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怒疗法: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但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激怒齐王,齐王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  相似文献   

2.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  相似文献   

3.
文挚,战国时代之名医。(吕氏春秋·至忠)篇记载:齐王患病,派人之宋(今河南商丘南)请文挚。文挚了解病情后对太子说:“王的病肯定能治好,但是治愈后,王必定会杀我。因为不激怒王则病不能治,而王怒则必杀我。”太子闻言再三恳求文挚为王治病,并许诺王愈后太子将同王后一起为文挚保证安全。文挚约了三次诊治时间,结果都没有去,王心中已生怒气。在为王看病晚文挚不脱鞋就上了王的卧床,踩着王的衣服检查疾病。王当时大怒,连文挚的问病都不回答。文挚再用言语刺激他,王暴怒,气得跳了起来,病却因此而得愈。王愈后怒气未消,命用…  相似文献   

4.
文挚,战国时期宋国人,洞明医术。事迹出于《吕氏春秋至忠》,据说齐王田地(公元前323~公元前284年)有病,使人请文挚。文挚诊王病,根据病情决定采用心理疗法治疗,遂对太子说:"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杀挚也。"太子问:"何故"?文挚说,"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于是,太子再三恳求说:"苛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于是,文挚应允,愿冒死为齐王治病,便与太子约期前往,而文挚故意不守信誉,三次失约,不按约  相似文献   

5.
文挚是战国时期宋国人,洞明医术。中医学一向提倡仁心仁术,有时为了救人要冒很大的风险,甚至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名医文挚就是这样一位医生。相传公元前280年间,齐王患了郁证,也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忧郁症",整天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常无故叹气。经许多医牛治疗,就是不见好转。齐王的太子听说邻近的宋国有一位叫文挚的名医,医术高明,就派人前去请来。文挚详细询问了齐王的病情,太子问:"父王的病有治好的希望吗?"文挚说:"齐王的病我是能治好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医史上,时间最早、最骇人听闻的"激怒"治病法案例,是发生于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文挚治齐王"。据《吕览·至忠篇》载:一次,齐国王患腹胀、厌食,忧思多日而不愈的重症。太子差人请来宋国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通报》2013,(2):48-48
文挚是战国时期宋国人,洞明医术。中医学一向提倡仁心仁术,有时为了救人要冒很大的风险,甚至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名医文挚就是这样一位医生。相传公元前280年间,齐王患了郁证,也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忧郁症”.整天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常无故叹气。经许多医牛治疗,就是不见好转。齐王的太子听说邻近的宋国有一位叫文挚的名医,医术高明,就派人前去请来。  相似文献   

8.
严凤 《家庭中医药》2002,9(9):39-39
“暗示疗法”是一种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暗示,治疗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属于心理疗法的范畴。暗示疗法古已有之,如文挚激怒齐闵王治病,乐广将军的“杯弓蛇影”,张从正的“击木定惊”等等。现在常用的暗示方法更多,有感情暗示、环境暗示、声音暗示、药物暗示、治疗经验暗示等等,皆可起“谎”到病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暗示疗法”是一种通过各种积极主动的暗示,治疗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属于心理疗法的范畴。暗示疗法古已有之,如文挚激怒齐闵王治病,乐广将军的“杯弓蛇影”,张从正的“击木定惊”等等。现在常用的暗示方法更多,有感情暗示、环境暗示、声音暗示、药物暗示、治疗经验暗示等等,皆可起“谎”到病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心病还须心药医。"若病源自于七情心理,则应首先选用心理治疗方法。对于情志心理疾病可以通过中药治疗,更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心理疗法,就更显中医优势。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很多,本文仅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骨科西医师,对中医伤科不了解,总是以怀疑的态度来对待它,甚至认为中医伤科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有些“夸大”。可是从日常接触的病员们、对中医伤科有着很高的信仰这一点来看,又使我将信将疑,沉得既然“夸大”,为什么又能得到广大病员同志的好评呢?这个矛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二个例子对我的启发几年前,我遇到一个陈旧性踝关节捩伤患者,曾长期经西医用各种疗法治疗,未见效果,而认为很难收效,后经中医伤科在很短时期内就治好了;治好后,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疗效谁说了算?当然是患者说了算,这是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前提。中医疗效评价要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避免"郑人买履"的误区。最近,笔者看到一段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谈论中医的史料。吴阶平回忆,当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书时,曾批驳过针灸能治疟疾。他说:"当时我说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难道针灸能把疟原虫一个一个地扎死吗?后来我才知道针灸能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治好了病。"用西医的视角很难理解中医,这是缘于中西医治疗思路的差异。西医治的是病,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毒;中医治的是人,用药的偏性来纠正人的偏性,从而调节人体平衡。有人用"矛"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精神情志类疾病日益增多,医家多从镇静类药物或心理疏通进行治疗,收效甚微,中医对情志类疾病的治疗自古就有,张从正则将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与攻补相合、以攻为主的药物治疗相结合,灵活配合使用行为疗法、诱导疗法、综合疗法等方法,并首创了"痰迷心窍"致情志病学说,将中医情志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情志病的"九气感惑论"、"七情更相为治",倡导共感疗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现代的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扁鹊换心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7,27(10):24-24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都生了病,同时请求扁鹊治疗,都治好了。扁鹊向他两人说:“你俩过去的病,是从体外侵入内脏的,所以药石可以治好;现在,我发现你俩有一种胎生带来的病,跟你们的身体同时生长,我想给你俩治好怎样?”两人说:“希望先了解您对这个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效果。”于是  相似文献   

15.
早在我国古代文献《左传》中,就载有名医文挚关于以怒胜思的著名医案。至《黄帝内经》时期,又按五行规律系统阐述了五志相胜学说,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这就是中医心理疗法的具体法则。临床中我们将该法则试用于精神分裂症之治疗,获效满意。今详、略各举一例,并述心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珊 《养生月刊》2008,29(6):542-545
今天一上班,刚坐下来,诊室里就挤进来个大美女,一张白皙的脸上绽满了笑容:"谢谢你,白医师,谢谢你治好了我的病,我早就想来谢谢你,因为一直比较忙,所以到今天才来谢谢,真不好意思!"说着递上一束鲜花.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对中医中药认识模糊,体会不清,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没有学过解剖,生理,组织,病理细菌,中医用草根、树皮,讲金木水火土治好了病是偶然碰机会的,是难以理解的,毫无科学根据,在思想上有轻  相似文献   

18.
对于内伤杂病,如何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病因病机,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把握病情病势,并在此基础上选方择药,最终能否形成"一方通治诸病"的中医系统疗法,本文试举三位医家对此做出的有益探索。根据以上论述,笔者提出中医系统疗法的新理论,即根据中医整体观,慢性病症久治不愈的病机关键在于正邪胶着,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枢机,具体采用一方通治诸病的方法。以上三位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分别对中医系统疗法理论进行了阐释,分别从病位、病性、脏腑气机等角度对慢性病正邪胶着的病机采用不同方药论治,体现了中医系统疗法"一方通治诸病"的主张,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提高效率,也能为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运用心理疗法,历来是中医治病的特色,千百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古代名医,在《内经》调神理论的启发下,进一步发挥和发展了以理开导、以因释疑、以辱激怒、以严动神、以渐脱敏、以巧转意等许多精神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下面试举几个案例以供参考:一、以理开导阐明病机,以解除病人的疑虑。《生生子医案》曾记载一少男,弱冠病咳嗽气促,面青形瘦,潮热梦遗,气息奄奄。当时的名医皆诊断为患痨瘵,认为“火起九泉,十不救一。”患  相似文献   

20.
"冬病夏治"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疗法,是中医"治未病"、"春夏养阳"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从穴位敷贴、艾灸疗法、穴位注射、综合疗法等方面论述了近10 a来防治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