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许兆龙  徐连春  王振亮  龚兵 《淮海医药》2013,31(2):190-F0004
患者女,29岁。智力障碍,因发现右上腹巨大包块半月入科,伴持续性胀痛,肤黄、眼黄、尿黄及皮肤搔痒。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右上腹膨隆,腹软,右上腹可触及一巨大肿块,上至右肋缘下,下至髂前上棘水平,左至正中线左侧约5cm,表面光滑,质韧,压痛,无反跳痛,叩诊浊音,轻叩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181.3mmol/L,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38岁,因右上腹部胀痛不适10d入院。患者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以右上腹部明显,呈持续性胀痛,偶有阵发性加剧,向背部放射,疼痛与饮食无明显关系。门诊肝胆脾B超示:"胆总管囊状扩张、胆总管结石、胆囊炎"。病后除上述症状外无特殊。既往健康,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66次/min,呼吸  相似文献   

3.
4.
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间歇性隐痛,无发热,并时感恶心,食后饱胀,遂于2005-06-04来我院就诊。2年前曾因车祸致右肺挫伤。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未见胃肠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肝区肋弓饱满,肝脏增大,肋下触及约1cm,肝区叩痛( ),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下界肋下1cm,边缘钝,未闻及血管杂音。脾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彩超示:肝上界平第5肋间,肋下1cm,包膜完整。肝右叶可见约22cm×14cm的囊性暗区,内部透声差,其内见细小光点,充满整个囊腔。因囊性占位较大,肝内血管网及胆…  相似文献   

5.
患女,32岁,教师,住院号17186,CT号33345。于2005年3月18日以主述右上腹痛伴呕吐,向右肩、背部放散而就诊入院。既往史三、四岁时曾有上腹痛疼、呕吐,到附近医院就诊;16岁时因呕吐、反酸、吐胆汁在某医院行B超检查疑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用药后缓解,1997年又发作一次,经治愈后至本次发作。体检及化验检查:患神志清楚,营养中等,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相似文献   

6.
<正>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指胆管包括肝胆管和胆总管因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囊状扩张,它有利于因结石或肿瘤梗阻而引起的胆管继发扩张,是一种较少见的胆道疾病。该病多发于亚洲,在我国随着各种检查手段的日益完善,本病在国内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我院于1984—2012年共收治14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8例中男性30例,女性118例,男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6岁,主因黄疸,纳差,腹胀腹痛一个半月,病情加重一周。患儿于一个半月前开始双眼发黄,伴有腹痛,纳差,厌油腻,曾到两所医院就医,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予以保肝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近一周黄疸、腹胀加重,不进食,全身无力,转我院就医。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按时做疫苗接种。家族中无肝炎病患者。查体:体温37℃,呼吸32次/min,脉搏102次/min。发育中等,营养欠佳。神清,精神萎靡,呼吸平稳,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总结1990年1月-2001年6月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5例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上腹痛最为多见,B超为首选的检查方法,确诊率较高,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本组男8例,女27例,以女性多见,年龄18—65岁。所有病例均行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效果满意。结论 B超为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本病的苜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陈皓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1):177-177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75岁,于入院前2年B超检查发现盆腔一肿物,平时偶伴有下腹不适.近4个月来,起床时于下腹部自己能摸到一儿头大的肿物,B超检查发现肿物明显肿大;近一周来,自觉下腹部坠胀感,伴腰痛而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7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有望  陈刚  吴璇昭 《贵州医药》2010,34(4):332-333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choledochalcyst,CCC)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CongenitalRiliaryDilalion,CRD)是指胆管包括肝胆管和胆总管因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囊状扩张,少数病例因外伤或手术等因素所致,是小儿外科常见的胆道系统发育异常。由于近年影像技术的发展及普及,该病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小儿外科2003-01—2009—06收治的47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岁。因左上腹胀满2年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左上腹部饱满,左肋缘下脾约6cm,质软。腹水征(-)。血WBC7.4×109/L,W-SCR0.311,W-LCR0.689。B超检查:于左上腹探及一约14.0cm×12.8cm×9.6cm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囊内透声差,内可见细小密集光点反射并可见浮动,囊肿胰腺及脾脏相邻部位分界欠清;提示左上腹部囊性占位。CT检查显示左上腹部有一直径约为13.2cm圆形低密度灶,实质部CT值14.8Hu,腔壁边缘光滑,厚度不均,病灶与脾脏关系密切,与胰、左肾边界尚能分清,胰尾向前推移,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脾脏囊肿…  相似文献   

12.
脾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3岁。上腹部胀痛2年,加重1个月入院,B超检查:脾脏囊性占位,边界清,低回声区20.5cm&#215;18cm大小。CT检查:脾脏内可见巨大囊状低密度灶,大小约20cm&#215;18.5cm,与脾脏分界不清,胃、肝、肠、肾受压移位(图1)。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2岁,左腰背酸痛并腹部包块五年余,B超示左肾区巨大囊实性包块,CT示左腹膜后可见一巨大囊实性肿块影,大小约19 cm×12 cm×20 cm,CT值约为15~22 hU,边缘尚清楚,内部及边缘可见少许脂肪密度影,未见明显钙化密度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有不规则强化,并可见异常供血血管影.左肾被压迫推移至腹主动脉右前侧及肾轴旋转.CT诊断为左腹膜后混合型脂肪肉瘤.病理:混合型脂肪肉瘤后巨大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9个月。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4.0kg。出生后即发现患者腹部膨大,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良好,无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入院前半个月见腹部膨大加重。入院查体:全腹普遍性高度膨隆,腹围62cm,腹壁静脉显露,走向正常,脐膨出,肝脾触诊不清,肝上界于右锁骨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 患女性,69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0余年。发热和黄疸1周于2006年2月6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部和右上腹部触痛,胆囊肿大并触痛。CT和B超检查提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肝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2cm。胆囊和胆总管可见直径1.5cm以下多枚结石。化验血总胆红索48umo/L。临床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006年2月10日在气管插管全身吸入麻醉下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手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LCHTD)。患取头高左倾仰卧位。脐孔右上缘做15mm小切口,放入10mm套管,置入3洲捷腔镜作为观察孔。注入CO2气体,压力保持在13mmHg。  相似文献   

16.
刘霞  胡万萍 《江西医药》2006,41(3):184-184
1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反复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数年,阵发性加重伴黄疸2d,来我院治疗。查体:皮肤、粘膜、巩膜轻度黄染,肝脾未扪及明显肿大,肝区叩击痛阳性,墨氏征阳性,化验结果:血常规:WBC12.3×109/L,N0.835,L0.120;肝功能:TBIL46.1mmol/L,DBIL10mmol/L。超声检查:肝内胆管普遍轻度扩张,内径:0.8cm,于左、右肝管内分别探及大小约:0.5×0.6cm2,0.7×0.6cm2的强光团,后方伴声影。胆总管呈“梭形”扩张,上、中、下段内径分别为1.0cm;2.2cm;0.7cm。胆囊大小约:11.7×4.6cm2,壁厚,约0.7cm,毛糙;腔内不清晰。胰腺、脾脏未见异常。超声提示…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5岁,主因“上腹部触及包块半年”于2008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无意于上腹部触及一约鸡蛋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欠佳,无压痛,不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当时未引起注意,未做任何治疗。此后上腹部包块逐渐增大,入院前感进食后有腹胀,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我院就诊。行上腹部CT检查示:上腹部占位,大小约7.2cm&#215;6.4cm,多考虑为胰腺假性囊肿。腹部B超示:肝包虫。肝包虫试验(+)。患者经常和猫、狗等有亲密接触史。入院后诊断:胰腺假性囊肿,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6岁,藏族,农民。因下腹部包块(如孕5个月大小),逐渐增大4年,于2004年7月13日入院。一年前在本院行B超检查提示卵巢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