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洁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3)
皮肤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尤其是明胶酶(MMP-2与MMP-9)参与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上皮与血管再生、组织重塑等阶段.通过了解明胶酶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有望开发以明胶酶为靶向的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3.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有序的动态过程,其中包括凝血系统的激活、炎症介质的释放及炎症细胞的聚集、组织固有细胞的增殖、基质的产生、沉积与降解等一系列生物过程,最终使伤口愈合,且常以瘢痕的形式闭合.最初人们认为凝血酶(thrombin)只在损伤愈合的早期发挥作用,后来研究发现凝血酶在伤口愈合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细胞生长因子及酶的合成释放与激活,进而影响各个过程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皮肤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尤其是明胶酶(MMP-2与MMP-9)参与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上皮与血管再生、组织重塑等阶段.通过了解明胶酶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有望开发以明胶酶为靶向的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创伤愈合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现象及其调控因素,以及凋亡在皮肤正常创伤愈合和病理性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microRNA是一组非编码的单链小RNA,与转录后的基因抑制有关.它们和靶mRNA的3'UTR结合后可以影响翻译或转录物的稳定性.研究表明,miRNA可以调节很多生理发育过程.有关其与皮肤疾病的报道表明,miRNA和皮肤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创伤愈合均存在着一定联系.随着对miRNA和皮肤疾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可找到这些疾病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micro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长度大约为21~25个核苷酸.其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结合,造成mRNA降解、蛋白表达抑制,从而在多种种属、多种组织以及多种疾病中,发挥着转录后调控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microRNA在皮肤发育成形中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与许多皮肤疾病、肿瘤以及创伤修复存在着相关性.进一步研究microRNA与创伤愈合的关系,为皮肤创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皮肤愈合正逐渐受到重视。现有的研究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能从多个方面促进皮肤愈合,如促进表皮生长、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等。皮肤间充质干细胞(SMSCs)和BM-MSCs均为MSCs,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且SMSCs较BM-MSCs更容易得到。所以可从目前对BM-MSCs的研究预测到SMSCs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研究前景,且将来很可能会替代BM-MSCs。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优化昆明远交系(KM)胎鼠皮肤无瘢痕愈合模型的培养液,定位并分析皮肤创伤愈合中细胞增殖活跃区.方法 取60只胎龄15d小鼠背部皮片180块,用无菌微创器在皮片上统一造创,随机等分到6组培养液中培养3d,包括高糖改良Eagle培养基(DMEM)组、DMEM+ 5%胎牛血清(FBS)组、DMEM+ 10% FBS组、低糖Eagle培养基(MEM)组、MEM+ 5% FBS组、MEM+ 10% FBS组.HE染色后观察各组皮肤创口愈合情况,筛选最适培养条件.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采用EdU细胞标记物定位皮肤创口愈合处细胞增殖活跃区,并用免疫荧光检测其中AP-1蛋白表达.结果 胎鼠微创皮片培养3d后,DMEM组、DMEM+ 5% FBS组、DMEM+ 10% FBS组、MEM组、MEM+ 5% FBS组、MEM+ 10% FBS组皮片愈合率分别为0、3.33%、6.67%、3.33%、46.67%、26.67%,6组皮片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9,P< 0.05).两两比较显示,MEM+ 5% FBS组皮片愈合率显著高于除MEM+10% FBS组外的其他4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EM(OR=11.717,95% CI 3.274~41.934,P<0.001)及FBS浓度(5% FBS:OR=24.625,95%CI3.027 ~ 200.299,P=0.003;10% FBS:OR=13.449,95% CI 1.618~111.813,P=0.016)均是促进胎鼠微创皮片愈合的因素.在MEM+ 5%FBS培养条件下,真皮和表皮愈合形态最好,且创面处表皮无增厚现象.EdU细胞增殖标记分析显示,胎鼠皮肤的真皮乳头层和表皮基底层是创面愈合过程中两个主要的细胞增殖活跃区,同时AP-1蛋白在这两个细胞增殖活跃区也有大量表达.结论 MEM+ 5% FBS为体外培养胎鼠皮肤创伤愈合的最适培养液.胎鼠皮肤的真皮乳头层和表皮基底层是皮肤创伤愈合中两个主要的细胞增殖活跃区,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基质内的多聚糖, 临床应用广泛,HA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增加了药物在皮损部位的停留时间;HA具有组织修复作用,缩短了伤口的愈合时间;HA对皮肤的屏障修复和炎症的调节也有一定作用。本文对HA的理化性质、生物性质和外用透明质酸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意微小皮瓣在颜面部皮肤缺损Ⅰ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随意微小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外科手术后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203例颜面部皮肤外科手术患者,在切除皮损后,根据术中缺损情况设计随意微小皮瓣Ⅰ期修复皮肤缺损.结果 完成了8种205处皮瓣Ⅰ期修复颜面部皮肤缺损.其中182例术后效果佳,面部无牵拉变形,不是你、瘢痕隐蔽21例患者术后皮瓣远端表皮坏死.形成皮瓣的部位最常见于颊部.其次是眼睑、额部、颞部、耳前、颏部、应用最多的是滑行推进皮瓣,其次是旋转皮瓣.结论 合理设计个性化随意微小皮瓣Ⅰ期修复颜面部小面积皮肤缺损.可获满意疗效和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凋亡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IGF-1R)信号通路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同时能抑制紫外线(UV)诱导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癌变。因此,IGF-1/IGF-1R信号通路在UV照射引起的一系列皮肤损伤,如光老化及皮肤良性肿瘤,甚至是各种皮肤癌的发生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IGF-1/IGF-1R信号通路在抗皮肤光老化及UV诱导皮肤肿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的亲脂性糖蛋白,具有抑制炎症发展,促进组织重塑,抑制纤维化,促进肿瘤侵袭的作用。在皮肤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MFG-E8受到各种机制调控导致功能失调,进而影响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MFG-E8在相关疾病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合论述,旨在探讨MFG-E8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的诊断与治疗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STE)对烧伤整形患者创面愈合及创面皮肤血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102例烧伤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皮移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STE进行治疗。比较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及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时,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E作用于烧伤整形患者,对其创面愈合及皮肤血运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促进创面愈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清创后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局部喷涂,无菌纱布包扎。治疗后7、14、21、28天分别计算创面愈合数。结果14天内创面愈合14个,14~21天愈合4个,22~28天愈合3个;总有效率100%。结论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对皮肤破损大鼠创面细胞因子表达、血管生成和创口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复方黄柏液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黄柏液组、复方黄柏液+GSK组(复方黄柏液+GSK-690693 20 mg/kg),每组12只。构建皮肤缺损大鼠模型后,复方黄柏液组采用复方黄柏液冲洗创面,复方黄柏液+GSK组在用复方黄柏液冲洗创面的同时灌胃GSK-690693,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和灌胃,1次/d,连续干预21 d。在干预后第7、14和21天观察创面恢复情况,计算伤口愈合率;HE染色观察伤口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再上皮化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血管生成;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伤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Ⅰ型胶原α2(COL1α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伤口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 相似文献
20.
皮肤瘢痕引发的原因较多,多见于创伤、烧伤等,瘢痕对四肢形态、躯干形态以及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会引发瘢痕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现阶段,在治疗瘢痕方面的效果还并不理想,如何能达到达到无瘢痕愈合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析。无瘢痕愈合(Scarless wound healing)是胚胎皮肤固有的特性,在创伤后胎豚鼠皮肤组织中,能够快速修复,而无瘢痕遗留,为了达到这一理想目标,不少学者对胚胎及成体伤口愈合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了解其愈合机制,为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