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66例口服隆糖药(OAD)但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Glargine)治疗组(n=33)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n=33),分别采用每晚10点注射Glargine和NPH,均加用瑞格列奈,日3次,口服治疗,根据空腹血糖(FBO)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口服瑞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PPG).治疗目标值FBG<6.1mmol/L,PPG<8.0mmol/L,共12周.结果 2组患者平均FBG、PPG和HbA,c无明显差异,但Glargine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NPH组.结论 每日注射1次长、中效胰岛索联合瑞格列奈的方案可使OAD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血糖获得理想控制,Glargine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经1种或1种以上较大剂量的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治疗组(30例)和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治疗组(32例),睡前注射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12周,观察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地特胰岛素治疗组治疗后FPG(5.7±0.6)mmol/L,2hPG(7.1±0.8)mmol/L,HbA1(c 6.8±0.5)%;NPH治疗组治疗后FP(G 5.8±0.6)mmol/L,2hP(G 7.1±0.5)mmol/L,HbA1(c 6.8±0.4)%.两组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特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少于NPH治疗组(P<0.05),且平均体重增加低于NPH治疗组.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方法简便、易行,低血糖发生率低,对体重影响小,安全有效,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1次/d地特胰岛素(诺和平)或诺和灵N(NPH)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体质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就诊的60例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保持原有口服药方案不变,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加用1次/d睡前地特胰岛素注射,对照组加用NPH,起始剂量均为0.2 U/(kg·d),然后根据2~3次平均空腹血糖每周调整1次胰岛素剂量,直至空腹血糖达到4.4~6.1 mmol/L.治疗期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FPG、HbA1c、体质量的变化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HbA1c和FPG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质量增加少[分别为(1.6±0.3)kg和(0.6±0.1)kg,P<0.01].治疗组发生1例轻度低血糖(3.3%),对照组发生5例轻度低血糖(16.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2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口服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1次/d睡前地特胰岛素治疗同NPH相比,有效性相似,但低血糖发生风险小、体质量增加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eutral Protamine Hagedorn,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对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共入选36例2型DM患者,随机给予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和NPH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HbA1c、FBG及行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结果 20周时地特组和NPH组HbA1c分别由9.19%和8.72%降至7.81%和7.39%,FBG分别由11.7mmol/L和11.0mmol/L降至6.59mmol/L和6.29mmol/L(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地特组血糖变异系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显著低于NPH组。治疗前后地特组和NPH组的体质量增加分别为(-1.22±1.84)kg和(2.19±2.81)kg(P〈0.05)。地特素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NPH组,且无夜间低血糖事件。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OAD治疗与NPH具有相似的血糖控制,但地特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控制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长效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血糖控制欠佳(HbA1c>7.5%,FBG 8~13mmol/L)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长效胰岛素+瑞格列奈组,15例)和对照组(诺和锐30组,15例),疗程12周,以两组FBG<6.5mmol/L为治疗目标,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的FBG、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P<0.01).结论 长效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易出现低血糖,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禁食患者胰岛素泵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应激期禁食患者胰岛素泵的应用。【方法】121例禁食糖尿病患者中,根据胰岛素的应用方法不同分为:泵组37例,应用优泌乐(Humalog)。来得时皮下注射组41例,应用甘精胰岛素(Insul-inglargine)。NPH皮下注射组43例,应用诺和灵N(Novolin N)。【结果】泵组、来得时组与NPH组在相同治疗目标下,达标所应用时间泵组:(3.72±1.41)d、来得时组:(6.4±1.77)d、NPH组:(8.6±3.1)d、(P<0.05)。胰岛素用量泵组:(39.10±3.16)IU/d、来得时组:(42±4.27)IU/d、NPH组:(53±4.00)IU/d、胰岛素用量比较(P<0.05)。空腹血糖泵组;(7.3±2.53)mmol/L、来得时组:(9.5±4.51)mmol/L、NPH组:(10.1±3.84)mmol/L、空腹血糖泵组与来得时组、泵组与NPH组比较(P<0.05),来得时与NPH组比较(P=0.513)。低血糖的发生率;泵组:5.4%,来得时组:7.32%、NPH组:9.3%,3组比较(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比来得时皮下注射组、NPH皮下注组,治疗所需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少,血糖控制更理想,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且剂量调节更加方便,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特别适合需禁食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新型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格列美脲是具有胰外降血糖作用的降糖药.文中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4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L)],按治疗方法分为中效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格列美脲组19例,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组21例.依照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值FBG<7.0mmol/L,治疗时间12周.观察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2h PBG)水平、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2h PBG及HbA1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联合格列美脲(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治疗前后BMI无明显差异(P>0.05),而NPH联合格列美脲组治疗前后BMI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可较好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对患者体质量影响小,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拜糖平(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3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按治疗方法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126例)和中效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阿卡波糖组(108例).治疗过程中根据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值FBG<7.0mmol/L,治疗时间24周.记录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2hPBG及HbAI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联合阿卡波糖[4.8%(2/42)比16.7%(6/36)](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甘精胰岛素(Lan组)和中效人胰岛素(NPH组)联合降糖药物那格列奈治疗,疗程16周,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变化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 两组的空腹血糖均平稳下降.于16周达到稳定,两组终点时FBG、HBA1C、体重指数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组,并且安全达标率显著高于NPH组.结论 甘精胰岛素可以使糖尿病患者FBG,HbA1C均达到理想控制目标,而且不增加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07-109+115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患者临床诊疗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对照组患者予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治疗8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1c[(4.17±1.37)mmol/L、(6.19±1.55)mmol/L、(6.20±1.5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6±1.28)mmol/L、(7.36±1.62)mmol/L、(7.5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FPG、2 hPG达标时间[(4.03±1.16)d、(4.66±1.4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81±2.20)d、(7.50±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5.6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7%、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加快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并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对单纯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均每周进行随访,持续观察3个月.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和体重.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空腹血糖[(5.31±1.12)mmol/L vs.(6.48±1.09)mmol/L]、餐后2h血糖[(7.46±1.08) mmol/Lvs.(8.21± 1.4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39±0.98)%vs.(6.03±1.04)%]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指标、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实验组轻微低血糖事件3例,对照组轻微低血糖时间8件,夜间低血糖时间5例,2组均无低血糖昏迷发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3,P=0.005).结论 对于单纯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对控制血糖具有明显的效果,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比较加用甘精胰岛素或人NPH胰岛素使HbAlc达到7%的疗效和低血糖风险。方法在33例服用一种或2种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lc>7.5%)中,进行了这一随机、开放标记、平行、16周的试验,患者继续服用研究前的药物,但于每天睡前加用一次甘精胰岛素或人NPH胰岛素,使空腹血糖(FBG)达到≤100mg/dl(5.6mmol/L)的目标值。试验结果的观察指标为FBG、HbAlc、低血糖发生率和达到HbAlc≤7%并且没有发生有记录的夜间低血糖的患者百分数。结果终点时甘精胰岛素组和NPH胰岛素组的平均FBG(5.94Vs6.11mol/L)和HbAlc(6.68Vs6.79%)无明显差异,P>0.05。大多数用这两种胰岛素的患者都达到HbAlc≤7%的目标。但是,在HbAlc≤7%且没有发生有记录的低血糖(<4mmol/L)方面,甘精胰岛素组(69%)比NPH组(29%)高出一倍,P<0.05。甘精胰岛素组的经证实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也显著低于NPH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治疗且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加用基础胰岛素,可使绝大多数患者血糖获得理想控制(HbAlc≤7%)。甘精胰岛素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CGM)观察晚餐后0.5 h与晚餐后1 h短时中强度运动分别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谱的 影响。方法纳入15例平时缺乏运动的无严重并发症T2DM患者(9名男性,6名女性),且均未使用胰岛素。将受试者随机分配 到晚餐后0.5 h运动组和晚餐后1 h运动组,进行0.5 h中强度运动,1周后交叉。运动强度设定为40%储备心律(HRR)。在饮食 标准化和药物治疗不变的条件下,通过CGM监测血糖。观察受试者晚餐后2 h平均血糖、高峰血糖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 等,同时观察餐后12 h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观察受试者是否出现夜间低血糖。结果 晚餐后0.5 h 运动组与晚餐后1 h 运动组,在餐后2 h 平均血糖、高峰血糖及血糖AUC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晚餐后1 h 运 动组餐后2 h即时血糖明显低于晚餐后0.5 h运动组(P=0.04)。同样,两组间餐后12 h平均血糖、CV及MAGE均无统计学差异, 且均无夜间低血糖发生。结论晚餐后0.5 h与晚餐后1 h进行短时中等强度运动对T2DM患者血糖谱影响无明显差异,均安全 有效。晚餐后1 h运动可能对降低餐后2 h血糖更有利,但对于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餐后0.5 h运动可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三餐前进食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B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9.57±3.24) mmol/L vs(9.54±2.68)mmol/L,t=0.526]、2 hP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5.43±3.58)mmol/L vs(15.54±2.52)mmol/L,t=-0.632]和HbA1c[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0.54±1.25)% vs(10.48±1.32)%,t=0.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6.78±2.15)mmol/L vs(5.43±1.64)mmol/L,t=0.3.423]、2 hPG[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1.36±2.46)mmol/L vs(9.23±1.54)mmol/L,t=3.695]和HbA1c[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7.65±1.54)%vs(6.23±1.63)%,t=3.452]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6.24±1.43)d和低血糖发生率(5.4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56±2.14)d、(18.9%)]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2,χ2=3.446,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ype 2 diabetes (T2DM) patients often fail to achieve adequate glycemic control with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OADs). Insulin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 in these patients but with increased risk of hypoglycemia.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sulin glargine and NPH insulin, both in combination with a once-daily fixed dose of glimepiride, in terms of glycemic control and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METHODS: In this open-label, 24-week randomized trial in te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T2DM patients poorly controlled on OADs (HbA1c > or = 7.5 and < or = 10.5%) received glimepiride plus insulin glargine (n = 231) or NPH insulin (n = 250) using a forced titration algorithm.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equivalence of 24-week mean changes in HbA1c. RESULTS: Insulin glargine and NPH insulin achieved similar HbA1c reductions (adjusted mean difference -0.047; 90% CI -0.232, 0.138; per-protocol analysis). Confirmed nocturnal hypoglycem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ith insulin glargine vs. NPH insulin (16.9 vs. 30.0%; p <0.01; safety analysis). Patients receiving insulin glargin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achieve HbA1c levels < 7.0% without hypoglycemia (27 vs. 17%; p = 0.014; per-protocol analysis). There was a more pronounce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improvement with insulin glargine vs. NPH insulin (p <0.02; full analysi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ho lost time from work or normal activities due to diabetes was lower with insulin glargine vs. NPH (1.8 vs. 3.3%; full analysis).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T2DM,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on OADs, once-daily insulin glargine plus glimepiride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metabolic control with a reduced incidence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compared with NPH insul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8例观察组患者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注射,给予52例对照组患者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注射,两组同时均口服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6.59±1.12)周、(8.92±1.07)周(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6.2%和76.9%,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对于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作为老年人胰岛素基础治疗,更具有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优泌乐)和短效人胰岛素(优泌林R)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86例住院需胰岛素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优泌乐组和优泌林R组,胰岛素泵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每日3餐前后和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泵相关的副作用。结果优泌林R组和优泌乐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5.77±1.41)d和(3.17±1.36)d(P<0.01),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8.64±2.39)d及(5.07±1.47)d(P<0.01);2周后3餐前和睡前血糖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血糖控制情况,优泌乐组优于优泌林R组(P<0.05),优泌乐组胰岛素用量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泌乐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优泌林R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输注优泌乐及优泌林R均能使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但优泌乐对餐后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达标时所需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血糖波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动态血糖波动特征.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根据连续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选取稳定人群中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12例,单纯餐后血糖受损(IGT)组19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IFG/IGT)组1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组21例,正常对照(NGT)组18例,分析其各项临床指标和CGMS动态血糖数据.结果 (1)日内血糖波动:NGT、IFG、IGT、IFG/IGT至T2DM组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MBG)和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依次升高.IGT组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2±1.2)mmol/L较NGT组(1.6±0.5)mmol/L高,较T2DM组(5.2±1.9)mmol/L低(P<0.05);IFG/IGT的有效血糖波动频率(FGE)(5.5±2.5)次/d较NGT组(6.1±3.4)次/d低,较T2DM组(4.8±1.8)高.糖尿病前期3组间IGT组MAGE(3.2±1.2)mmol/L最高,FGE(4.9±1.8)最低.(2)日间血糖波动:与NGT组(0.8±0.3)mmo/L相比,IGT组(1.1±0.4)mmol/L、IFG/IGT组(1.2±0.4)mmol/L和T2DM组(2.0±1.0)mmol/L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依次升高(P<0.05).(3)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血糖波动特征:IFG组空腹血糖受损程度最重,餐后高峰以IFG/IGT组为著.血糖水平曲线由低至高依次为NGT、IGT、IFG/IGT、IFG、T2DM组.(4)不同HbAlc水平的血糖波动:受试者HbAlc<7%时,空腹血糖曲线几乎重合,餐后血糖曲线略微分开;HbAlc7.0%~7.9%时,餐后高峰明显上升;HbAlc≥8%时,空腹曲线明显上移,餐后波动继续升高.结论 (1)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日内血糖波动及日间血糖波动逐渐增加.(2)正常人血糖波动幅度小,频率高;T2DM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大,有效波动频率低;(3)IFG组的血糖波动特征最接近于NGT,而IGT组最接近于T2DM;(4)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餐后血糖受损明显早于空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糖代谢相关指标对"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以"低血糖症"收治的31例患者.入院后进行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并取血样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白蛋白(GA),次晨进行延迟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及同步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分为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组、功能性低血糖组,胰岛素瘤组.结果 (1)胰岛素瘤组中Hbalc(4.49±0.63)%、行OGTT时的空腹血糖(3.44±0.78)mmol/L及CGMS检测到的最低血糖(2.31±0.24)mmol/L均低于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组、功能性低血糖组[Hbalc分别为(5.60±0.25)%,(5.28±0.48)%,P=0.002];空腹血糖分别为[(4.82±0.35)mmol/L,(4.70±0.49)mmol/L,P=0.001];CGMS检测到的最低血糖分别为[(3.28±0.45)mmol/L,(3.28±0.99)mmol/L;P=0.015].而胰岛素瘤组中胰岛索释放指数(IRI)(0.38±0.07)、C肽指数(CPI)(0.03±0.01)高于糖耐鼍受损或糖尿病组、功能性低血糖组(IRI分别为0.11±0.06,0.16±0.03,P=0.002;CPI分别为0.02±0.01,0.02±0.01;P=0.023).(2)ROC曲线分析:Hbalc、行OGTT时的空腹血糖、IRI、CPI及CGMS检测到的最低血糖作为诊断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955、0.974、0.848、0.916.结论 Hbalc、行CGTT时的空腹血糖、IRI、CPI及CGMS检测到的最低血糖均对胰岛素瘤定性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治疗的降糖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CGMS组和对照组(各50例),CGMS组佩戴3d CGMS同时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根据CGMS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对照组行手指法测血糖(SMBG),同时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根据SMBG每日8次连续3d的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均用CGMS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24h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小于对照组[(6.6±2.3)mmol/L与(7.5±2.1)mmol/L,(3.9±0.9)mmol/L与(5.1±0.6)mmol/L,均P〈0.05];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0.64±0.21)U/kg与(0.82±0.41)U/kg,P〈0.05];低血糖发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0±3)min与(40±9)min,P〈0.05]。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以降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