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下垂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疾病.西医指人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度低张的鱼钩状。中医药在本病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胃下垂是临床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专家介绍,产生胃下垂的原因是因为膈肌和其他悬吊胃有关的韧带力量不足,腹内压下降和腹肌松弛等。本文主要对胃下垂的病理及治疗方式作出研究和分析,旨在同仁间互相学习,为患者找到最好的治疗方式提供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胃下垂是临床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专家介绍,产生胃下垂的原因是因为膈肌和其他悬吊胃有关的韧带力量不足,腹内压下降和腹肌松弛等。本文主要对胃下垂的病理及治疗方式作出研究和分析,旨在同仁间互相学习,为患者找到最好的治疗方式提供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胃下垂中医治疗近况翟秀玲宋鲁成孙兆英(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济南市槐阴区医院250021)关键词胃下垂专针灸穴位贴敷综述胃下垂临床以消化不良症状为主,或有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等“循环无力症”的表现,长久站立和餐后症状加重。本病属中医“胃...  相似文献   

5.
中医一般认为胃下垂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但脏器本身肌张力不足和其有关韧带松弛,则为胃下垂所必有的重要因素。中医称此类为中气下陷或脾气不足所致。现代医学采取对症营养,胃托等方法治疗都未见明显疗效。本文报告以自拟消垂饮为主治疗63例胃下垂有明显疗效,总有效率90.47%。  相似文献   

6.
罗雷 《大家健康》2010,(9):52-52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瘟状。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记载脾胃病症之一者,脾胃虛弱,分别为中气不足、中气下陷两大类症。因虚弱由“不足”至“下陷”是整体性病势程度的差异。而“针刺对胃运动呈现调整作用”,可以提高处于虚陷胃脏之运动功能,增强其紧张力。临症针治时诊其别、究其异,治疗才能收效满意。 现诊胃下垂和低张力胃是体腔脏器松弛低下,以胃运动功能紊乱为主的脾胃虛弱慢性病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胃脘痛是以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一类病症。俗称“胃痛”“胃气痛”。现代医学中的溃疡病、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大致可以按照本病辨证论治原则进行治疗。胃脘痛是临床上极其常见之病,采用中医治疗似较为满意的,绝大部份均能获得好转,同时症状消除较快,某些经西医治疗未效者,改用中药,症情也能得到缓解。本病由于发病因素和病理变化复什多端而临床上辨证施治须抓住主要矛昏。首先要辨寒、热、虚、实、气、血等不同,结合疼痛时间性质与饮食情况。临床一般可概括为“肝郁  相似文献   

9.
小儿湿疹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常表现为明显瘙痒,甚至剧烈瘙痒,搔抓后或接触热水以及过敏物质常会导致皮损加重,严重者甚至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甚至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本病常迁延不愈并且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西医治疗本病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抗组胺药,虽然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停药后易反复并且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具有副作用小,方法多等特点。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胃下垂是指人体在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属西医影像学诊断范畴。目前,西医学对其发病原因尚无一致说法,仅在其发病机制上有些初步的认识,即认为与胃相关韧带的松弛有关。西医治疗也无确实可行的良方,一般多采用加强腹肌锻炼,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其疗效欠佳。以往中医的辨证多落人“中气不足”之俗套,笔者近年来在对该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发现胃下垂的中医辨证分型不是划一的,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将笔者近年来的临床治验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下垂胃下垂是指因胃壁肌肉无力,使全胃部低于正常的解剖位置。本病多见于体型瘦高的人,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多数病人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胃痛(无规律性)、腹胀(进食后更明显,平卧后可减轻)等。病人可伴有全身乏力、心慌、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脾胃不健、中气下陷所致。按摩以健脾和胃、益气举陷为原则。按摩选穴百会、百劳、四神聪、中脘、气海、关元、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按摩方法1.用拇指指端叩击百会、四神聪3~5分钟。2.按揉百劳、中脘、气海、关元、胃俞、脾俞、肾…  相似文献   

12.
胃小弯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 时,称为胃下垂。属中医“胃缓”范畴。多由中气下陷,升 降失常所致。应少食多餐,加强腹肌锻炼等非药物治疗。西 药用加兰他敏、三磷腺苷、谷维素等治疗,但疗效不甚明 显。近年来,中医采用益气温经、助阳除湿等方剂治疗,疗 效尚满意。现就常用中成药治疗胃下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患者比例逐年增加,西医治疗多抑酸护胃、促胃动力,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易反复、价格昂贵。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因具有疗效显著起效机制多重、治疗方法多样、复发率低、副作用小、价格优惠等优势而备受欢迎。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有些腹痛不一定是胃溃疡或胃炎。也可能由胃下垂引起。胃下垂常见于瘦长体型的人,往往同时有体内其它脏器,如肝、肾、脾等的下垂。这种内脏下垂,常见于多次分娩而腹壁肌肉松弛的产妇或削瘦的人。得了这个病,有的可表现为进食后腹部饱胀、嗳气,不能多吃;有的进食后走路腹部有紧迫感,走路较快或劳动时可因腹内韧带和肠系膜受到牵拉而产生腹痛。这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升胃复位汤治疗胃下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升胃复位汤治疗单纯性胃下垂患者80例,随证加减.结果:治愈55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自拟升胃复位汤治疗单纯性胃下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胃脘部疼痛、坠胀、痞满、嗳气为主症。西医只是作一般对症治疗,尚乏特效治疗方法。中医多以补中益气汤治疗。笔者临床体会到,补中益气汤改善临床症状效果较好,对提升胃的位置效果欠佳。笔者自拟升胃复位汤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28-31
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对开放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E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5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空肠营养,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腹内压动态监测。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腹内压变化情况、腹内高压发生情况、血乳酸、内毒素、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7 d和14 d后腹胀、腹泻及胃潴留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发生胃潴留时平均腹内压为(17.42±0.41)mm Hg,同一患者当其腹内压数值大于该数值时出现胃潴留,给予降腹内压处理,腹内压下降小于该数值时鼻饲通畅。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内压、腹内高压发生率、血乳酸、内毒素、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危重症患者治疗后腹内压、腹内高压发生率、血乳酸、内毒素、APACHE-Ⅱ评分、治疗后7 d胃潴留发生率、治疗后14 d腹胀和胃潴留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内压监测能够反映患者胃肠道功能,并可作为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的相关指标。同时,腹内压监测对提高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胃在X线下,其小弯弧线低于髂棘连线以下者即为胃下垂。本病为一种慢性虚弱性疾患,目前尚无较好的疗法。笔者近年来临床运用断续电针治疗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健脾汤治疗胃下垂56例鲍黎明(望江县中医头针医院246202)关键词胃下垂,健脾汤,健脾和胃胃下垂是以胃的位置下降,张力减低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笔者从1990年以来,用健脾汤治疗本病5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5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  相似文献   

20.
胃下垂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病。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自1972年以来,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胃下垂多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兹将其中两例治疗经过简介如下: 例1、宋××,女,50岁,岐山县孝陵公社太慈四队人。1972年8月15日来诊。患者近两年来常感觉“心口疼”,食欲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