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腹全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而有一定难度的手术。近年来由于手术方式的改进和麻醉技术的提高,使得手术治疗更趋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发生。本院1995~1997年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284例,术后阴道残端出血29例。现就其出血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34~72岁,包括绝经期手术8例(27.5%)。出血发生在术后48h内(早期出血)者6例(20.7%),48h至3周(晚期出血)者23例(79.3%)。出血量约50~300ml。1.2 出血原因 早期出血均为残端创面渗血,其中2例分…  相似文献   

2.
全子宫切除术后远期阴道残端出血患者44例,年龄37~62岁,平均48.6岁;单纯全子宫切除术18例,全子宫切除加一侧附件切除术16例,加双侧附件切除术10例。远期残端出血:术后10~30天20例,术后1~2个月16例,术后2个月以上8例。出血的阴道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前阴道灌洗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全子宫切除术前阴道灌洗,实验组实施改进后的全子宫切除术前阴道灌洗.比较2组患者术后3d、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阴道残端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3d、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阴道残端出血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进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阴道灌洗方法能有效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阴道残端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86年5月至1990年11月,采用自制高锰酸钾饱和溶液治疗妇科手术后残端出血49例,取得1次性治愈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结果 1986年5月至1990年11月,用高锰酸钾饱和溶液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中晚期阴道残端少量或中等量出血25例(近年来,我院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中晚期出血发生率为5.5%):宫颈息肉摘除术后断端创面出血,经用纱布填塞或上止血药  相似文献   

5.
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原因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之一,而术后阴道残端出血亦为常见之并发症。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成熟、术式的改进及缝合材料的改良,使手术更趋安全,但残端出血的并发症仍有发生。现就本院2000年11月至2004年10月行子宫全切除术后并发残端出血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患者最常用及最基本的手术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和麻醉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精湛技术,高科技的手术设备,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但仍然存在有着并发症的发生,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是指子宫切除后宫颈残端切面或阴道残留顶端的出血,为子宫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本院2008~2009年的3例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的患者护理,护理措施得当,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后输卯管脱垂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6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输卵管脱垂6例,发生率1.38%;患者术后均有轻、中度贫血,血红蛋白72~97g/L;4例术后阴道残端感染,3例术后有盆腔血肿,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下腹部胀痛等;6例术后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结论输卯管脱垂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少见并发症,阴道残端感染、贫血、血肿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发生输卵管脱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道残端出血是指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留顶端的出血,为该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残端出血尚缺乏一个出血量的限定,发病率报道不一,从9.6%到58.0%不等[1]。我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共行子宫全切术450例,其中17例发生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3.78%。现分析原因并总结处理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38~58岁,平均47.2岁。均因子宫疾病行经腹子宫全切术,其中子宫肌瘤10例,子宫腺肌症5例,宫颈病变和功能性子宫出血各1例。术前合并疾病:贫血10例,原发性高血压7例,糖尿病5例。术中阴道残端采用1-0可吸收华丽康线连续锁边缝合,12例残端两侧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慢性宫颈炎预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妇科一种常见的术式。因其手术时间短 ,损伤少 ,并发症发生率低 ,恢复快 ,费用低廉而深受医患欢迎。影响子宫次全切除术进一步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担心宫颈残端癌的问题。但近年的资料证实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率极低 ,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很小[1]。而慢性宫颈炎又是引起宫颈癌的一种高危因素。为此作者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宫颈糜烂程度及宫颈涂片结果术前、术后对比 ,旨在为需行子宫切除术时选择术式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因良性疾患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0.
腹式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肉芽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堂 《临床医学》1996,16(12):22-23
目前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后的阴道残端肉芽发生率较高。随此手术的逐渐普及,对于如何使术后阴道残端愈合光滑,避免肉芽形成,已引起重视。本文对280例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后发生阴道残端肉芽作回顾性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自1991年到1994年,我科共行子宫全切除术280例,其中子宫肌瘤243例,卵巢肿瘤30例,子宫  相似文献   

11.
周明辉  纪燕琴  邱华娟 《新医学》2021,52(7):504-507
目的 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采用倒刺线经不同途径缝合阴道残端的效果。方法 选取因子宫良性疾病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6例。56例均采用倒刺线缝合,经腹腔镜缝合阴道残端者被纳入A组(30例),经阴道缝合阴道残端者被纳入B组(26例)。比较2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日数、阴道残端总并发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阴道残端感染、阴道残端裂开)、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形成率。结果 2组均能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A组手术操作时间和缝合时间均少于B组(P均< 0.05)。术后A组出现1例阴道残端裂开,B组则无(P > 0.05)。A组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形成率高于B组(P < 0.05)。A组术后阴道残端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 < 0.05),但2组术后阴道残端出血、阴道残端感染、阴道残端裂开发生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采用倒刺线经腹腔镜缝合阴道残端有利于阴道残端的愈合,可降低术后残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总结12例术后发生阴道残端输卵管脱垂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开腹全子宫切除7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5例;3例患者无症状,1例患者出现左侧腰背部痛,8例患者术后出现阴道排液;4例患者妇科术后检查时阴道残端发现输卵管伞端,8例患者阴道残端发现类似肉芽样组织。所有患者经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护理,预后良好,随诊1个月~2年无异常发现。通过总结提出在该并发症的预防上护士应做好术后阴道引流管的正确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出院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宫切除术后阴道出血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9年7月~2003年6月共16例全宫切除术后阴道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与16例全宫切除术后无阴道出血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相关因素与阴道残端出血的关系。结果 主要相关因素有:(1)术前贫血,术中失血量多,造成术后贫血为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的主要原因。(2)阴道感染,入院到手术时间短,导致阴道灌洗时阃减少有一定关系。(3)阴式全宫较腹腔式全宫引起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高。(4)由于治疗上的重视,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与阴道残端出血关系不大。结论 针对出血原因,术前应充分做好阴道准备,术后用敏感抗生素,及时纠正贫血,提高手术技能,减少术中出血。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以减少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金晶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6):832-832
输卵管脱垂是子宫切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作者采用阴道残端修补+左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45岁,于2005年6月27日因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在本院行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报告示上皮内瘤变Ⅲ级,累及腺体。2005年7月5日行子宫全切+左卵巢囊肿剥出术,术后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阴道流血水,量多,标本培养示阴沟肠杆菌生长。膀胱注入美蓝液后阴道残端无蓝色液体流出,  相似文献   

15.
108例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近远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2002年4月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44.98岁(34~50岁),子宫肌瘤78例,子宫腺肌症18例,难治性功能性子宫出血12例。曾有下腹部手术史者23例。结果近期并发症以阴道出血、宫颈残鞘积血为主,远期并发症以宫颈残鞘积液为主。术后92例患者随访:阴道残端出血10.87%(12/108),其中2.17%(2/92)的患者有周期性阴道出血;阴道流液1.09%(1/92);宫颈残鞘积液17.39%(16/92);残端肿块3.26%(3/92);性生活满意率97.65%(83/8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处理好宫颈残鞘出血是减少该术式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患者最常用及最基本的手术之一。随着手术和麻醉技能的提高以及有关条件的改善 ,使手术治疗更趋安全 ,但仍可发生一些并发症。残端出血是指子宫切除后宫颈残端切面或阴道残留顶端的出血[1] ,为子宫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我科 2 0 0 2年 6月~ 1 2月对 5例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的患者进行科学的诊治和全方位的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将有关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残端出血的病人 ,年龄 35~ 5 4岁 ,平均年龄 4 4岁 ,干部 2例、职员 2例、农民 1例 ,文化程度分别为大专 1例、高中 2例、初中 1例和小学 1例 ;均为…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性,37岁。全子宫切除术后3年,反复阴道出血10天。既往月经规则,经期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近1个月白带增多,偶有异味。患者3年前因"CIN2级、卵巢黄体囊肿"在我院行全子宫及双侧卵巢囊肿切除术。2年前因阴道出血、阴道残端赘生物在我院行阴道赘生物切除术。半年前再次因阴道出血、阴道残端赘生物在我院行阴道赘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脱垂是子宫全切除术后发生的一种少见并发症,也是一种疝,在腹腔与阴道之间存在相通的情况下发生[1].阴道残端裂开伴肠管脱出也是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查文献无相关报道,有研究[2]报道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采用"8"字缝合方式的患者中有1例发生阴道残端裂开,但有无肠管脱出无具体报道.  相似文献   

19.
髂内动脉结扎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髂内动脉结扎术是治疗或预防妇产科急性出血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自1978年以来,本院共行25例髂内动脉结扎术用于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或预防出血,全部获得成功,未发生1例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平均34(25~53)岁。出血原因包括软产道损伤,输卵管结扎术、子宫切除术、卵巢癌根治术术中或术后大出血,侵蚀性葡萄胎阴道转移灶大出血,子宫卒中等。1.2 出血及结扎部位 输卵管结扎术中撕断输卵管及系膜造成阔韧带及盆底大血肿7例,结扎单侧髂内动脉;卵巢癌根治术中出血2例,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缺点,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改良阴式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改良组)85例,同期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传统组)8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并对85例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随访2年,了解术后阴道残端脱垂率,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改良组明显少于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改良组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同样大小子宫切除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85例改良阴式手术者均未发生阴道残端息肉及阴道脱垂,90%患者性生活满意.传统组发生阴道脱垂2例,阴道残端息肉3例.结论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降低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有效地防止阴道残端脱垂及息肉的发生,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