配合有效的整体辨证护理措施对于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方法将30例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1∶1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用痔瘘熏洗剂坐浴,常规换药加用光子治疗仪照射创面;对照组常规温水坐浴换药。2组均给予优质整体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能明显减轻疼痛,减少渗液的生成,创面的愈合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愈合效果也较好。结论痔瘘熏洗剂联合光子治疗仪配合有效的整体辨证优质护理方案对于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照射的效果。方法: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联合微波照射,观察组42例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照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天、14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照射可减轻肛瘘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渗液、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行中药熏洗坐浴的疗效。方法:将24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中药熏洗坐浴,并配合相应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用于肛肠病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洗痔液熏洗配合微波治疗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效果。方法:将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2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高锰酸钾坐浴,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洗痔液熏洗配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肛周水肿、出血、渗液、发热症状,均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采用中药洗痔液熏洗配合微波治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病人实施护理能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亚甲蓝联合中药坐浴熏洗对缓解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68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84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创口换药,并同时给予头孢匹胺、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该治疗外加用复方亚甲蓝联合中药坐浴熏洗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率明显少于对照组(x2=44.21,P0.01),且以轻微疼痛(无疼痛及1度疼痛)为主,占86.9%(73/84)。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x2=12.92,P0.01)。结论:复方亚甲蓝注射和中药坐浴熏洗法联用,可明显缓解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腕踝针对肛肠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在肛肠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药熏洗坐浴联合腕踝针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2 h、24 h以及48 h,对比2组患者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创面渗出物消失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联合腕踝针能明显降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创面恢复时间,对缓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军民  周凤如 《新中医》2019,51(9):136-138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分期熏洗联合马应龙痔疮膏换药对肛周脓肿术后热毒炽盛证的促愈效果。方法:将88例肛周脓肿术后热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给予中药分期熏洗联合马应龙痔疮膏换药治疗。比较2组创面面积、纵径、愈合时间、主要症状(创面肿胀、创面疼痛和创面渗出)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86.36%,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创面面积、纵径均小于对照组(P 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1)。2组创面肿胀、创面疼痛、创面渗出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以上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分期熏洗联合马应龙痔疮膏换药可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中药洗剂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疗效,将12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给予中药煎剂熏洗,用药1周后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用药1周后患者切口疼痛,创缘水肿,渗液等术后症状好转,有效率达95%。结论:中药洗剂具有消炎,止痛,消肿,生肌等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38例行肛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两组共治疗7d,评价便后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从治疗后第1天疼痛就明显减轻(62.12%),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院1个疗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熏洗剂对肛肠病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熏洗剂对肛肠病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820例肛肠病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50例,对照组370例,2组同时在术后第3日熏洗坐浴。治疗组应用中药复方熏洗剂,对照组应用高猛酸钾,每日早晚各1次。结果 中药复方熏洗剂对肛肠病术后伤口渗液、疼痛、水肿、出血及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复方熏洗剂有明显的抗炎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括约肌切开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Ⅱ、Ⅲ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和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肛裂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括约肌切开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瘢痕面积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渗液、水肿、出血及疼痛积分变化情况,并对术后1周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愈合后瘢痕面积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术后24、48、76 h的VAS评分积分、渗液积分、水肿积分、出血积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46/46)明显高于对照组84.78%(39/46),感染率6.52%(3/46)明显低于对照组21.74%(10/46)(P<0.05)。结论:括约肌切开术联合中药熏洗可明显减轻Ⅱ、Ⅲ期肛裂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术后感染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李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81-81
目的:观察我院自拟痔瘘熏洗方在肛肠病术后创面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4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加换药(治疗组)及常规换药(对照组)进行创面愈合的观察。结果:熏洗治疗78例,显效35例,有效40例,总有效率96.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熏洗方在消肿、止痛、止血、减少渗出、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