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文件书写质控中的应用效果,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实施全程监控,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各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护理部成立护理文件质控组,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行全程有效监督和指导。将2013年8-12月1251份归档病历作为观察组,2012年9月-2013年1月1162份归档病历作为对照组进行缺陷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体温单、医嘱单、出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缺陷率分别为4.40%,2.80%,4.16%,13.1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53%,9.03%,15.49%,3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87,42.898,84.873,160.424;P<0.01)。体温单、出入院评估单、医嘱单在观察组中每项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护理记录单中绝大部分问题的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个别问题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室护理文件质控管理小组及护理部质控组对护理文件书写的全程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科室建立三级质控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出院的1095份病例作为对照组,由护理文件质控小组进行质量控制。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出院的1095份病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质量检查,建立并实行了三级质量控制,细化质控流程,加强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比较2组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对比各项护理文件记录的缺陷情况,同时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为97.26%,高于对照组护理文件书写的合格率60.27%;观察组各项护理文件记录的缺陷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科室建立三级质控能够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避免各项护理文件记录缺陷情况的出现,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科室建立并实施三级质量控制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出院的1095份病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出院的1095份病历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由负责护理文件质控小组进行质量控制,各尽其责;观察组除上述方法外,建立并实行了三级质量控制,细化了质控流程,加强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各种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室建立并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小组以来,细化了质控的流程,各环节紧密把关,严格质量控制,做好信息反馈,是全面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成立护理文件书写研讨小组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书写质量。方法 2007年我院在原有三级质控的基础上成立护理文件书写研讨小组,针对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改进书写表格,减少书写频次,简化书写内容,编写各专科前2~5位疾病的护理记录模板等。2008年运用改进后的方法书写护理文件,将2008年与2007年护理文件书写质控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2008年护理文件书写得分与2007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成立护理文件书写研讨小组,可有效地解决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士提高书写水平,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利用晨间查房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质量控制的效果,主要包括明显减少了护理文件书写缺陷,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落实了科室护理文书的质控,认为利用晨间查房进行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控制,落实了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监测,加强了护理文件书写质控的准确度,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规范管理前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缺陷,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规范管理前抽查护理书写病历726份,对缺陷采取的措施有设立护理书写抽查登记本、成立质控小组、制订扣分标准等,规范管理后抽查护理书写病历730份,对缺陷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规范管理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明显提高(P<0.01),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质控管理是保证护理文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依据本院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对本科3月份科室一级质控护理记录缺陷项目及次数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运用鱼骨图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积极实施、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后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率由开展前12.97%降低到4.8%。活动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率,提高了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季金华 《当代护士》2016,(12):175-177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理文件书写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6个月的质控,将2015年2月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前的护理质控文件和2015年8~12月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的护理质控文件计分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6个月后,护理记录单、体温单、医嘱单的总体质量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能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也可以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使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相似文献   

9.
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ICU分层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综合ICU病区建立护士人力资源分层管理模式架构,将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的不同,设置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3层,界定并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分层管理方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及管理。将分层前(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与分层后(2006年1月至2007年12)的护理管理质量检查评分(病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教学质量评分)、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病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93.63分提高到98.88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由95.32分提高到99.26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由92.33分提高到99.56分,护理文件书写符合率达100%,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教学质量评分由90.55分提高到95.56分,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由70.51%上升到88.78%、护士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2.55%上升到90.8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我科评为护理质量管理优秀科室。结论分层管理方法能很好的开发人力资源,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组长的协调能力及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整体上提高了ICU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护理记录全程质量管理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法通过组建三级护理记录质量管理组织、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建立护理记录全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对护理记录基础质量、终末质量和环节质量进行控制。结果实施护理记录全程质量管理后护理记录质量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下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文书管理必须强调全程化,是实现护理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能级管理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建立护理文书质量控制路径,即护士长-质量控制组-质量控制员-护士质量控制路径,实施全程质量管理措施。通过护士长、质量控制组、质量控制员、护士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公开透明等管理手段,激发了护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优化了病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过程,提高了护理文书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培养ICU专科护士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ICU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能力,调动ICU专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方法:在ICU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确定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及指标,制定了ICU三级护理人员划分的标准,成立ICU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实施"三定、三不定"的检查方法。结论:ICU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及ICU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能力,同时也调动了ICU专科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了规范的ICU专科护士持续培养框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提高监护质量。方法运用"关键质量事件"原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确立工作职责,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检查与督导,监控护理质量。结果运用质量管理小组实施ICU护理管理,提高了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综合考评质量在全院排名逐年递进。结论运用质量管理小组形式开展ICU护理质量控制,是提高ICU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护理领导小组的建立及其对ICU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建立ICU护理领导小组,负责ICU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的修订、护理工作制度及技术文件的学习与传达、监督各项制度与规范的实施、发现并记录工作中各个方面及环节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方案。结果提高了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消毒隔离和病房管理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意外事件和患者并发症均有降低(P0.01或P0.05)。结论 ICU护理领导小组的建立可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品管圈实施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组建了压疮管理、静脉治疗、气道管理、药品安全及低年资护士技能培训5个品管圈,各品管圈组织专项学习与督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对护士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增进护士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用于压疮护理质量指标改善中的效果。 方法 成立压疮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组,将多部门资源及人员有效整合,通过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项目收尾5个阶段进行压疮护理评估,确定目标及制定改善计划,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结果 实施项目管理后,压疮风险识别准确率由56.0%提升至90.1%,预防措施实施正确率由18.0%提升至91.5%,院内压疮发生率由2013年的0.941‰下降至2014年的0.643‰。 结论 实施项目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降低护理风险,保障孕产妇的住院安全。方法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程序,实施护理风险鉴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督。结果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投诉事件降低。结论对产科病区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加强聘用护士管理提高护士素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健全聘用护士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提高聘用护士队伍素质。方法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聘用护士日常业务的管理,采取依法原则、创新原则,把好聘用护士招聘、培训、续聘环节。结果聘用护士的学习及工作积极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结论管理体制的健全,加强了管理职能;管理意识的提高,增强了管理者的主动性;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大了控制力度;各项待遇的提高,稳定了聘用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改革、引进新型实用护理用具,推进临床护理工作的进步.方法 成立护理用具装备研讨小组,定期收集、讨论、分析护理用具应用进展,制定年度经费预算及实施计划,对引进及研制改革的护理用具推广应用,跟踪评估其使用效果.结果 护理用具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用具的改革创新不但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的依据,也是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