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锦桃  黄娟旭  崔少芬 《广东医学》2007,28(9):1502-1504
目的 探索小儿肥胖症的防治方法,及在医院、幼儿园、社区家庭学龄前儿童联合互动的干预模式.方法 选择广州市越秀区130所托幼园所及儿童保健门诊198例肥胖儿童,分为干预组100例、对照组98例,对两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对干预组儿童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管理.结果 干预组肥胖儿童的体重得到一定的控制,两组间的流行病学特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家长对健康育儿知识的认识显著提高.结论 采取早期调整肥胖儿的饮食结构,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适当运动,结合中医按摩疗法,并形成医院-社区-家庭-学龄前儿童联合互动模式,是减少儿童肥胖症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幼儿园集体生活条件下,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原因和干预措施.方法 对新余市城区4所公立幼儿园的所有幼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评价,对检出的96名肥胖儿童及其儿童家长采用问卷调查.结论 儿童肥胖主要是不良的饮食结构,从小养成的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及早进行干预,加强对家长的养指导,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降低儿童肥胖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赵波 《大家健康》2016,(12):298-298
目的:对家庭干预在降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受体检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2所儿童人数相当的幼儿园,以每所幼儿园的大班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A幼儿园儿童为干预组,B幼儿园儿童为对照组。干预组儿童、家长进行为期1年以家庭教育教育、饮食指导,常规管理为主的家庭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正常监管。结果:1年后,与上一年相比,干预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由6.4%下降到3.8%;对照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从6.3%上升到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家庭干预对降低儿童肥胖发生率效果明显,应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北京市低年级小学生肥胖症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早期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对10221名1~2年级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相关因素家长问卷调查.结果低龄学童肥胖率为15.4%,超重率为 12.5%;男高于女,以年龄递增,肥胖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80%以上.与儿童肥胖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父母肥胖、高出生体重、早期喂养、运动、父母文化程度及其他不良家庭和环境因素.结论大城市低龄学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有明显升高趋势,此阶段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对预防青春期及成年期肥胖和其他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近普遍认为儿童肥胖症有增加趋势。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且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人,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然而儿童肥胖预防引起世界瞩目,因此为了阐述小儿饮食生活习惯与肥胖症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幼儿园儿童体格、饮食习惯、活动量和双亲学历等情况在白城市部分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后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腰围、体块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儿童生长发育偏离专科门诊就诊的35名单纯性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干预组,给予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1年后腰围、体块指数的变化;在柳州市某社区2011年幼儿园体检中筛查出35名未参与本项干预措施的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过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1年后,干预组儿童的腰围、BMI值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两组儿童的年龄、腰围、BMI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的腰围、BMI值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饮食、运动及行为等综合干预可使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腰围、体块指数降低,减轻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门诊接受体检筛查出的肥胖症儿童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以上儿童进行个体化管理,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并实施生长监测。并对家长实施健康指导,早期对肥胖症儿童实施干预,指导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对其采取随访观察。结果:通过对以上200例肥胖症认同实施早期健康保健干预后,在4年的随访观察时间里,有76%的儿童体重达标。结论:针对导致儿童肥胖症发生的原因实施正确的干预,并提高家长对肥胖症的认识,及早培养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是早期预防儿童肥胖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64例儿童肥胖症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保健措施进行为期一年的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儿童的肥胖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干预,儿童的肥胖度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综合性的预防保健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后,儿童肥胖症儿童的体重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通过对儿童、家长、学校、社区等多方面进行儿童肥胖症危害以及预防保健措施的普及,减少儿童肥胖症的发生概率,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牛街地区单纯性肥胖儿童群体中的影响及效果,降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率。方法筛选34名单纯性肥胖儿童为干预对象,干预措施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家庭为辅助场所,采取运动、饮食调整、健康教育和行为矫正。以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身高、体重、血脂水平及体质检测达标情况作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综合干预后,被干预儿童健康知识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肥胖儿童高脂摄入、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有所下降;降低了肥胖儿童的血甘油三酯水平(P〈0.05);改善了儿童肥胖状况(P〈0.05);提高了儿童体质健康水平(P〈0.01)。结论营养摄入过剩和缺乏运动是造成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采用宣传健康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综合行为疗法是控制儿童肥胖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都匀市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营养教育干预。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都匀市三所幼儿园968例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营养性疾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营养教育干预前后儿童的营养性疾病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营养教育干预后学龄前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3.3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79%)、营养过剩(超重3.31%,肥胖2.0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0.83%)患病率明显低于营养教育干预前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7.10%,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8.05%)、营养过剩(超重7.02%,肥胖5.5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17%)患病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膳食知识,降低儿童的患病率,社区服务中心及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桐乡市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及干预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桐乡市四区妇幼保健所、幼儿园0~6岁的健康儿童5 788名,其中男2 979名,女2 809名。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可能对儿童肥胖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因素。结果桐乡市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7.01%,超重率为19.00%,出生巨大儿、非母乳喂养、进食量大、喜吃零食、偏食肉类、运动时间短、父母肥胖等因素与肥胖的发生有关。结论单纯肥胖症已构成我国儿童生长发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健康问题。应加强对人群营养学知识、科学喂养和合理的生活安排的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减肥前后肥胖儿肺功能的变化,探讨减肥对肥胖儿的影响,从而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0~11岁单纯性肥胖症儿童40例,同时选取体重正常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肥胖儿童进行为期9个月的综合干预,包括行为干预、饮食调整、运动锻炼.测定其减肥前后用力肺活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速,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学龄前肥胖儿童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研究其肥胖的原因。方法选取深圳市3所幼儿园学龄前肥胖儿童(肥胖组)和体重正常儿童(对照组)各93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相关资料。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儿童家族中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者多(P〈0.01);肥胖组儿童摄入主食量大,爱吃肉类食品、奶制品、甜食、油炸类食品,爱吃零食、夜宵,运动少,喜欢看电视者较对照组多(P〈0.01);肥胖儿童中男性多于女性;肥胖组儿童母亲未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较大(P〈0.01)。结论除遗传因素外,学龄前儿童肥胖与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6~13岁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超重肥胖的发病机制及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于2010年抽取广西6 370名6~13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问卷调查,以《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为判断标准,对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6370名儿童超重肥胖率为9.9%,其中男童超重肥胖率为12.2%、女童7.5%;城市儿童超重肥胖率14.6%、农村儿童4.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城乡、父母亲文化程度、出生体重、饮食开支、偏食、吃饭速度、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与儿童超重肥胖有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城乡、吃油炸食品、喝碳酸饮料、偏食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父母亲文化程度、睡眠时间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广西6~13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低于全国水平,生活环境、饮食行为及运动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康教育、饮食调整及运动锻炼是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101名肥胖儿童及其对照进行了肥胖病因的配对单因素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超重,儿童进食过快,进食量大,在肥胖高发年龄阶段食欲过分好,父亲文化程度低与儿童肥胖的发生有关,而对甜食的嗜好程度不起主要作用。证明儿童肥胖是多因素作用结果,遗传因素的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运动及其交互作用对痰湿体质的影响。方法 在“正常人群中不同体质中医脉诊生理参数系统调查”数据库中,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北京市获得的健康体检数据,排除相关变量缺失、体质量过低(BMI<18.5 kg/m2)者,将符合条件的970例受试者的中医体质量表中痰湿体质亚量表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以得分的前262例(27.0%)为高分组、后262例(27.0%)为低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偏好、饮酒偏好作为混杂因素,探讨超重/肥胖、运动及其交互作用对痰湿体质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会增加高痰湿体质得分的风险〔OR(95%CI)分别为1.981(1.275,3.079)、4.032(1.985,8.190),P<0.05〕;运动习惯对痰湿体质无影响(P>0.05)。按是否超重/肥胖、有无运动习惯分层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超重/肥胖+无运动习惯者、超重/肥胖+无运动习惯者的高痰湿体质得分风险高于非超重/肥胖+有运动习惯者〔OR(95%CI)分别为2.735(1.644,4.551)、2.154(1.168,3.976),P<0.05〕。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分析均显示,超重/肥胖、运动对痰湿体质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超重/肥胖、缺乏运动会增加痰湿体质的倾向,但二者间在统计学上无交互作用,进行运动和体质量管理将有助于调护痰湿体质。  相似文献   

17.
Disease risks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risks of dyslipidemia,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and metabolic syndromes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nese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heir normal weight counterparts. Methods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defined by age- and sex-specific BMI classification reference for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and each risk factor for MetS were defined using the criteria for US adolescents. Definition of hyper-TC, LDL, and dyslipidemia for adults was applied as well. General linear model factor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metabolic indicators among normal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e groups.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odds ratio of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between obesity, overweight, and normal weight children, after adjustment for living area, family economic level, age, sex, and daily exercise time and TV watching time, as well as different dietary indices in the model. Results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blood lipids,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found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as compar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By applying WGOC-recommended BMI classification, the risks for hypertriglyceridemia, low HDL and dyslipidemia among overweight children were 1.9, 1.4, and 1.5 times, and was 3.3, 1.5, and 1.8 times among obese groups compared to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sex, region, socioeconomic stat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intakes.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15-17.9 years) had a high-risk of developing hypertension, which was 2.3 and 2.9 times highe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Above 90% obese adolescents had abdominal obesity, while less than 1% normal weight ones had abdominal obesity. No obese adolescents were free from any risk factors for MetS, while 36.9% of normal weight adolescents were from the risk factors. 83.3% obese boys and all obese girls had metabolic syndrome, while only 15.5% normal weight boys and 18.8% normal weight girls had metabolic syndrome. Four risk factor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found in 8.3% obese boys while none in normal weight boys and girls. The prevalence of MetS among normal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groups was 1.5%, 18.3%, and 38.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risk factors are clustered in obese Chinese children. Our observations strongly suggest th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event the onset of overweight and its associated diseases during early childhood.  相似文献   

18.
背景 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肥胖没有专门和专业的连续性管理,只有因肥胖导致疾病才进入医院诊治,增加了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肥胖儿童的管理亟待解决。目的 了解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社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 2017年 9月在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肥胖联合门诊,以体质指数(BMI)对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进行肥胖筛查,按照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在管理6个月后评价身高、体质量、腹围、BMI及体脂率。结果 干预后,65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长,体质量、腹围、BMI、体脂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效果明显,可以优化就诊流程,让区域内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有专门专业连续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引起舰艇官兵超重或肥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某舰艇部队2 097名各军龄段官兵的体重指数调查,统计舰艇官兵超重或肥胖率,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生活在舰艇上时间越长,其超重或肥胖率越高。结论营养知识缺乏、进食过快过多、出航期间体力活动相对较少和其他社会因素导致舰艇官兵超重或肥胖率升高,可通过营养宣教、改变不良习惯和改善舰艇环境等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舰艇官兵的超重或肥胖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7~13岁儿童超质量率和肥胖率以及肥胖儿童家庭肥胖集聚性比例.方法 采用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石家庄市95 292例7~13岁儿童进行体检,调查石家庄市学龄儿童超质量肥胖率.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450例超质量肥胖儿童进行膳食行为、生活方式、肥胖儿童家庭聚集性调查.结果 ①石家庄市7~13岁儿童超质量率27.4%,肥胖率13.2%.儿童超质量肥胖率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肥胖家庭聚集性比例20.3%,超质量家庭聚集性比例75.3%.Ⅰ代亲属超质量率54.6%,肥胖率14.1%.Ⅱ代亲属超质量率53.1%,肥胖率13.7%.不同年龄儿童肥胖家庭聚集性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家庭聚集性在性别、出生体质量、家庭收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石家庄市7~13岁儿童超质量和肥胖率较高.超质量肥胖儿童家庭存在集聚性而且肥胖家庭聚集性比例较高.所以需要探索对家庭成员实施整体干预的肥胖干预新模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儿童肥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