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穿山甲与紫河及其混淆品的鉴别和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穿山甲、紫河车等8种中药样品进行了凝胶电脉分析、薄层色谱分析和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8种样品的电泳鉴别图谱差异显著,薄层色谱和氨基酸种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1.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病的检测研究微型双向薄层色谱分析氨基酸、诊断氨基酸代谢病。江西医学院利用国产原料研制出色谱薄膜及水平式展开槽,建立了亚双向外标原位扫描双向薄层色谱定量法和“薄片加样法”,提高了双向薄层色谱的定量准确性和方便性,大大提高了上样的速度,并使色谱微型化。经检测近千例病例证明,该方法简便:临床检测不需贵重仪器、特殊试剂和材料;价廉:分析一个样品仅需0.3~0.4元(不计人工);快速:  相似文献   

3.
烟草中无机元素及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原子吸收法分析云南烟草中1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烟草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中Mg,K,Fe等的含量差异较大,除K,Zn,Li外,其它8种无机元素都是烟末含量最高,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Cu,Zn,Mn,Fe等都有较高的含量;不同样品中氨基酸总量相差2~3倍,烟末中所含17种氨基酸量均高于烟叶和烟梗中的含量,烟末中氨基酸总量达69649mg/g,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纹状体、海马、皮质中氨基酸的含量,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能量代谢和某些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的8种游离氨基酸,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作为衍生剂,在UV360nm进行测定,以外标法进行计算。结果:在20min内分出8种氨基酸,分离完全,且纹状体氨基酸含量高于海马和皮质。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一般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氨基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色谱和薄层色谱是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重要方法之一[1]。经典的方法常依次分为点样、饱和、展开、显色及结果分析五个实验步骤[2],其不足在于时间长,试剂消耗大,本文从简便、经济的角度出发,对氨基酸的纸色谱和薄层色谱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实验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僵蚕提取物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种类与含量,为其质量控制和抗凝活性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样品用盐酸水解后采用RP-HPLC法测定15种氨基酸残基的种类与含量.结果:僵蚕提取物含有15种氨基酸残基,其总量为48.7%,其中谷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残基较多,蛋氨酸和辅氨酸残基在水解过程中被破坏而未测出.结论:僵蚕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多肽类成分,它们含有所测的15种氨基酸残基.该定量方法准确、可控,可用于僵蚕样品中氨基酸残基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性鉴别蓝类常见药材——菘蓝(大青叶、板蓝根)、马蓝(青黛)、蓼蓝(蓼大青叶)及其相关制剂——咳停合剂(含大青叶)、浓缩感冒合剂(含板蓝根)、咳喘平合剂(含蓼大青叶)、腮腺平口服液(含蓼大青叶、板蓝根)、热毒净口服液(含青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氨基酸类(精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为对照品建立统一的薄层色谱体系进行样品的鉴别研究。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特征斑点清晰,阴性试验无干扰。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可用以蓝类药材及其相关制剂的鉴别分析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挖掘药源,采用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莶茎、枝中18种水解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8.76和48.51g/kg,其中12种人体必需、半必需氨基酸、13种香甜味氨基酸、10种药效氨基酸的含量之和,分别占总量的60.9%,81.9%,51.6%与53.3%,75.8%,39.5%。提示莶茎、枝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刘健  屈建 《中国医药情报》1999,5(2):115-119,123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毒物分析(CTA)的现状,方法:系统查阅国内40余种期刊8年来所载CTA文献。分析常见毒物类型、分析方法及萃取方法。结果:我国CTA的重点药物主要集中呈镇静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工及农药,分析频次10次以上的毒物有19种,CTA主要分析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及薄层色谱法(TLC)等,样品萃取方法依次为:液-淬萃取法(LLE)、液-固萃取法(LS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纹状体,海马,皮质中氨基酸的含量,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能量代谢和某些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的8种游离氨基酸,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作为衍生剂,在UV360nm进行测定,以外标法进行计算。结果:在20min内分出8种氨基酸,分离完全,且纹状体氨基酸含量高于海马和皮质。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一般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苦参的成分及质量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经从苦参中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对其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析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扫描法、酸碱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毛细管电泳法等。本文对这些质量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30余种氨基酸、40余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和20余种碱基核苷类化合物在一块薄层板上完成多相同步色谱分析;用紫外灯-吖啶试剂-镉茚三酮试剂实行组合显色定位分析。改善了尿液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溶剂萃取法,尿中三类化合物提取物的同步多相色谱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Raji肿瘤细胞氨基酸代谢的初步规律。方法收集培养过程听Raji肿瘤细胞冻融,制备我蛋白细胞滤液,采用聚酰胺薄层层析法测定Raji肿瘤细胞游离基酸含量。结果细胞培养至48h时,酪氨酸、等的浓度升至最高峰。羟脯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浓度无改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微型双向薄层色谱(TLC)分析法,检查了遗传门诊中24名可疑有氨基酸代谢异常的初筛病儿,对其中18例做了血、尿TLC分析,11例诊断为异常,其中8例为苯丙酮尿症(PKU)。3例为同型胱氨酸尿症(HCU)。该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快速、重复性好,是诊断氨基酸代谢病的一个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乳腺癌癌肿组织、癌旁乳腺组织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比较两者游离氨基酸含量,探讨乳腺癌不平衡氨基酸治疗依据.方法 收集标本并保存,通过剪碎、研磨、匀浆、去蛋白质、分离出游离氨基酸、离心,检测癌肿组织与相应癌旁乳腺组织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乳腺癌癌肿组织大部分游离氨基酸浓度高于癌旁乳腺组织游离氨基酸浓度.结论 乳腺癌癌肿组织氨基酸代谢与相应的癌旁乳腺组织氨基酸代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乳腺癌不平衡氨基酸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WeevaluatedtheefectofNGFfolowingspinalcordinjury(SCI)bydetectingthecontentofexcitatoryaminoacids(EAA),andtoexpl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复方氨基酸对低出生体重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影响。方法 采用丹酰氯 -聚酰胺薄层层析法测定 2 0例全能营养液 (TNA)治疗低体重儿和 2 0例非TNA治疗 (对照组 )低体重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 (Asp)水平。 结果 治疗后TNA组血清中Glu、Asp皆显著提高 (P <0 .0 1) ,而脑脊液中Glu、Asp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中两者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TNA组脑脊液中Glu、Asp之间呈正相关 (r =0 .79,P <0 .0 0 1) ;血清中Glu、Asp分别与脑脊液中Glu、Asp均无相关性 (分别是r =0 .32 8,P >0 .0 5 ;r =0 .334,P>0 .0 5 )。结论 静脉使用复方氨基酸于低体重儿对其脑脊液中Glu、Asp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脑瘫患儿脑脊液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痉挛型脑瘫患儿肌痉挛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丹酰氯-聚酰胺薄膜层析法,测定4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和3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脑脊液中兴奋性及抑制性氨基酸水平。结果:脑瘫组脑脊液中γ-氨基丁酸明显低于对照组,谷氨酸、天冬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甘氨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谷氨酸的水平与患者肌张力呈等级正相关(rs=0.642, P<0.05)。 结论:兴奋性突触功能上升,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下降,脊神经后根传入侧支出芽突触重建可能在痉挛型脑瘫肌痉挛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准确可靠、可批量检测小鼠皮质和海马内氨基酸类神 分析方法。 方法:采用 A300 氨基酸分析仪,使用 10% 磺基水杨酸进行蛋白沉淀,锂盐试剂为流动相,茚三酮显 色,检测波长为 570 nm,对该方法的分离效果、线性范围、检出限及定量限、日内精密度和回收率、日间精密度进 行测定;选择同日龄的 SPF 级 KM 小鼠分为雌雄两组,每组断头处死 3 只,每只均于冰上分离出皮质和海马,经 匀浆、离心、蛋白沉淀、稀释、过膜等过程制成小鼠脑组织游离氨基酸样品,分别测定雌雄小鼠皮质和海马内天冬 氨酸(aspartic acid,Asp)、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甘氨酸(glycine,Gly)、 γ - 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4 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和牛磺酸(taurine,Tau)的含量。 结果:标准样品、雌雄小鼠皮质样品 和海马样品中的 5 种目标氨基酸分离度好,在 8~400 μmol·L -1 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检测限为 1.29~1.86 μmol·L-1 ,定量限为 4.29~6.20 μmol·L-1 ,日内精密度良好(标准样品相对标准偏差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2.23%,脑组织样品 RSD<2.76%),脑组织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 91.52%~102.51%,采用绘制标 样峰面积曲线的方法准确获取样品中的 5 种氨基酸含量,实验用雌雄小鼠之间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小鼠皮质和海马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