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大面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尽早床旁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预后的观察。方法:选取发病12~72h的STEMI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IABP组72例,对照组78例,2组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IABP组同时床旁应用IABP。2组均于发病10~14d行冠脉造影,必要时行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术后4周心功能、IABP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PCI术前TIMI血流、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大面积STEMI患者择期行PCI,尽早床旁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改善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大面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12~72 h的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IABP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IABP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床旁应用IABP 3~5 d。两组均于10~14 d后行冠脉造影及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TIMI)和术后4周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IABP组PCI术前、术后TIMIⅢ级高于对照组,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大面积STEMI患者择期行PCI,早期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5例,其中IABP组30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35例,单纯行急诊PCI治疗。结果IABP组患者在IABP支持下,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2~8 h血流动力学稳定,均完成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没有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无术中死亡,院内死亡率40%;对照组患者院内死亡率74.3%,其中6例在术中死亡。结论IABP可明显改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IABP可提高急诊PCI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管再闭塞事件的发生,降低院内死亡率,明显改善了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是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经皮动脉穿刺植人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提高主动脉内舒张期的压力,从而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及重要脏器灌注;在收缩期前气囊排气,降低心脏后负荷,使血管壁张力下降,减少心脏做功,提高心排血量,从而起到辅助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0例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0例ACS患者经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35例存活患者主动脉内收缩压、舒张压显著升高,分别由术前(82.54±5.35)mmHg、(50.34±3.57)mmHg上升至术后(95.11±6.87)mmHg、(80.39±4.86)mmHg(P均〈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性,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在两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男 ,80岁 ,因发作性胸闷、憋气 2d急诊入院。体检 :血压 12 0 / 6 7mmHg(1mmHg =0 .133kPa) ,心率 72次 /min ,律齐 ,心电图 :V2~ 6导联R波减低 ,ST段压低 0 .2mV ,V3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血心肌酶峰值CK 170 5U/L、CK MB 2 0 2U/L ,胸片提示肺淤血 ,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心功能不全。即给予硝酸甘油、肝素、速尿等药物治疗。入院第 2天晚 ,症状加重 ,心率增快 ,呼吸急促 ,双肺湿音增多 ,血压83/ 45mmHg,血氧饱和度监测低至 83% ,诊断为急性左心衰 ,予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联合血栓抽吸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大面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发病12 h内的急性大面积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并急诊冠脉造影,试验组应用IABP联合冠脉内血栓抽吸,对照组单纯血栓抽吸后行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心肌组织灌注(TMP)分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IABP并发症及术后4 w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TMP明显高于对照组;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 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均<0.05)。结论急性大面积STEMI患者急诊PCI前应用IABP联合血栓抽吸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增加冠脉灌注,改善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心脏机械辅助装置之一.从首次应用至目前已40余年,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临床技术,但对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应用的争议却逐渐增多.现对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新的适应证等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心脏辅助装置之一,本文就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作用机制,在不同病变中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以及作为辅助和过渡治疗,在各种高危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心脏辅助装置之一,本文就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作用机制,在不同病变中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以及作为辅助和过渡治疗,在各种高危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后无复流和慢血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6年—2011年在我院因心肌梗死行急症PCI出现无复流和慢血流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IABP和不用IABP的两组(慢血流和无复流患者分别分为应用IABP组和未应用IABP组),比较两组的患者BNP、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2(AngⅡ)、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改善情况,从而评价IABP对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治疗作用。结果应用IABP的患者BNP、ALD、AngⅡ较未应用IABP的患者峰值提前,降速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IABP的患者EF值较未应用IABP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ABP对改善心肌梗死行PCI后无复流/慢血流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回顾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基层医院行溶栓治疗后,早期转运到上级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继续在当地予保守治疗然后作转运PCI的优劣。方法:315例AMI患者在发病12h内,于基层医院接受溶栓治疗,其后183例直接转诊行PCI(A组),132例在当地继续保守治疗,67例因再次出现心肌缺血症状行补救性转运PCI(B组)。比较两组1年内全因死亡、再梗死、难治性心肌缺血发生率及30d内严重出血和脑卒中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1年内全因死亡率(6.8%比1.6%)、再梗死发生率(17.4%比3.3%)、难治性心肌缺血发生率(22.7%比4.4%)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LVEF改善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58.7±12.4)%比(47.6±11.9)%,P〈0.05]。结论:溶栓后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转运到上级医院接受PCI治疗,以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中TIMI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入选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05年4月至2007年8月急性STEMI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有血栓征象的患者6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7.4±8.1岁,随机分成试验组(PCI前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PCI,n=35)与对照组(直接PCI,n=32)。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CAG资料,对比两组患者PCI术中IRA的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比18.75%,P〈0.05),IRA远端栓塞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15.63%,P〈0.05)。结论急诊PCI前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IRA远端的前向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年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用血栓抽吸导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年轻急性STEMI患者,根据急诊PCI是否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分为抽吸组(使用抽吸导管,37例)及常规治疗组(不使用抽吸导管,42例),观察两组的术后冠脉血流 TIMI分级、心绞痛症状、心功能状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抽吸组在术后 TIMI血流分级[(2.33±0.48)级比(3.00±0.00)级]、2h ST段50%回落率(45.24%比70.27%)、1周时的LVEF值[(47.21±9.28)%比(52.16±7.87)%]显著上升;心绞痛症状(50.00%比27.03%)、随访中心功能分级[(1.52±0.71)级比(1.22±0.42)级]显著减少或降低(P<0.05或 P<0.01)。MACE事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有助于改善冠脉血流,减少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合并早期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早期肾功能不全的AMI患者55例作为肾功能不全组,56例肾功能正常的AMI患者作为AMI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肾功能不全组于穿刺成功后开始应用半剂量替罗非班,AMI对照组全量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间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AMI对照组比较,肾功能不全组3支病变比例(21.1%比43.60)、术后肌酸激酶峰值浓度[(1863.1±86.7)IU/L比(2371.5±126.3)IU/L]明显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TIMI3级血流率、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Blush3级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下降幅度及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剂肾病:AMI对照组无发生,肾功能不全组有3例发生(0%比5.45%,P〈0.05)。结论:合并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三支病变比例高,半剂量替罗非班联合PCI能有效再灌注心肌,降低住院心血管事件发生,未见明显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增加,但需警惕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术后应加强监测与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g-I/eGFR比值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风险之间的关系,旨在建立一种更简捷合理的预测方法,减少急诊冠脉介入术后CIN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 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130例,记录术前血肌酐水平、术中对比剂用量、术后48~72h血肌酐水平,计算g-I/eGFR比值及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使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了解CIN与各因素间的关系,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发生对比剂肾病25例,发生率为19.2%。CIN和非CIN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血肌酐、g-I/eGFR比值、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肾病、Killip分级>I级、g-I/eGFR比值均与CIN的发生关系密切,其Exp(B)分别为7.742(95%CI0.932~64.301)、3.733(95%CI1.258~11.077)和0.031(95%CI0.002~0.557)。其中g-I/eGFR比值与CIN发生呈负相关(B=-3.476)。结论在急性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中,基础肾病、心功能不全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g-I/eGFR比值与CIN在本研究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TIMI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分析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8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27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试验组达1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37%比9.5%,P<0.05);对照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38.1%比7.4%,P<0.01);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2级血流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