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中前列地尔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入组患者均行解痉平喘、抗感染、化痰止咳、低流量持续吸氧。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纠正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行微量泵泵入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推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PASP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加以对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与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PASP等指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7,4.581,4.6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相比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1,P0.05)。结论将前列地尔应用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患者PASP等相关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尽早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伐地那非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入选的4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被均分为5mg治疗组、10mg治疗组及20mg治疗组,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6MWD)、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口服不同剂量伐地那非6月后,各组患者6MwD显著增加,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改善,活动耐量增加,肺动脉收缩压(PASP)明显下降(P均〈0.05);与5mg治疗组比较,10mg和20mg治疗组治疗后的6MWD增量[(46.9±14.7)m比(80.8±17.2)m、(81.9±19.6)m]和PASP减少量[(14.1±3.6)mmHg比(26.4±4.5)mmHg、(27.8±5.7)mmHg]均显著增加(P〈0.05),10mg与20mg治疗组相比,其6MWD增量和减少量、PASP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三组的6MWD、PASP值无显著差异。口服伐地那非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结论:口服伐地那非可以降低肺动脉收缩压,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活动耐量,并呈一定程度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生命体征及术中反应,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老年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8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无痛胃镜组)50例,对照组(常规胃镜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aO,)变化操作时间(麻醉后行胃镜检查时间)及术中反应。结果胃镜检查中试验组患者SBP、DBP、HR和Sa02显著下降(均P〈0.01),术后均可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SBP、DBP、HR均较前显著升高(均P〈0.01),Sa02显著下降(P〈0.01),检查中试验组Sa02高于对照组Sa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镜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稍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试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舒适的。  相似文献   

4.
辛伐他汀(理舒达)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钙拮抗剂类和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不伴高脂血症患者脉压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ISH不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和联合治疗组(硝苯地平+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P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时SBP、DBP均已达标,两者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治疗第8周时,联合治疗组的S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8周、第12周时PP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无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理舒达)同钙拮抗剂合用有益于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者的脉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其配体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罗格列酮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野百合碱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给予野百合碱60mg/kg皮下注射;2个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罗格列酮对照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自注射生理盐水或野百合碱后,给予罗格列酮生理盐水混悬液(4.0mg·kg^-·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野百合碱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以右心导管测定右室收缩压(RVSP)和肺动脉平均压(mPA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作为评价右心室肥厚的指标;ELISA法测定血浆N0和内皮素-1(ET-1)水平;采用HE及Elastin 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各级肺动脉的病理改变,测定并计算中膜厚度百分比(WT%)评价血管重塑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罗格列酮干预组mPAP(28.2±5.3)mmHg、RVHI(0.35±0.05)和WTO(27.7±7.2)%较野百合碱组明显改善,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野百合碱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组可升高血浆NO水平(t=2.363,P〈0.05)、降低ET-1水平(t=3.522,P〈0.01),并抑制肺小血管壁的增厚(t=5.192,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激活PPARγ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塑,并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联合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进展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门诊60—75岁的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36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受试者服用贝前列素钠(20μg每日3次)及阿司匹林(100mg每131次),对照组受试者仅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2组均依据受试者病情应用降糖、降压、降血脂等治疗。随访观察1年。观察比较用药前后2组受试者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之内径、最大斑块、最大狭窄率、最大流速、流量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或K—W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基线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在动脉内径的增大、最大斑块的缩小、狭窄处最大流速的降低、最大流量的升高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右足背动脉内径[治疗前后分别为(2.0±0.6)和(2.2±0.5)mm,t=2.390,P〈0.05]、左胫后动脉内径[治疗前后分别为(2.2±0.4)和(2.6±0.3)mm,t=4.158,P〈0.05]、右胫后动脉内径[治疗前后分别为(2.1±0.4)和(2.74-0.5)mm,t=2.919,P〈0.05]的增加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后动脉斑块明显增大[治疗前后分别为(1.1±0.9)和(2.5±2.6)mm,t=2.350,P〈0.05]、左足背动脉流速上升[治疗前后分别为(45±14)和(62±19)cm/s,t=8.359,P〈0.05]、右足背动脉流速上升[治疗前后分别为(554-17)和(794-21)cm/s,t=3.136,P〈0.05]、左胫前动脉流速上升[治疗前后分别为(44±12)和(854-29)cm/s,t=3.946,P〈0.05]、右胫前动脉流速上升[治疗前后分别为(59±17)和(91±23)cm/s,t=2.76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受试者用药后血清MMP-9浓度均较基线上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0、4.429,均P〈0.05)。实验组血清VEGF浓度水平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则稍有上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13、0.561,均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比单用阿司匹林能更能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婴儿先心病矫治术麻醉诱导期瑞芬太尼的最佳用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40例选择拟于体外循环(CPB)下行房间隔(ASD)或室间隔(VSD)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四组均采用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瑞芬太尼用量为Ⅰ组0.25μg/kg、Ⅱ组0.50〉g/kg、Ⅲ组1.0μg/kg、Ⅳ组2.0μg/kg,观察四组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2min(T2)、5min(T3)、10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神经肽Y(NPY)的变化。结果Ⅰ组、Ⅱ组诱导各时刻SBP、DBP、HR、NPY均无明显变化。Ⅱ组T2时刻SBP、DBP、HR明显降低(P〈0.01),NPY含量明显下降(P〈0.05);Ⅳ组T2、T3时刻SBP、DBP、HR明显降低(P〈0.01)。四组插管后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下降(P〈0.05),pH、SaO2无明显变化。提示瑞芬太尼用于ASD或VSD修补术患儿麻醉诱导可行性良好,剂量以0.25~0.50μg/kg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静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剂量均为0.2μg/kg,同时均静注异丙酚1.5mg/kg,3rain后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观察患者用药后镇静深度、气管插管成功率和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与诱导前比较,诱导后两组SBP、DBP、HR均明显降低;插管即刻及气管插管后1、3、5min对照组SBP、DBP、HR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和观察组(P〈0.01或P〈0.05),观察组SBP、DBP、MAP仅在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min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但在3min后恢复至诱导前水平,对照组SBP、DBP、MAP在插管后5min仍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HR变化组问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后观察组镇静深度和气管插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插管过程中观察组SPO2始终在95%左右,对照组4例出现呼吸抑制。结论与等效剂量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镇静效果良好,能有效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西地那非与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PPHN的最适药物治疗措施。方法选择80例PPHN患儿,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为西地那非组(n=40例)和硫酸镁组(n=40例),分别给予西地那非与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中肺动脉压力(S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循环收缩压(SBP)的动态变化以及治疗3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西地那非比硫酸镁更快改善CO2潴留,治疗6~12h时和治疗24—48h时组间平均PaCO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出现降低体循环压力的副作用,治疗6~12h时和治疗24~48h时组间平均SBP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3d后两组治愈与无效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组优于硫酸镁组。结论治疗PPHN时应首选西地那非,与硫酸镁相比其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5-单硝异山梨酯缓释剂(ISMN)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降压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吲达帕安2.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单硝异山梨酯缓释剂4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 (1)治疗组从第一周开始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先于对照组于第二周降至正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2)从第一周开始治疗组舒张压(DBP)下降幅度即小于对照组(P〈0.05),第三周开始差距加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整个观察期内治疗组DBP下降幅度始终小于对照组,且从第二周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第一周开始治疗组脉压(P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P〈0.05),第二周开始差距进一步加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使PP减小,对ISH患者降压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80例AECOPD患者,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分为3组:正常肺动脉压组19例、轻度PH组37例和中重度PH组2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血浆BNP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末期右室,左室内径之比(RVDs/LVDs)等检测.结果 轻度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轻度:44.59±3.27mmHg;中重度:67.46±12.44mmHg)、HsCRP(轻度:8.87±1.20mg/L;中重度:12.06±2.01mg/L)、BNP值(轻度:142.37±27.72pg/mL;中重度:191.12±45.82pg/mL)、RVDs/LVDs(轻度:0.64±0.13;中重度:0.74±0.12)均高于正常肺动脉压组(PASP:25.84±2.27mmHg;HsCRP:2.14±0.81mg/L;BNP:54.54±11.58pg/mL;RVDs/LVDs:0.51±0.14)(P〈0.05),而PaO2(轻度:63.67±9.58mmHg;中重度:56.62±8.27mmHg)则低于正常肺动脉雁组(88.05±8.13mmHg)(P〈0.05),两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SP与BNP和HsCRP均呈正相关(r=0.795,r=0.852,P〈0.01),BNP与Pa02呈负相关(r=-0.670,P〈0.01).结论 AE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动脉压力、Hs-CRP、RVDs/LVDs等渐进性增高,同时也伴随着血浆BNP水平相应升高,故血浆BNP水平与AECOPD合并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成呈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肺动脉压(PAP)、动脉氧分压(PaO。)、C反应蛋白(CRP)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另选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治疗后各组PAP、PaO:、CRP、ET-1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75%比90%),PaOz[(83.87±14.53)mmHg比(92.95±13.54)mmHg]显著升高,平均肺动脉压(mPAP)[(55.43±9.65)mmHg比(45.52±8.89)mm-Hg]显著下降,CRP[(6.37±2.12)mg/L比(3.29±0.84)mg/L]和ET-1[(52.37±20.79)ng/L比(40.29±16.04)ng/L]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两组治疗后LVEF升高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丹参JIJ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右心功能,降低平均肺动脉压,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筛选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者并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泵入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w及出院3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 筛选出入组患者21例,肺动脉收缩压42~ 73 mmHg,平均(56.43±7.02) mmHg.治疗2w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均较治疗前降低(t=8.38,P=0.000; t=4.71,P=0.001);但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使肺动脉压下降更明显(t=4.53,P=0.000);治疗方案对患者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出现皮下瘀斑及注射部位疼痛不良反应可自愈.结论 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用药(强心、利尿、扩血管)+咪哒普利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用药+咪哒普利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疗程12~1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心率及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73.08%,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S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49.86±5.20)mm:(61.80±4.58)mm,P0.05],且较对照组(57.65±4.20)mm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有明显增高(P0.05~0.01),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8.84±4.45)%:(37.58±3.15)%,P0.05],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0.01),且舒张压[(69.4±12.98)mmHg:(75.97±13.62)mmHg]、心率[(70.99±10.7)次/min:(75.73±9.4)次/mi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咪哒普利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研究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住院资料完整的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总共74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按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使用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心率、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气分析以及其他心力衰竭症状等。结果跟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SBP、DBP变化不明显,HR明显有所降低,两组的PASP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方面,两组治疗后PaO2与SaO2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两组的PaCO2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PaO2和SaO2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PaCO2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效果比较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83.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人选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呼吸内科病房2012年8月-2014年2月入院的90例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COPD,AECOPD)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50 mmHg.90例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中位数为73.4岁,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44例),另一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给予法舒地尔(法舒地尔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测定血浆NT-ProBNP、动脉血气、心脏彩超检查,10d后复查,比较两组间治疗前、治疗后血浆NT-ProBNP、PASP、动脉血pH值、P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相关数值的差异,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浆NT-ProBNP与PASP、动脉血pH值、PaO2、PaCO2、PaO2/FiO2的相关系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PASP、动脉血pH值、PaO2、PaCO2、PaO2/FiO2等相关数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法舒地尔组患者治疗后血浆NT-ProBNP、PASP、PaC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应指标(P均<0.05)、动脉血pH值、PaO2、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应指标(P均<0.05);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与PASP、PaCO2均呈正相关性,与动脉血pH值、PaO2及PaO2/FiO2均呈负相关性.结论法舒地尔可以降低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可能与其纠正AECOPD患者缺氧、减轻二氧化碳潴留、降低肺动脉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钟春荣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189-2190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硫酸镁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9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联合硫酸镁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血浆NT-proBNP和ET-1.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MPAP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ET-1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BiPAP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期肺心病患者可以减轻血浆NT-proBNP和E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肺动脉收缩压(PASP)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影响。方法 107例接受CRT手术的患者,根据其术前PASP测值分为三组:轻度组(PASP〈50 mmHg),中度组(50 mmHg≤PASP〈70 mmHg),重度组(PASP≥70 mmHg)。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CRT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内径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三组CRT有效性,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术前PASP对CRT有效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CRT术后6月,轻度组心功能改善显著优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左室射血分数的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的缩小亦显著优于另2组(P〈0.05)。轻、中、重度组患者CRT有效率有显著差异(64.3%vs 50%vs 26.7%,P=0.028)。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0.653±0.053(P〈0.01)。以PASP〈55 mmHg预测CRT有效的灵敏度为75.9%,特异度为53.1%。结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CRT疗效显著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者,术前PASP对CRT反应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n=29)和无肺动脉高压的对照组(n=29)。肺动脉高压组依据肺动脉收缩压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A组9例,肺动脉收缩压≥40mm Hg(1mm Hg=0.133kPa)但≤70mm Hg;B组11例,肺动脉收缩压〉70mm Hg但〈100mm Hg;C组9例,肺动脉收缩压≥100mm Hg。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相关参数。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室间隔厚度显著增厚、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与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峰)比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均P〈0.05)。②在肺动脉高压亚组中,各组间仅E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肺动脉收缩压升高,E峰值下降(r=-0.892,P〈0.01)。结论:肺动脉高压不仅引起左心室结构改变,且导致舒张充盈障碍.并随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胸段硬膜外麻醉患者心率变异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胸段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给予利多卡因,观察组硬膜外麻醉给予罗哌卡因,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心率变异性(HRV)和肺功能。结果两组阻滞后5、15 min较阻滞前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HRV均有所下降(均P0.05),两组阻滞后15min较阻滞前肺活量(VC)、第1s用力肺活量(FVC1)、潮气量(VT)及最大通气量(MMV)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阻滞后5、15 min的HRV、HR、SBP及DBP与观察组比较有所下降(均P0.05),而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对于感觉神经阻滞良好,对患者HRV及肺功能影响较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