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积极早期液体复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实验组予以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实验组26例,对照组24例.结果:实验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作用重大,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是指烧伤休克已发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的液体复苏治疗。由于我国的交通网络和通讯设施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许多地区,交通和通讯仍然很落后,加上一些基层医疗单位条件较差,烧伤救治知识普及不够等原因,一些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复苏治疗,入院时已发生明显休克,此时才开始给予液体复苏治疗,往往得不到预想的疗效,患者在后续病程中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高,病死率也高。由此可见,烧伤后被延误的液体复苏治疗,与早期复苏相比,有其特殊性。研究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特殊性,对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烧伤患者…  相似文献   

3.
失血性休克是导致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液体复苏疗法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近年来发现在尚未采取有效止血手段之前,采用大剂量液体复苏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使低压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逐渐凸显。本文就限制性性液体复苏疗法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小儿严重烧伤休克液体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享成  张建明  马伟 《河北医药》2001,23(6):421-423
目的 探讨 2∶1等渗晶体液与血浆对婴幼儿烧伤休克进行个体化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3 7例年龄 <3 6个月 ,烧伤面积 15 %~ 5 5 %TBSA(总体表面积 )的重度烧伤合并休克的患儿接受了液体复苏治疗。根据患儿体重分类和烧伤面积计算 2 4h液体需要量 ,输液泵均匀控制输液速度并根据每小时尿量进行调整。结果  3 7例烧伤休克患儿在伤后 16h内全部成功复苏 ,未出现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实际输液量与按体重计算量无差异 (P >0 .0 5 ) ,低于传统补液公式计算的输液总量 (P <0 .0 1)。结论 婴幼儿烧伤休克液体复苏应用 2∶1等渗晶体液与血浆复苏比标准的乳酸钠林格氏液和胶体效果更好 ,按患儿不同的体重段和烧伤面积估计输液总量可能更合理有效和精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渗盐水复苏宫外孕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准备急诊手术、符合宫外孕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81例随机分为高盐渗水复苏组(治疗组46例)和传统液体复苏组(对照组35例)。对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成功(术前)前后的心率、收缩压、复苏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心率和收缩压液体复苏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盐水组术前准备时间(96.9±28.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20.4±3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胶体液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复苏急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效果,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患者血压,为急诊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共收治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而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死亡率等指标评定治疗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1.5%,而对照组死亡率为30.8%,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HBG、PLT、PT、HCT等指标都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治疗失血性休克.可以改善、维持重要器宫灌流,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当前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对当前关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结果 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发展过程。结果 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以及发展,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是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或者全面性液体复苏依然存在争议,但当前临床已经开始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尽心治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对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使用依然存在局限性,想要规模更大需要医学界同仁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的可行性。方法对32例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患者在彻底止血前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止血情况、再出血情况、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32例中出血停止30例,有效率达93.8%,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凝血障碍、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无再出血病例,出血不止行手术治疗1例,出血不止死亡1例。结论在彻底止血前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具有可行性,可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不干扰机体的代偿机制,避免形成的血栓脱落,避免出血加重,减少再出血及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限制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在严重闭合性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76例严重闭合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应用限制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病死率、感染发生率及器官衰竭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量、院前复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制品输入量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及凝血功能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器官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限制液体复苏在严重闭合性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过程中,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制成未控制性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组(常规大量液体复苏组)和限制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检测和比较休克复苏后各组存活大鼠肾脏组织eNOS蛋白、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失血性休克大鼠限制组肾脏组织eNO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7月~2009年8月所接诊的1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液体复苏两种方法进行复苏治疗,对两组的治愈率与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评价两种复苏方法疗效情况。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1865±324)mL,治愈率为54.8%,死亡率为45.2%;常规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2638±656)mL,治愈率为42.6%,死亡率为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液体复苏,给予试验组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血压平稳降低,疗效明确,可使输液量减少,缩短住院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晶体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休克组、生理盐水组、乳酸林格液组和醋酸林格液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乳酸林格液组和醋酸林格液组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30~40 mmHg后维持60 min,分别给予3倍失血量的晶体液进行复苏60 min.记录5组大鼠生理指标直至复苏结束.分别于基础阶段(0 min)、失血阶段(10 min)、休克阶段(70 min)和复苏阶段(130 min)行血气和生化检测,记录各组生存情况.结果 休克组和3个液体复苏组失血和休克阶段MAP、pH、红细胞比容(Hct)、碱剩余(BE)低于对照组,休克指数(SI)和乳酸(Lac)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阶段3个液体复苏组MAP低于对照组,高于休克组,SI高于对照组,低于休克组(P<0.05);休克组pH和BE均低于对照组,3个液体复苏组均高于休克组(P<0.05);休克组和3个液体复苏组Hct低于对照组,且3个液体复苏组低于休克组(P<0.05);休克组和乳酸林格液组Lac高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醋酸林格液组(P<0.05).失血阶段休克组和3个液体复苏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休克阶段和复苏阶段休克组和3个液体复苏组生化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复苏阶段3个液体复苏组生化指标低于休克组,乳酸林格液组乳酸脱氢酶(LDH)高于醋酸林格液组,生理盐水组肌酸激酶(CK)高于醋酸林格液组,乳酸林格液组ALT高于生理盐水组和醋酸林格液组(P<0.05).3个液体复苏组生存时间均长于休克组(P<0.05),醋酸林格液组生存时间长于生理盐水组和乳酸林格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失血性休克进行晶体液复苏时,醋酸林格液相对于生理盐水和乳酸林格液在改善代谢情况、减缓脏器损伤和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液体复苏方式的差异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和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组),各50例.评价对比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PT值、血压值、BE、病死率和DIC、ARDS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持重要器官血液灌注,降低产科失血性休克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剖宫产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在本院剖宫产时出现失血性休克产妇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按照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和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20例是充分液体复苏,实验组20例为限制性液体复苏,就两组产妇的血压值,手术输液量、出血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检测和记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治疗前后的血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DIC、ARDS发生率、手术输液量、出血量、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剖宫产失血性休克中有输液量低,DIC、ARDS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比非限制液体复苏的优越性。方法选5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和传统液体复苏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复苏后4 h的实验室结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实验室结果 PLT、HCT、PT、APTT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降低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减少酸中毒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成A、B两组。A组为常规组,做充分液体复苏治疗,在止血前早期、快速、足量补液,维持收缩压≥90mmHg。B组为限制组,在止血前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开通2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注林格液或生理盐水1000mL,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500mL(晶/胶比例为2~3∶1)。当血压回升至70mmHg时,即减慢输液速度,限制晶体液输入量,维持收缩压80~90mmHg,同时监测血气分析、尿量、血常规等相关指标,以指导休克复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入选患者9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治疗前肺挫伤及休克程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日输液量A组大于B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A组,A组ARDS发病率、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结论重症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刘远飞  刘向红  张赣华  周宇明 《江西医药》2010,45(12):1169-1172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高渗液体复苏-出血未控制前允许性低血压状态(即:复苏改良策略)对多发性创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复苏改良策略及常规复苏方法救治多发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随机分为改良策略复苏组(46例),常规方法复苏组(32例),对2组患者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ARDS、ARF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改良策略复苏组液体输入量为(1866±357)ml,常规方法复苏组液体输入量为(3502±436)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苏前血乳酸值及碱剩余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24h后血乳酸值及碱剩余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治愈67例(85.9%),死亡11例(14.1%),发生ARDS 16例,ARF 8例,2组治愈率、死亡率、AR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复苏策略在救治多发性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方面,能有效地改善组织器官血液灌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未控制出血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未控制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HTS)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6例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的液体复苏方法,比较282例常规液体复苏与254例限制性液体复苏两种方法的治愈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63.5%,病死率为36.5%,ARDS发生率为23.8%,MODS发生率为35.1%。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82.7%,病死率为17.3%,ARDS发生率为8.7%,MODS发生率为16.5%。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能减少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正>失血性休克大多由严重创伤引起,死亡率高[1]。早期充分的液体复苏是非手术急救的主要措施。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失血性休克早期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2],即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通过控制补液的速度,以及补液量,使机体的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既能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基本血液供应,同时又不会因为补液量过快、过多,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以及内环境[3],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笔者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