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州管圆线虫对大白鼠致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管圆线虫是嗜酸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的病原体,有关该虫致病作用的研究,在我国台湾省,Cross曾报告过应用本虫感染猴子的致病作用实验研究,但我国大陆尚未见报导。我们对该虫的实验病理研究,是从1980年5月开始动物感染,于1981年获得动物感染成功,在此基础上观察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大白鼠脑及肺的病理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州管园线虫是嗜酸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的病原体,有关该虫致病作用的研究,在我国台湾省,Cross曾报告过应用本虫感染猴子的致病作用实验研究,但我国大陆尚未见报导。我们对该虫的实验病理研究,是从1980年5月开始作动物感染,于1981年获得动物感染成功,在此基础上观察广州管园线虫引起的大白鼠脑、脊髓及肺的病理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广州管圆线虫对褐云玛瑙螺、福寿螺、中国圆田螺三种食用淡水螺感染性。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感染三种螺2、4、8、12及24h后,随机抽样各20只,分别饲养于置有滤水器、水温(24±1)℃的玻璃缸内:记录感染2周内各组螺死亡数。第15d开始解剖,记录螺软体重量和感染虫数。同时设不感染螺对照组。结果三种螺感染后均有死亡,第5d死亡数达高峰。三种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与螺的种类及感染时间均无相关性,福寿螺感染8、12及24h均显著高于感染2h(P值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24h均显著高于感染2、4、8及12h的(P值均〈0.05),中国圆田螺感染2、4、8、12及24h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8、12及24h的虫负荷均显著高于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P值均〈0.05)。结论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易感并有较高的相容性,其中褐云玛瑙螺的相容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曾炘  吴忠道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9):1091-1093
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鼠源性寄生虫,其幼虫侵入人体后,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实验研究进展,以加深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广州管圆线虫对淡水螺感染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广州管圆线虫对褐云玛瑙螺、福寿螺、中国圆田螺三种食用淡水螺的感染性。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I期幼虫感染三种螺,2、4、8、12及24 h后,随机抽样各20只,分别饲养于置有滤水器、水温(24±1)℃的玻璃缸内,记录感染2周内各组螺死亡数。第15天开始解剖,记录螺软体重量和感染虫数。同时设不感染螺对照组。结果三种螺感染后均有死亡,第5天死亡数达高峰。三种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与螺的种类及感染时间均无相关性;虫负荷与密度,福寿螺感染8、12及24 h均显著高于感染2h(P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24 h的均显著高于感染2、4、8及12 h的(P均<0.05),中国圆田螺,感染2、4、8、12及24 h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5)。褐云玛瑙螺感染8、12及24 h的虫负荷均显著高于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P均<0.05)。结论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易感并有较高的相容性,其中褐云玛瑙螺的相容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广州管圆线虫动物宿主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在珠江三角洲三市五县及增城县进行广州管圆线虫动物宿主的调查结果。终宿主田鼠的感染率为1.75%。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同型巴蜗牛、淡红毛蜗牛、环带毛蜗牛、足襞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方形环棱螺及多棱角螺的感染率分别为:26.89%、38.30%、4.88%、1.25%、5.77%、5.66%、24.45%、35.29%、2.50%及0.将同一时间地点采集的褐云玛瑙螺分成两组,一组检查全螺,另一组检查螺肺肾胃,两组感染率(前者29.52%、后者30.00%)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国内外广州管圆线虫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为检索词从PubMed 数据库检索1963~2009年4月的文献,以"管圆线虫,广州"为主题词和"广州管圆线虫"为关键词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1981~2009年4月的文献资料,从时间分布、期刊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国内外有关广州管圆线虫(病)报道的年刊载量呈上升趋势,且大多数文献刊载在热带医学或寄生虫学的专业杂志;国内文献量自1996年起逐渐增多,且出现两个高峰:文献内容以病例报道和流行病学调查居多,关于致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结论 关于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在该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实验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n A 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Methods A total of 930 papers were searched from the PubMed and Chinese Bio-medical Disc(CBM) database under the search terms of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and analyzed through publication time,journal and contents.Results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was found to increase annually,and two peaks of publication in national magazines occurred since 1996.Most papers were published in tropical medicine or professional joumal of parasitology.The reports mostly documented cases an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and only a few invetigated pathogenic mechanisms,drug treatment and other basic theory.Conclusion It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study on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and Angiostrongyliasis,and there are a vast space in diagnosis,pathogenic mechanism,therapy and prevalence of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清远市广州管圆线虫宿主的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不同地理位置,选佛冈、连州和清新3个县进行调查,调查当地鼠类及螺类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结果 共检查鼠类387只,感染率9.56%,检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总计139条,平均感染度为3.76条/只;共检查福寿螺223只,感染率为2.69%,平均感染度为241.17条/螺:检查褐云玛瑙螺102只,感染率为2.94%,平均感染度为1条/螺.结论 清远市鼠类和螺类中普遍存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说明清远地区为广州管圆线虫的疫源地.  相似文献   

9.
广州管圆线虫脑膜脑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管圆线虫脑膜脑炎是寄生于人体的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脑部血管扩张、组织损伤及嗜酸性、肉芽肿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 ,腰穿压力高 ,蛋白、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明显。本病国内大陆罕见 ,现将我科诊治的 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40岁。 2 0d前食用蜗牛一周后 ,头痛、恶心、发热、咳嗽、周身疼痛 ,按感冒治疗不见缓解 ,4d前行腰穿脊脑液检查 ,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转入我院。体检 :体温 38℃ ,皮肤粘膜无出血点 ,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血压正常 ,咽部略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第Ⅲ期幼虫)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生存及死亡情况(死亡率).方法 采用人工消化法,从自然感染的褐云玛瑙螺中提取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将其放入不同温度(35~90℃)的热水中,分别作用不同时间(1~20 min).取出置解剖镜下观察虫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1~20 min内,45℃以下温度对感染期幼虫不具有杀灭作用,死亡率为0;50~5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轻度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12.00%~97.33%;60~6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一定强度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57.39%~100.00%:70~7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97.22%~100.00%;在80℃以上温度时感染期幼虫迅速死亡,死亡率为100.00%.结论 45℃以下温度,20 min内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没有杀灭作用;50~75℃温度,1~20 min,对大多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具有杀灭作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杀灭作用越强:80℃以上温度,1~20 min,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具有完全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以及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的种类和生态,同时探明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传播途径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在深圳12个不同生态环境地调查广州管圆线虫不同宿主分布和感染情况,采用匀浆沉淀镜检法对各调查点捕获的中间宿主进行解剖,以确定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和感染度。用鼠笼捕获鼠类,解剖鼠体,在鼠心脏和肺动脉血管寻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从野生螺体内分离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进行实验室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循环,完成实验室生活史的循环来证实现场调查的结论。结果在12个调查点中有4个区域发现褐云玛瑙螺阳性,分布在深圳西南部,感染率平均为31%,螺的感染度与体重相关,螺体重大于55g个体平均感染度显著性的高于小于55g的个体(P〈0.05);阳性螺区域终末宿主褐家鼠和黄胸鼠均有感染,感染率平均为12%,雌鼠的感染率显著性的高于雄鼠(P〈0.01)。结论深圳市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深圳存在散发广州管圆线虫病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温州广州管圆线虫宿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46  
为温州地区出现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的流行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提同原学依据。方法针对性地调查温州境内福寿螺鼠类是否有广州管圆线虫寄生结果发现温州福寿螺体内有第三期幼虫寄虫,感染率69.4%,鼠类体内有成虫寄生,感染率占19.5%,结结论初次发现温州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广州管圆线虫在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螺体内的发育情况及对BALB/c小鼠和昆明鼠的毒力,寻找适宜的实验室易感宿主。方法连续7d分别用感染大鼠的粪便喂食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1个月后解剖感染螺,观察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发育情况及虫数;从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分离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L3)分别感染昆明鼠;而感染BALB/c小鼠的Ⅲ期幼虫来自于褐云玛瑙螺。通过观察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体重变化、mmp-9活性、脑组织的病理变化、脑内虫体数及脑脊液总蛋白含量等指标评价不同来源幼虫对不同小鼠的致病力。结果广州管圆线虫在褐云玛瑙螺及福寿螺中的发育无显著性差异,但褐云玛瑙螺感染的幼虫数量高于福寿螺。BALB/c小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其死亡率、mmp-9活性、脑内虫体数及脑脊液总蛋白含量等明显高于昆明小鼠,其体重减轻、病理变化也更明显。用不同螺来源的Ⅲ期幼虫感染的小鼠其mmp-9活性、脑内虫体数、脑脊液总蛋白含量、体重减轻及脑组织病变程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BALB/c小鼠、褐云玛瑙螺与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易感,BALB/c小鼠是较好的实验室易感宿主,褐云玛瑙螺与福寿螺来源的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对小鼠的毒力无差异,从环保角度考...  相似文献   

14.
15.
单克隆抗体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ang SH  Huang HC  Pan CW  Tan 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3):3057-3061
目的制备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用于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CAg)的检测。方法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对所获得的细胞克隆进行筛选和鉴定,双抗体(单抗3F1和4H2)夹心ELISA法检测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大鼠、小鼠和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中的CAg。结果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2株为IgG1(3F1、4H2),1株为IgM(2A2),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25600、1:25600和1:12800,诱生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80000、1:80000和1:40000。3株单抗均识别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相对分子量约为15000的蛋白。实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大鼠、小鼠血清CAg检出率分别为84.2%(48/57)和87.2%(41/47),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CAg检出率为86,4%(19/22),与日本血吸虫、囊虫、肺吸虫、旋毛虫病人血清无交叉反应。实验感染小鼠血清CAg第2周即呈阳性反应,第4周A。。值达到高峰。结论建立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3P1、4H2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法,可用于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考核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罗定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山丘区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及宿主种类,为制定广东山丘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各种螺类均采用匀浆法把螺肉打碎,置室温下自然沉淀,取沉渣图片镜检.结果 在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石螺体内发现广州管圆线虫,阳性率分别为13.21%(14/106)、2.00%(2/100)和1.43%(1/70);10只中华圆田螺未发现阳性.结论 山丘区的罗定市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石螺均可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7.
对病原生物广州管圆线虫的检测及研究受到国家重点支持,本文对近十年来广州管圆线虫的现代检验技术的进展及相关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尽早、尽快准确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提供方法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滴金免疫渗滤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新方法。方法以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抗原为包被抗原,金标记SPA为显色剂,建立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滴金免疫渗滤法(DIGFA);并以ELISA平行检测比较。结果用DIGF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实验感染鼠血清50份,其阳性检出率为96.0%,50份正常鼠血清的阴性符合率达100%。DIGFA分别检测蛲虫阳性鼠血清13份。绦虫阳性鼠血清11份和粪类圆线虫阳性鼠血清18份,前二者均为阴性,后者交叉反应率为5.6%;DIGFA与ELISA平行检测30份广州管圆线虫阳性鼠血清,两法符合率达96,7%。结论DIGFA与ELISA有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具有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是一种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雅欣  莫泽珣  张鑫  佘丹  李华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7):801-803,8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无机盐及葡萄糖对广州管圆线虫三期幼虫(AC-L3)的趋化作用。方法将含有20、50、100和150mmol/L无机盐(KCl、NaCl、Na2HPO4、NaHCO3、CaCl2、MgCl2)及葡萄糖溶液的纸片与蒸馏水浸泡的纸片分别贴于琼脂糖平皿的两个区域(实验区和对照区),将活力好的AC-L3离心后重悬,释放于平皿中央,避光孵化8h,显微镜下计数各区域幼虫。结果 20mmol/L Na2HPO4(P=0.016,CI=0.587)和50mmol/L NaCl(P=0.025,CI=0.696)对AC-L3有较明显的趋向作用,而100mmol/L KCl(P=0.027,CI=-0.546)和150mmol/L NaCl(P=0.028,CI=-0.366)对AC-L3有趋避作用。20mmol/L KCl、NaHCO3、MgCl2,100mmol/L CaCl2,150mmol/L NaHCO3、MgCl2均对AC-L3有趋向作用,但CI值均在0.5以下。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AC-L3的趋化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l、NaHPO、KCl等无机盐对AC-L3具有一定的趋化作用,并且与无机盐的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捕捉广州大学城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检查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第Ⅲ期幼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大学城10所高校生活区和教学区褐云玛瑙螺,人工消化酶消化分离第Ⅲ期幼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并与广州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个校园内未捕捉到褐云玛瑙螺外,其他8所高校均发现有褐云玛瑙螺;广州大学城广州管圆线虫总体感染率为11.8%(76/642),平均感染度为872条/螺,阳性螺中最高15725条,最低17条;中山大学校园内感染率和感染度比其他校园高,分别为22.0%(56/255),1007条/螺。结论广州大学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低于广州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