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将结构相近的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和结构不同的潘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合用,比较其作用效果以判别相互作用的类型。方法:以刺激电极和力-位移换能器监测兔胫前肌的阻滞程度。选15只新西兰白兔通过累积给药法求得兔三种药物的ED50值。再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合用、按不同顺序给药的方法。每种肌松药剂量为1/2×ED50。结果:潘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合用,T1抑制92%~97%,明显高于50%(P<0.01),提示有协同作用;而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合用,T1仅抑制39%~52%。结论:非去极化肌松药间之相互作用与药物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快速诱导时维库溴铵与琥珀胆碱的起效时间、插管条件、作用维持时间和神经肌阻滞的恢复等,作者选择40例ASA1~2级、无肝、肾及神经—肌肉疾病、48小时内未用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的2~9岁小儿,随机分为4组,分别单次注琥珀胆碱2.0mg/kg(n=10)、维库溴铵0.1mg/kg(n=10)、0.2mg/kg(n=10)或0.4mg/kg(n=10)。均静注硫贲妥钠-阿托品-氯羟去甲安定-芬太尼或吗啡,用肌松药后插气管导管,以N_2O-  相似文献   

3.
若库溴铵(rocuronium)是新型具有竞争性的氨基类固醇肌松药,起效稍快。即使使用3~4×ED_(95)对心血管和迷走神经作用也轻微,与维库溴铵相比,起效迅速、持续时间和肌松作用均相似。  相似文献   

4.
病例全麻病人,12例,ASA Ⅰ~Ⅱ.术前给阿托品0.5mg、羟嗪50mg、肌注,分组观察:①组用维库溴铵60μg/kg,吸入2%氟烷及50%氧化亚氮;②组用氯胺酮2mg/kg,吸入0.8~1.  相似文献   

5.
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复合应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将结构不同的维库溴铵(VEC)与阿曲库铵(ATC)复合应用,观测肌松效果和判断其作用类型,方法:54例择期手术病人分三组,静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麻醉诱导后,以单次静注给药方式,采用“四个成串”(TOF)刺激尺神经、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变化,观察起效时间和T1达到最大抑制,得出ATC或VEC单用和ATC+VEC合用时的量-效曲线,求得各自ED50、ED95值。并运用等效图法和代数法对相互  相似文献   

6.
作者给在重症监护治疗室(ICU)内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使用静滴维库溴铵,既提高通气疗效,又加快透明膜疾病患儿的恢复,而且比其它肌松药例如箭毒或泮库溴铵(本可松)优越。维库溴铵药效短,无蓄积,对心血管也无明显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丙泊酚为对照,观察1.3 MAC的七氟烷对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及阿曲库铵临床药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人.七氟烷罗库溴铵组(sR组)、七氟烷维库溴铵组(SV组)及七氟烷阿曲库铵组(SA组)分别吸入1.3 MAC的七氟烷及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丙泊酚罗库溴铵组(CR组)、丙泊酚维库溴铵组(CV组)及丙泊酚阿曲库铵组(CA组)以丙泊酚6 mg·kg-1·h-1~8 mg·kg~·h-1及芬太尼维持麻醉.监测起效时间、最大抑制程度、作用时间、维持速率、恢复时间、恢复指数.结果 七氟烷组与相应的对照组在最大抑制程度、恢复指数方面的无统计学差异,起效时间、作用时间、维持速率、恢复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七氟烷能明显延长罗库溴铵、维库溴铵以及阿曲库铵的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减少其起效时间、维持剂量,但对最大抑制程度和恢复指数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顺式阿屈库铵与维库溴铵单次静注的药效学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ASAI-II级病人3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顺式阿屈库铵0.15mg/kg(C组)与维库溴铵0.1mg/kg(V组)为肌松剂静注诱导,观察记录诱导期间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应用肌松监测仪记录各组起效时间、最大阻滞程度、T1恢复到25%、75%、90%的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结果2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心率变化与临床常规诱导相似,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肌松起效时间分别为5.2±1.9(C组)与3.1±0.8(V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最大阻滞程度、T1恢复到25%、75%、90%的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顺式阿屈库铵与维库溴铵在药效学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9.
非去极化肌松药按分子结构可分为苯甲异喹啉(Benzylisoquinoline)类和类固醇(Steroid)结构类,前者常见副作用是引起组胺释放,后者常见副作用是迷走神经阻滞作用。这两种副作用均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本研究观察苯甲异喹啉类箭毒(d-tubocurarine)、阿库氯铵(alcuronium)、阿曲库铵(atracurium)及类固醇结构类的维库溴铵(vecuronium)在静脉给予插管剂量后所发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及美维松的 肌松效应。方法45例ASAⅠ~Ⅱ级 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注入相当于2倍ED  相似文献   

11.
缩短维库溴铵起效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麻插管手术20例,应用维库溴铵分预注法和大剂量法,各10例,作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者插管量固定为8mg,不再以体重计算,用国产加速度仪监测其起效时间,有效时间,肌松程度和插这条件,心血管反应。结果:PD0.01mg/kg,PT4min,ID0.09mg/kg作预注插管可明显缩短起效时间,且小于大剂量法,肌松程度和有效作用时间也小/短于大剂量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肌松药自适应控制给药系统使病人的肌松水平稳定在恒定水平,研究低温体外循环(CPB)对心血管手术病人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血管手术病人2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0):罗库溴铵组(R组)和维库溴铵组(V组)。用加速度仪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采用四个成串刺激,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2~4μg/kg,并采用自适应控制给药系统给予肌松药负荷剂量:罗库溴铵0.3mg/kg(R组)或维库溴铵0.07mg/kg(V组),T4消失时进行气管插管,当肌松水平恢复到T1=10%时,控制系统开始控制输注泵持续输注肌松药,2组术中肌松水平维持在T1=10%。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维持麻醉。分别于CPB开始前T1=10%并且持续5min(T1)、CPB中达到设定的最低温度(T2)、CPB停止后5min (T1)采集动脉血,测定肌松药的血药浓度;记录CPB前(麻醉诱导开始至CPB开始前即刻)、CPB中(CPB开始即刻至CPB停止前即刻)和CPB后(CPB停止后即刻至术毕)肌松药的输注速率,记录达设定点时间(从T1=100%至T1=10%的时间)、达稳态时间(从T1=100%到T1稳定在10%的时间)、鼻咽温及拇内收肌皮温。并对本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T1比较,R组和V组T2、T3时肌松药的血药浓度降低,CPB中及CPB后肌松药的输注速率均低于CPB前(P<0.01)。两组平均超调和平均标准差均在5%以内,控制给药系统性能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手术病人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麻醉下,低温CPB强化了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中的效应。方法 对20例择期全麻病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10例,分别给予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进行肌肉松弛,对肌效应和血液动力学进行比较。结果 在肌效应和血液动力学方面甲组优于乙组。结论 罗库溴铵在麻醉应用方面前景优于维库溴铵。  相似文献   

14.
在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时 ,观察不同时机注射芬太尼对B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全麻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2 0例 )。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10 0mg、阿托品0 5mg。A组静脉诱导 :异丙酚 40mg/ 10s静注致睫毛反射消失 ,芬太尼 3μg/kg、维库溴铵 0 1mg/kg静注后 2 5分钟行气管插管 ;B组诱导用药剂量同A组 ,将芬太尼静注时间推迟至插管前 2 0秒。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期间BP、HR改变。结果插管前两组SBP、DBP均显著下降 ,其中A组SBP下降达 2 8 3% ,B组…  相似文献   

15.
小儿应用阿屈可林,泮库溴铵和维库溴铵临床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应用阿屈可林、泮库溴铵和维库溴铵临床效果的观察胡晓,杜怀清本实验观察了小儿应用阿屈可林(A-tracurlum)、泮库溴铵(Pancuronium)和维库溴铵(Vecuronium)等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临床效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2~10岁拟行眼科手...  相似文献   

16.
围术期TOF监测与残余肌松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探讨围术期应用TOF监测降低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81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维库溴铵监测(V+M)组;维库溴铵未监测(V)组;潘库溴铵监测(P+M)组及潘库溴铵未监测(P)组4组.麻醉方法为静脉注射2.0~2.5mg/kg异丙酚,潘库溴铵或维库溴铵0.08~0.12mg/kg,3min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应用50%N2O、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使用TOF-GUARD监测仪监测肌松.P+M组和V+M组在TOF计数出现1~2个颤搐反应时给新斯的明0.04mg@kg-1、阿托品0.02mg@kg-1.拮抗;P组和V组根据临床反应判断是否给予拮抗及剂量.观察各组病人到ICU后残余肌松发生率(T4/T1<0.70)及持续时间.结果4组病人到ICU后残余肌松发生率分别为V+M组23.80%、V组39.13%、P+M组42.11%、P组83.33%,P组残余肌松发生率显著高于V组(P<0.01),而且监测组残余肌松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监测组(P<0.05).4组残余肌松持续时间分别为V+M组(11.11±5.48)min、V组(30.00±15.12)min、P+M组(21.15±11.62)min、P组(44.87±31.39)min,未监测组明显长于监测组(P<0.05).未监测组潘库溴铵及维库溴铵总的用药量分别大于监测组(P<0.05).结论1.围术期TOF监测可明显降低残余肌松发生率;2.潘库溴铵残余肌松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维库溴铵,在无神经肌肉功能监测的情况下,应用潘库溴铵应严加注意;3.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阻滞后进行术后肌松拮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测定癫痫患者维库溴铵ED(95)值.方法 选取择期癫痫手术患者5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6~43岁,病史3~26年.患者均有服用抗癫痫药物史,术前均无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心肺、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均分为5个剂量组,维库溴铵剂量分别为20、30、40、50、60 μg/kg.记录拇内收肌四个成串刺激第一次反应最大抑制的百分率并进行概率单位转换,将维库溴铵的首次剂量进行对数转换,用直线回归方法建立维库溴铵的剂量-反应曲线,并记录起效时间.结果 癫痫患者维库溴铵ED(95)为57.2 μg/kg,95%可信区间(CI)53.8~63.6 μg/kg.结论 癫痫患者维库溴铵ED(95)为57.2 μg/kg(95% CI 53.8~63.6 μg/kg),明显大于非癫痫患者.  相似文献   

19.
性别对维库溴铵药效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临床药效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中的肌松效应。方法  2 5例ASAⅢ级行肾移植术病人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 (R组 ,15例 )和维库溴铵组 (V组 ,10例 )。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 2×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6mg/kg)或维库溴铵 (0 1mg/kg)。术中当T1恢复至 2 5 %时 ,追加 0 5×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15mg/kg)或维库溴铵 (0 0 2 5mg/kg)。末次剂量后 ,使肌张力自然恢复或给予新斯的明拮抗。结果 初量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为 (1 98± 0 4 7)min ,明显短于维库溴铵的 (3 2 5±0 82 )min。初量和追加量的罗库溴铵的肌松维持时间分别为 (4 6 87± 14 6 0 )min和 (34 86± 15 5 7)min,与维库溴铵相似。两组应用拮抗药后 ,恢复指数均显著缩短。结论 对于终末期肾衰竭病人 ,罗库溴铵的起效快于维库溴铵 ,肌松作用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与维库溴铵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