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并同时行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将颈动脉内壁分为六型:内膜无增厚、内膜增厚、扁平斑、软斑、硬斑、溃疡斑。根据病情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和其他病情组。冠脉造影阳性者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的患者与阴性者相比,颈动脉的内膜增厚、扁平斑、软斑、硬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性质与程度与冠心病存在着回归关系,特别是内膜增厚及软斑两种类型。在冠心病患者中,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的软斑发生率高,内膜增厚发生率十分明显。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冠心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特别是软斑对急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HP8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86例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构和血流受阻程度.结果 86例中有71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82.56%,并伴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其中3例患者存在严重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大于50%,斑块好发部位在颈动脉分叉处(BIF),以扁平斑多见.结论随年龄增大,粥样硬化程度加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判断狭窄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蕾  王晓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79-4580
目的 讨论原发性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高频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120例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类型.结果 (1)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两组颈动脉斑块以硬斑最多见,高血压组软斑和混合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高血压组硬斑占42.7%,扁平斑占6.1%,混合斑占17.1%,软斑占34.1对照组硬斑占53.3%,扁平斑占20.0%,混合斑占6.7%,较斑占20.0%.(3)两组颈动脉斑块主要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发生率最低的是颈外动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高频超声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简便、有效、安全、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89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80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类型;对冠心病组不同支病变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冠心病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7.64%,显著高于对照组(33.75%,P〈0.01)。②两组颈动脉斑块以软斑最多见,冠心病组软斑占37.12%,扁平斑占16.59%,混合斑占25.76%,硬斑块占20.53%;对照组软斑占34.09%,扁平斑占22.73%,混合斑占25.00%,硬斑占18.18%。③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者之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超声了解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年龄、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272例老年科住院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劲动脉。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与无斑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年龄、脂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观察粥样斑块的部位、性质,比较两组管腔内径、SPV、EDV以及RI.结果 BIF、CCA、ICA斑块的发生率依次是60.4%、29.2%和10.4%;软斑、硬斑及扁平斑、溃疡斑的发生率依次是58.3%、34.4%和7.3%.两组CCA和ICA内径及SPV无显著性差异:在CCA有斑块组EDV显著低于无斑块组,而RI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在ICA两组EDV及RI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祥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依次是BIF,CCA,ICA;斑块性质依次为软斑,硬斑及扁平斑,溃疡斑.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导致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7.
高总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高总胆固醇者颈动脉结构的改变,评价高总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将高总胆固醇者分为三组:采用HP Image Point HX超声诊断仪检测高总胆固醇者颈动脉结构。结果:临界组(48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例,3支颈动脉;轻度升高组(53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3例,18支颈动脉;重度升高组(49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8例,58支颈动脉。三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人数及颈动脉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总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董晓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33-683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初步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均行头部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证实有无梗死发生。结果 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经检查证实有梗死灶发生49例(59%),其中有典型临床症状23例(2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软斑、混合斑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究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10例,设为实验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非脑梗死患者11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斑块的性质。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情况。结果经临床超声检测对比,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90例,检出率为81.6%,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率22.1%,(P<0.05);实验组检出动脉粥样斑块软斑38例、混合斑45例,所占比例(92.2%)远大于硬斑(7.8%);对照组检出硬斑19例(79.2%),远高于软斑及混合斑例数。两组斑块性质、大小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对斑块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和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应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作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①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0.8m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脑梗死组硬化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检出);③颈动脉管腔狭窄率明显增高,以中度狭窄为多,与年龄增大有关系。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及粥样斑块高频超声检测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测量58例冠心病(其中4例合并脑梗死)患者和30例体检正常对照组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并对粥样斑块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颈动脉IMT心肌缺血组(0.94±0.13)mm和心肌梗死组(1.14±0.15)mm较对照组(0.67±0.12)mm明显增厚(P<0.01);冠心病组均检出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并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对照组中亦有3例检出1级粥样斑块。结论: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血管病变,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对脑梗死危险预测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了解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危险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对64例2001-01/2003-12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病例组64例有51例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斑块检出率79.7%,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6.7%(χ^2=33.68,P<0.001)。颈动脉分叉处硬化斑块检出率约为55%,显著高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χ^2=11.65.P<0.001.χ^2=15.45,P<0.001)。病例组中、重型患者软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χ^2=14.03.P<0.001)。结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脑梗死病情的轻重在一定程度上与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梗死危险预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声学密度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梦  陈阳美 《华西医学》2007,22(3):522-524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定征诊断价值及其对斑块危险性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Hp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采用AD技术分析50例患者76块斑块的背向散射积分(IBS值)及IBS标化值(IBS%值),了解不同类型斑块的声学密度情况;对比有无脑梗死患者斑块的IBS值、IBS%值及不同类型斑块的发生率。结果: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依次为扁平斑38.11%、软斑27.63%、硬斑22.37%、溃疡斑11.84%;不同类型斑块IBS值不同:硬斑34.32±1.10dB,扁平斑表面20.12±1.07dB,软斑与扁平斑内部相同15.93±0.71dB,溃疡斑8.41±1.03dB;IBS%亦不同,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斑块IBS值及IBS%值均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比例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可反映粥样硬化斑块不同的组织成分;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100例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斑块大小、形状、内部回声特点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不稳定性斑块的比率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P0.01),对照组中稳定性斑块的比率显著高于不稳定性斑块(P0.01);观察组以软斑、溃疡斑及混合性斑块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观察组颈动脉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高,且大多为不稳定性斑块。提示脑梗死发生与颈动脉狭窄处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关系。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及早发现斑块,及早治疗,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糖尿病患36例和对照组45例的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内壁粗糙,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增高。其中合并脑梗塞的患,颈动脉IMT增厚更为明显,斑块的形成更为多见,且斑块随年龄增长有增多的趋势。结论:彩色多普勒清晰显示糖尿病患颈动脉病变情况,对早期防治脑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斑块的性质不稳定更易造成斑块脱落形成脑梗死。方法收集本院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12例,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根据超声回声学特征将斑块分为硬斑和软斑,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征象的检出率92.45%,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占64.15%,软斑检出率大于硬斑。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两侧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脑梗死部位在两个及以上和大面积梗死在软斑组均较硬斑组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老年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采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对预测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凝血纤溶异常对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冰  华尔铨等 《临床荟萃》2002,17(11):1241-1242
目的:探讨部分凝血、纤溶指标异常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的测定。结果:老年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健康老年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老年高血压组中颈动脉正常、内膜增厚及斑块三组间血浆FIB、D-d、PAI-1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且颈动脉斑块组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和正常组,颈动脉斑块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内膜增厚组。结论:增高的血浆FIB、D-d、PAI-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斑块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脑梗塞患者(研讨组)和50例非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并观察不同超声特征的脑梗塞情况。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超声特征发现,参照组无斑块例数多于研讨组,研讨组软斑块、硬斑块及混合斑块多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50例脑梗塞患者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重度和中度以软斑块为主,轻度以无斑块和硬斑块为主。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发生脑梗塞患者以软斑块为主,且软斑块发展为中重度脑梗塞几率较高,临床可依据其不同斑块脑梗塞发生率及斑块发展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5例冠心病患者的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僵硬系数(β),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斑块发生率分别85.0%和24.5%,前者显著多于后者(P<0.005);冠心病组软斑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扁平斑和硬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与对照组比较,前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僵硬系数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及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及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21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结果167例患者(79.5%)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多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CT检查的脑梗死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侧面基本是一致的。年龄、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且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斑块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对脑梗死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