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热疗配合治疗鼻咽癌较大颈淋巴结转移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波热疗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较大颈淋巴结转移灶,能否增加疗终淋巴结消散率。方法:36例行放疗+化疗+热疗与33例行放疗+化疗对照。结果:热疗组疗终颈转移淋巴消散率63.89%(23/36),放疗+化疗组疗效终颈转移淋巴结消散率(42.42%(14/33))。结论:微波热疗配合放射治疗+化疗治疗鼻咽癌较大颈淋巴结转移灶能显著提高疗终颈转移淋巴结消散率(P<0.05)。  相似文献   

2.
赵雪松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65-1466
目的:观察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热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N2~N3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放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进行热放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与微波热疗联合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行单纯放疗和放疗加微波热疗,单纯放疗组: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和12MeV-E/9MeV-E治疗,累计肿瘤荆量60Gy-70Gy/30次-35次/6周-7周;放疗加微波热疗组:放疗同单纯放疗组,微波热疗采用wE-2102A型微波治疗机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区域局部体外加热。30min/次,2次/周,6次一8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单纯放疗组CR31.0%(9/29),放疗加微波组CR58、6%(17/2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462,P=0.035);总有效率(CR+PR)单纯放疗组65.5%(19/29),放疗加微波组89.7%(26/29),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858,P=0.028)。结论:颈部肿瘤转移癌单纯放疗效果差,但放射合并加温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加热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 76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8例,5-氟脲嘧啶(5-FU) 顺铂(DDP)联合化疗,15 d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行常规放疗,原发灶放疗肿瘤量DT 70 Gy,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4~70 Gy;热疗组38例,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2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有效加温时间40 min,每周2次,共6~12次. 结果 热疗组颈淋巴结消退率78.95%(30/38),对照组颈淋巴结消退率47.37%(18/38),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疗组颈淋巴结缩小1/2及完全消退时的放疗剂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颈淋巴结的局控率,减少局部淋巴结的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高能超声聚焦[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4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随机分为热放组和单放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根治剂量放疗,D_T 50 Gy后开始热疗,同时观察副反应,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淋巴结消退情况。结果热放组淋巴结CR率为78.26%(18/23),明显高于单放组47.82%(11/23),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热放组较低,但组间分析无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HIFU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且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放疗加热疗与单纯性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热疗加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微波加温合并直线加速器放疗,放疗开始前1小时进行热疗,每周2次,每次30~40 min,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每次2Gy,每周5次,肿瘤照射剂量:总剂量55 Gy~70 Gy。单纯放疗组只进行相应剂量的放射治疗。结果:热疗加放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为8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疗联合放射治疗有明显的互补和增敏作用,对颈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显著效果,不良反应小,有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原发灶不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60例来源于鼻咽癌、扁桃体癌、梨状窝癌、乳腺癌、喉癌、食管癌及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病人资料,放疗加热疗组(R+H)28例,单纯放疗组(R)32例。放疗总量60~70 Gy/6~7 wk,5次/wk;微波热疗2次/wk。随访3mo,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放疗加热疗组CR 82.1%,单纯放疗组CR为3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的总有效率(CR+PR)96.4%,后者的(CR+PR)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后3mo时:放疗加热疗组CR 89.3%,单纯放疗组CR为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的(CR+PR)为96.4%,后者的(CR+PR)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热疗对放疗有协同作用,二者配合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与微波热疗联合治疗晚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随即分成2组,行单纯放疗组35例和放疗加微波热疗组35例,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放疗组CR31.4%(11/35),放疗加热疗组CR51.4%(18/35),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疗组CR+PR65.7%(23/35),放疗加热疗组CR+PR88.6%(31/35),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热疗对放疗有协同增敏作用,二者配合对颈部较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Ⅲ、Ⅳ。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结果、5年内远处转移发生率及1、3、5年无瘤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鼻咽肿瘤达到CR者分别为46例和43例,PR分别为4例和7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达到CR者分别为47例和39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分别为3例和1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5年内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4%和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65%、45%,对照组分别为80%、5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提高了Ⅲ、IVa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提高了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热疗加放疗对颈淋巴结转移癌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热疗加放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115例患者,放疗DT60~70GY,热疗5~10次。结果 治疗后及治疗后3月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67.8%、87.8%。50%以上消退率分别为24.3%、9.6%;50%以下消退率为7.0%、2.6%。结论 颈淋巴结转移癌热疗加放疗较单纯放疗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90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放射治疗组(45例)及诱导化疗 放疗组(45例).常规放射治疗:鼻咽原发灶DT 70 Gy,颈部预防照射DT 50 Gy,转移灶DT 65~70 Gy;诱导化疗:第1~5天行DDP 20 mg、5-Fu 500 mg静脉滴注.结果化疗加放疗组和单放组治疗后,3个月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91.11%、93.33%和82.22%、84.44%(P<0.05),颈淋巴结肿大消退率分别为77.78%、84.44%和62.22%、66.67%(P<0.05).结论对中晚期鼻咽癌行放、化疗联合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2种化疗方案诱导联合同期放化治疗鼻咽癌的依从率、毒副作用和近期疗效。评价2种化疗方案在该治疗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化疗方案:CbF组36例.卡铂50mg/m^2第1—5天,5-氟尿嘧啶750mg/m^2第1~5天;PF组38例,顺铂20mg/m^2第1~5天.5-氟尿嘧啶750mg/m^2第1~5天,均为每3周重复,共3个周期,于放疗前第1周给予第1周期诱导化疗。放疗方案:采用鼻咽癌常规放疗标准方案,应用10MV.X和10MeV-β或12MeV-β外照射,NPTD64~80Gy、颈淋巴结(4-)TD64—70Gy、颈淋巴结(-)TD40~50Gy,2Gy/次,5次/周。结果:第2、3周期化疗依从率,CbF组:77.8%和16.7%(P=0.00),PF组:84.2%和42.1%(P=0.00)。且组间比较P=0.48和P=0.03;鼻咽、颈淋巴结(+)的实际照射时间和理论照射时间,CbF组:(56±5)d和(52±2)d(P=0.00)、(46±6)d和(42±4)d(P=0.00),PF组:(534-6)d和(50.4-3)d(P=0.07)、(42±5)d和(42±3)d(P=0.97);3度以上毒副作用:CbF组与PF组口腔、咽黏膜反应分别为63.9%和13.2%(P=0.00),放射性皮炎、骨髓抑制、胃肠反应、肝肾功能毒性比较均为P〉0.05。近期疗效:CBF组和PF组的鼻咽肿瘤、颈淋巴结(+)的CR率分别为86.11%和89.47%(P=0.93)、77.78%和90.00%(P=0.37),但TD≤50Gy阶段,颈淋巴结(+)的CR率分别为36.66%和11.11%(P=0.03)。放化疗后CbF组和PF组患者中位随诊17个月局部区域残留、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均相似(P〉0.05)。结论:CbF和PF化疗方案在该治疗模式的化疗依从性差,但具有高度肿瘤完全消退率。化、放疗依从性、毒副作用和近期疗效PF组显示出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的变化及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3年在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5例,选择同期鼻咽部炎症患者20例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血清T K1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TK1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前后鼻咽癌组的TK1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鼻咽癌组的TK1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鼻咽癌Ⅰ~Ⅱ期的TK1均低于Ⅲ~Ⅳ期(P<0.05),无淋巴结转移均低于淋巴结转移(P<0.05),颈神经未侵犯低于颈神经侵犯(P<0.05),颅底未受侵低于颅底受侵(P<0.05),未分化癌高于高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P<0.05)。TNM Ⅳ期、淋巴结转移、颈神经侵犯TK1表达较高(P<0.05)。结论 TK1可反映鼻咽癌患者的肿瘤负荷和增殖活性,对鼻咽癌诊断、监测病情和预后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和顺铂(DDP)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将80例Ⅲ~Ⅳ_a期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B组39例单纯行放疗。A组化疗方案:NVB 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 4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8天为1个周期,治疗1~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1周开始放疗。照射方法和剂量与B组相同:鼻咽剂量66~74Gy/6.6~7.4周,颈淋巴结转移灶剂量60~70Gy/6~7周,颈部预防量50Gy/5周。A组放疗结束后3~4周再用原NP方案化疗1~2个周期以巩固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如期完成治疗。放疗结束和治疗后6个月,A组鼻咽肿物消退率、颈淋巴结消退率明显高于B组(P均<0.05)。2年后A组复发和(或)转移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NVB和DDP作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是安全有效的,其毒副反应小,可以耐受并能控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共6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92分期),随机分为A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和B组同步放化疗组,A组35例患者行2个疗程的TP方案诱导化疗,然后行单药DDP同步放化疗,B组33例患者直接行单药顺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并观察患者总生存率。结果:68例所有的患者完成了计划剂量的治疗计划。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17.1%,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31.4%。诱导化疗并同步放疗结束3个月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94.3%,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88.8%。以TP方案行诱导化疗患者耐受性好,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均较单纯同步放化疗组低。结论:以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方式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式,患者耐受性好,且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恒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75-876
目的:研究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鼻咽癌患者、慢性咽炎及正常健康组中EGF和EGFR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GF和EGFR在鼻咽癌组中呈升高,明显高于慢性咽炎及正常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病例组中EGF和EGFR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和EGFR升高的鼻咽癌病例组中5年生存时间低于EGF和EGFR无升高的鼻咽癌病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EGF和EGFR含量的检测可作为鼻咽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预后判断的理想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隐匿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对56例(60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的术前前瞻性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临床触诊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60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中有43侧证实有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其中临床触诊检出者30侧(敏感度为69.77%,特异度为64.70%,正确率为68.33%),漏诊13侧(漏诊率为30.2%);磁共振成像检出者40侧(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88.89%,正确率为91.66%),漏诊3侧(漏诊率为6.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者39侧(敏感度为92.85%,特异度为76.47%,正确率为86.67%),漏诊4侧(漏诊率为9.3%)。结论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临床触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的生长方式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搜集经病理活检证实且检查前未做任何治疗的 83例NPC ,通过MRI影像表现分析NPC的生长模式及淋巴结转移与NPC深层结构侵犯的关系。结果 NPC的 3种生长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无显著性意义 ;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两侧转移的趋势 ,咽后淋巴结有单侧转移的趋势 ;茎突后间隙受累有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结论 MRI可以确切了解NPC的生长方式、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 ,对NPC的分期及放疗计划的制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Flow成像评估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价值。方法:对52例鼻咽癌伴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初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后应用二维超声和E-Flow成像观察颈部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流丰富程度。分析颈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丰富程度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疗前共计94枚,放疗后40枚淋巴结消失, 52枚缩小,2枚大小不变。所有残留淋巴结血流减少或消失,淋巴结内动脉血流频谱由高速高阻变为低速低阻。临床疗效与颈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大小及血流丰富程度相关(P<0.05)。结论:E-Flow成像技术可观测放疗前后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及血供变化,对放疗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下放疗治疗)和观察组(PETCT引导下放疗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化疗相关指标、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TVnd、CTV、PTV较对照组明显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PGTVn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化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11%vs70.7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ETCT在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中具有明确的应用优势,能够精准定位转移淋巴结以提高放疗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