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的维医不同证型与血浆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关系,探讨肿瘤病维医证型诊断的客观化指标。方法:选择120例肿瘤患者,按照维医不同证候的分型标准分为4组(包括异常黑胆质证50例、异常胆液质证30例、异常黏液质证25例和异常血液质证15例),并设健康对照组45例。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患者血浆进行10种脂肪酸的定量检测。对不同证候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以及异常黑胆质证患者与其他3种证候患者之间的不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性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异常黑胆质证和异常黏液质证肿瘤患者血浆中肉豆蔻酸、棕油酸、棕榈酸和花生酸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异常胆液质证肿瘤患者只有花生酸含量高于健康人,异常血液质证肿瘤患者肉豆蔻酸和DHA含量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异常黑胆质证肿瘤患者血浆中肉豆蔻酸、棕油酸、油酸和EPA含量明显高于异常胆液质证肿瘤患者,肉豆蔻酸、棕油酸、棕榈酸、油酸、EPA和DHA含量明显高于异常血液质证患者(P<0.05);而异常黑胆质证肿瘤患者与异常黏液质证肿瘤患者血浆中的10种脂肪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脂肪酸含量变化可用于肿瘤病维医不同证候诊断潜在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疾病维吾尔医分型及其血栓前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体液证型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各体液证型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法和ELISA等方法,检测复杂性疾病异常黑胆质证外周血中CD41、CD62p的表达及内皮素(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抑制剂(t-PA、PAI)、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复杂性疾病中异常黑胆质证占65.96%,非异常黑胆质证占34.0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和非异常黑胆质(异常血液质、异常黏液质、异常胆液质)证组CD62p、FIB、PAI、ET-1水平升高(P〈0.05),t-PA水平降低(P〈0.05),PT、APTT时间缩短(P〈0.05)。异常黑胆质证组与异常血液质证组和异常胆液质证组相比,ET-1水平升高(P〈0.05);与异常黏液质证组和异常胆液质证组相比,CD62p阳性百分数增多(P〈0.05);与异常血液质证组和异常黏液质证组相比,FIB含量升高(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证可能是肿瘤、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复杂性疾病的维医重要证型。复杂性疾病异常黑胆质证患者血栓前状态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异常黑胆质型哮喘病证结合模型的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在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异常黑胆质型哮喘病证结合模型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大鼠的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和病证模型组的免疫器官损伤性病理改变显著。结论异常黑胆质体液通过免疫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来促进异常黑胆质型哮喘病证模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维医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血清样品经4倍体积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对采集的谱图进行峰提取、峰匹配和缺失值过滤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数据解读。结果发现,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人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主成分分析得分散点图中健康对照组与患病组分类良好;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了15个表征代谢表型变异的生物标记物,对其中9个进行了结构鉴定,预测了其余6个的分子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肉豆蔻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十五酰溶血磷脂酰胆碱、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二十碳三烯酰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十七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单棕榈酸甘油酯、N-十四酰二氢鞘氨醇和未知代谢物C20H43NO2、C22H47NO3在患病组的含量显著下降,而硬脂酰胺和未知代谢物C16H35NO、C16H33NO、C27H3O14、C20H39NO的含量显著升高。异常黑胆质证哮喘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降低可能与炎症介导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异常有关,这为进一步认识维医异常黑胆质的发病机制与维医独特的治疗原则提供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维医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血清样品经4 倍体积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对采集的谱图进行峰提取、峰匹配和缺失值过滤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数据解读。结果发现,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人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主成分分析得分散点图中健康对照组与患病组分类良好;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了15个表征代谢表型变异的生物标记物,对其中9 个进行了结构鉴定,预测了其余6 个的分子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肉豆蔻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十五酰溶血磷脂酰胆碱、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二十碳三烯酰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十七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单棕榈酸甘油酯、N-十四酰二氢鞘氨醇和未知代谢物C20H43NO2、C22H47NO3 在患病组的含量显著下降,而硬脂酰胺和未知代谢物C16H35NO、C16H33NO、C27H45N3O14、C20H39NO 的含量显著升高。异常黑胆质证哮喘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降低可能与炎症介导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异常有关,这为进一步认识维医异常黑胆质的发病机制与维医独特的治疗原则提供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类型异常黑胆质证患者体内代谢变化。方法选择142例异常黑胆质证肿瘤患者,另设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50名),获取血浆1HNMR 谱图,所得自由衰减信号进行分段积分、数据归一化后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亮氨酸、异亮氨基酸、缬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络氨酸、丙氨酸、肌酸、乳酸、肌醇、糖(α-葡萄糖、β-葡萄糖)、不饱和脂类、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减少(P〈0.05),糖蛋白、肉碱增多(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证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具有相似的代谢组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类型异常黑胆质证患者体内代谢变化。方法选择142例异常黑胆质证肿瘤患者,另设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50名),获取血浆1 HNMR谱图,所得自由衰减信号进行分段积分、数据归一化后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亮氨酸、异亮氨基酸、缬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络氨酸、丙氨酸、肌酸、乳酸、肌醇、糖(α-葡萄糖、β-葡萄糖)、不饱和脂类、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减少(P<0.05),糖蛋白、肉碱增多(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证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具有相似的代谢组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脾气虚模型大鼠血清小分子代谢谱群特征变化,从而探索脾气虚证的生物学本质。方法:14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脾气虚证模型组各7只,模拟中医病因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运用LC-Q/TOF-MS质谱技术对2组大鼠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比较2组大鼠血清代谢图谱,寻找差异性表达代谢物。结果:脾气虚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血清代谢图谱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正常大鼠比较,脾气虚大鼠血清中葡萄糖、琥珀酸等小分子代谢物含量显著上升,雄酮、亚油酸等含量显著下降,通过OPLS-DA分析得到一些脾气虚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脾气虚大鼠呈现出不同于健康大鼠的血清代谢谱群特征,该证型存在多种代谢通路异常,可能伴随机体能量供应障碍,也可能诱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用ICR小鼠,采用干寒饲养环境、干寒属性的饲料饲养、间断足底电击等多因素的复合作用来复制小鼠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法和ELISA方法等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41、CD62p的表达及ET-1、t-PA、PAI、FIB、PT、TT、APTT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异常黑胆质证小鼠组CD62p、FIB、PAI、ET-1水平升高(P<0.05),t-PA水平降低(P<0.05),APTT时间缩短(P<0.05),CD41、PT、TT在两组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存在血栓前状态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中医痰瘀互阻与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痰瘀互阻证与维医异常黑胆质证的关系。方法:通过归纳比较法观察痰瘀互阻证及异常黑胆质证的分布状况;用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法和ELISA方法等检测外周血中CD62p的表达及ET、t—PA、PAI、FIB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痰、瘀、痰瘀互阻证组和异常黑胆质证组CD62p、FIB、PAI水平均升高(P<0.01),但二者之间无差异(P>0.05);两组t—PA水平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ET均升高(P<0.05),二者之间亦无差异(P>0.05)。结论;中医痰瘀互阻与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是交互的,此可能是同一病理状态在不同医学中的阐述,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可能是两者产生的共同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肝硬化期支配器官的组织形态,阐明异常黑胆质体液对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肝硬化期肝脏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根据维吾尔医学理论,采用多因素复合作用3周建立维医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后,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建立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至发生肝硬化,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对各组大鼠的支配器官(心、脑、肝)的组织形态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和异常黑胆质病证模型组支配器官的组织形态明显改变,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性病证模型组损伤性病理改变更加显著。结论:异常黑胆质体液可能通过改变机体的支配器官的组织形态来促进异常黑胆质性肝癌病证模型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并评价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证结合模型。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作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模型,结合卵蛋白致敏激发,进一步建立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其一般状态、行为学、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气道反应性、炎症、胶原沉积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异常黑胆质证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出现体质量下降(P0.05),饮食水量增加(P0.05),在旷场试验中自主活动减少(P0.05),对糖水偏爱程度下降(P0.05)等表现,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升高(P0.05),环磷酸腺苷(cAMP)、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下降(P0.05);哮喘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出现气道阻力升高(P0.05),血清、肺泡灌洗液中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呈Th2优势型(P0.05),HE染色显示炎细胞浸润明显(P0.05),PAS染色提示黏液分泌增多(P0.05),MASSON染色提示胶原沉积增多(P0.05),其中,以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改变更为突出。结论:采用多因素复合和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模型一方面具有类似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生理学指标的改变,另一方面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等哮喘疾病特征,表明该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果糖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与正常大鼠血清中脂类代谢物的变化,筛选出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通过超高效合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C~2-Q/TOF-MS)技术分析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组)和正常大鼠(对照组)血清代谢谱图,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2组的代谢谱差异,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的代谢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并筛选出11个差异代谢物,利用精确质量数结合二级质谱图初步确定了花生四烯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8种潜在生物标记物。该文建立了基于UPC~2-Q/TOF-MS技术进行果糖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脂质代谢组学研究的方法,推测脂肪酸代谢异常可能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有关,为高尿酸血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牛血清白蛋白诱导过敏反应大鼠与正常生理状态大鼠尿液中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变化,筛选出与过敏反应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而分析其代谢通路,探讨过敏反应的代谢机制。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大鼠发生过敏反应为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组胺和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对大鼠肺和气管的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通过UPLC-Q-TOF-MS技术对过敏反应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PLS-DA)的方法,观察2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轮廓差异,筛选出差异代谢物。模型组和对照组的代谢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并筛选出与过敏反应相关的14个差异代谢物,4条主要代谢通路。该文建立了基于UPLC-Q-TOF-MS技术进行牛血清白蛋白诱导过敏反应的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推测牛血清白蛋白诱导过敏反应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异黄酮、叶酸的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等过程,为进一步探索代谢组学在药物过敏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香砂六君丸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丸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香砂六君丸组。应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经香砂六君丸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代谢物的变化。分别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比较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及香砂六君丸组大鼠的血清小分子代谢物的区别。结果:正常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香砂六君丸组大鼠的血清代谢物有显著差异,比较并鉴定出D-阿糖醇、草氨酸等氨基酸含量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香砂六君丸改变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清的代谢产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体现为对氨基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胆胰宁(DYN)对慢性胰腺炎(CP)大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进而探讨该方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L-精氨酸的方法制造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柴胡汤丸组,胆胰宁低、高剂量组,观察胆胰宁治疗4周后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胆胰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提高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胰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降低大鼠血清及胰腺MDA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胰宁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胰腺炎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其血清及胰腺组织MDA的含量,能够有效地对抗慢性胰腺炎形成过程中的胰腺组织损伤,从而对慢性胰腺炎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饮食量和饮水量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学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饮食量和饮水量的变化。方法:选用ICR小鼠,在干寒环境下,采用干寒性饲料饲养、慢性电击等多因素复合建立维吾尔医学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观察动物饮食量、饮水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历慢性电刺激,干寒属性饲料饲养、干寒喂养环境等因素的动物,饮食量增多P<0·05、饮水量增多P<0·05。结论: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饮食量、饮水量增多与临床表现中异常黑胆质征候特点极为相似,并此症状维持较长时间,是较理想的可靠的动物模型,饮水量和饮食量可以视为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的部分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及其合方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IL-5及IL-13)的影响。方法:通过卵蛋白致敏及激发的方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小青龙汤组、射干麻黄汤组、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合方组、普米克令舒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共6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5和IL-13的浓度。结果: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5及IL-13含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大鼠哮喘模型存在着血清IL-5及IL-13含量异常增高的病理状态;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合方组与小青龙汤组、射干麻黄汤组组间比较,合方组血清中IL-5及IL-13含量水平最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中药治疗组比较,普米克令舒组血清中IL-5含量水平最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均对哮喘动物模型的血清IL-5和IL-13浓度有降低作用,合方应用治疗作用更为显著,综合疗效与普米克令舒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5,(6)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虚寒性出血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及姜炭止血的作用。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分析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大鼠血清代谢物谱。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在血清中发现6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姜炭/干姜对虚寒性出血症大鼠的干预作用。通过比较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探讨姜炭温经止血作用的机制。结果:姜炭可以使虚寒性出血证大鼠发生紊乱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回归正常水平,确定甘氨酸、色氨酸、乳酸为姜炭温经止血的药效生物标志物。结论: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从整体上揭示姜炭对虚寒性出血证大鼠的温经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5,(9)
目的:从胃黏膜保护及促进胃肠蠕动角度阐述气滞胃痛颗粒防治反流性胃炎的作用,并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及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幽门结扎法结合胃内注射小肠液复制反流性胃炎模型,观察各组胃黏膜病理损伤程度及胃系数,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GAS、MTL的含量。应用HPLC-MS/MS技术,初步确定各组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差异及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胃系数升高,胃黏膜损伤严重,血清GAS、MTL含量显著降低(P0.05),气滞胃痛颗粒中、高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较模型组胃系数降低,损伤程度低,血清GAS、MTL含量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相近。同时确定气滞胃痛颗粒可通过调控D-Tryptophan、Sphinganine等内源性代谢物变化,影响体内色氨酸、苯丙氨酸及鞘磷脂代谢。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具有明显的胃黏膜保护及促进胃肠蠕动作用,从内源性代谢角度确定其具有多靶点,抗耐药等优势,可作为防治反流性胃炎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