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59年,Gonzalez氏发现成人闭塞的脐静脉能被扩张再通,插入导管至与其相连接的脐门静脉左支。自那时以来,已有不少资料研究,报告了应用脐静脉插管方法进行肝脏疾病的诊断性造影、护肝疗法、恶性肿瘤的化疗、肝脓肿的抗菌素灌注、门脉高压症的紧急分流测压监护等用途。  相似文献   

2.
长期来,人们认为脐静脉随着胎盘循环的停止而闭塞。Gonza1es-Carbalhaes和Bayly却证实了脐静脉的遗迹—肝园韧带并未闭塞,静脉壁腔尚残留着一层内皮细胞,插入导管可使其再通。脐静脉导管术即是指用外科手术将管壁塌陷、管腔不通畅的胎儿期遗留的脐静脉插入导管,用于诊断、治疗、研究消化道尤其是肝脏疾病的方法。我院自1978年4月以来开展了15例脐静脉导营术。现结合6例尸体脐静脉解剖观察  相似文献   

3.
20例胎龄在7个月以上的脑死亡胎儿肝脏用作辅助性移植的供肝,采用原位灌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除的方法,在胎儿有心跳的情况下,气管插管,人工控制呼吸,行肝脏原位灌注和腹部多器官联合切除。本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肝脏的热缺血时间,操作较容易,费时短,保证供肝质量。腹主动脉灌注为最佳途径,脐静脉可作为全身肝素化及补液的途径,亦可辅助灌注。  相似文献   

4.
1988年8月我院引入了脐静脉插管技术,方便实用,为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兹介绍如下。资料:资料来源于武钢医院27例,本院24例。尸解2例(足月及孕7月早产儿各1例)。解剖:脐静脉沿胎儿腹前壁进入胎儿肝脏,有分支到肝静脉及与门静脉汇合……入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5.
1997年4月~10月,对4例无心跳者进行了肝脏的快速切取和修整,并对1例实施了临床肝脏移植,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4例供体均为男性,无肝炎病史。均为开放性颅脑损伤致死者。术前准备取肝手术器械1套、普通冰1桶、无菌冰2盒、以及灌注液、插管用管道、消毒物品、秒表等。供者仰卧位,腰部垫枕,手术采用腹部大十字切口进腹,迅速检查肝脏外观、质地有无异常,有无肿块。将肝脏周围覆以冰屑,快速进行肠系膜上静脉插管至门静脉主干,开始灌注冷乳酸林格氏液。剪开膈肌,于近心包处剪断下腔静脉,作为肝静脉血液及灌注液的流出道…  相似文献   

6.
静脉韧带及肝圆韧带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腔分流新途径。方法 选择成人正常肝脏44 例,解剖观测静脉韧带、肝圆韧带等。结果 静脉韧带走行于肝下面的静脉韧带裂内,连于门静脉左支和下腔静脉之间,长约4 .09 ±0.61cm ; 肝圆韧带连于脐和门静脉左支之间, 其肝外段和肝内段分别长约14.51±3.44 cm ,5.75±0 .99cm 。静脉韧带和肝圆韧带内均有间断残腔存在,且以近心段最为明显,分别长达1.99 ±0 .39cm和2 .91 ±0.62cm 。肝圆韧带和静脉韧带均可用2m m 的铁丝使其再通。结论 于脐处切口,扩张再通肝圆韧带、静脉韧带至下腔静脉,实现门腔分流通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自1953年 Seldillger 首创经皮穿刺插管入腹腔动脉造影以来,最近10年肝血管造影(包括肝动脉造影、门静脉造影及肝静脉造影)巳有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超选择性(super Selective)或次选择性(Sub Selective)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造影、脐静脉扩张插管造影巳成为肝脏疾病:肝肿瘤、创伤、代谢性疾病及原因不明肝肿大等病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并兼有追踪观察、输注化疗、抗菌、保肝、  相似文献   

8.
胎儿肝脏的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肝脏的整修是辅助性能肝移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植入肝脏的质量和移植效果。为取得临床前的胎肝整个经验,对20例脑死亡胎儿的肝脏采用原位灌注,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后在冰水盆内整修。结果表明肝动脉解剖了复杂费时,应注意有无肝动脉解剖变异存在。胎肝门血供的建立,选择挤静脉为宜,但应结扎脐静脉导管。肝静脉流出道可选择肝上或肝下下腔静脉。胆道重建胎儿胆囊作吻合。  相似文献   

9.
一八三三年pegot氏描述一嗜酒病例有腹壁静脉及脐周静脉曲张,并有响亮杂音,尸解发现脾肿大,肝正常,脐静脉末闭锁.一八五二年,克(Cruveilhier)氏将该病作了详尽报告,认为先天性,脐静脉末闭锁为原发原因,肝萎缩为继发原因.一九零八年鲍(Baumgarten)氏也报告了一相同病例,故对此现象称为克-鲍二氏综合病征.此后对本病虽有陆续发现,但为数不多.就作者等所知,截至目前,国外共报告10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超选择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 2 6例 ,与 30例静脉化疗的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对照 ,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 插管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 92 .3% ,与静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5例Ⅱb 期宫颈癌经治疗后获得了手术机会。结论 超选择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有良好疗效 ,可做为Ⅱb 期宫颈癌的术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该研究检测孕中晚期胎儿脐静脉及静脉导管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判定胎儿的发育生长的水平。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17~40周的健康孕妇6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探测胎儿一般发育状况的同时检测胎儿脐静脉及其末支静脉导管的管腔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结果妊娠中期与妊娠晚期胎儿的脐静脉和静脉导管的各项血流参数的均值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妊娠中、晚期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量与脐静脉血流量比及脐静脉肝内灌注量与脐静脉血流量比均值进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胎儿脐静脉及静脉导管血流速度、灌注量随着孕龄的增大而增加。对应脐静脉肝内灌注血流量也随孕龄增大而增加,妊娠中晚期分别为57.97%及60.68%,对维持胎儿的发育生长起优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肝外门腔分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门静脉畸彤,表现为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绕过肝脏.流入下腔静脉而无门静脉血灌注肝脏.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只有20余例。导管插管血管造影技术能够捕捉到畸形的血管,但仍具有一定的风险,并且有些患者的身体条件有限,故超声作为无创伤的检查方法成为另外一种选择形式。我院于2005年2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成功为1例先天性肝外门腔分流患儿进行了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测胎儿脐静脉的分支,探讨脐静脉血入肝及经静脉导管的流量。方法选择62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胎儿肝脏,解剖显露脐静脉各分支,洲其压扁管径,并换算成各管腔的截面积;记录脐静脉各肝叶分支数及分支类型。结果胎儿脐静脉入肝分支的截面积和大于静脉导管的截面积,两者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入肝在叶分支之截面积和占整个入肝分支截面积的69%。入肝左叶、方叶和尾状叶分支,数的分别为3支、3支和1.3支。结论胎儿脐静脉血大部分经肝脏至下腔静脉,只有一小部分经静脉导管。经肝脏的脐静脉血有2/3以上经肝左叶。  相似文献   

14.
1959年 Gonzalez 第一次报告可以经脐静脉插人导管而进入门静脉。此后,很多报告均认为经脐静脉门静脉插管术是诊断和治疗门静脉系统和肝脏疾病的实用方法。现根据一些国外资料,对有关脐静脉的解剖和临床应用问题,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5.
葛慧娟 《安徽医学》2007,28(6):536-537
目的对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后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旨在分析STEMI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评价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情况。方法将70例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尿激酶)治疗后患者根据临床溶栓再通指标判定标准,分为静脉溶栓再通组43例及非再通组27例两组。除住院期间死亡4例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30d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评价冠脉再灌注情况,分析比较STEMI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效果。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总再通率、再通组及非再通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1.4%、83.7%、7.4%。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1%,病死率5.71%。结论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冠脉再通率低,且再通者多为TIMI2级的部分灌注,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肝肾联合快速切取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和完善供肝切取修整与保存技术,提高器官利用率,减少肝移植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0年1月~2010年5月我院实施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手术32例,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系统UW或HTK液灌注,整块切取肝脏、双侧肾脏。结果:供肝热缺血时间为3~6min,平均4min,冷缺血时间3~17h,平均8h,肝动脉解剖变异4例,术中肠系膜上静脉插管26例,门静脉插管4例,肠系膜下静脉插管2例。供肝均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无肝脏弃用。1例行肝肾联合移植,1例行劈离式肝移植。结论:脑死亡供者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技术能够可最大限度地缩短热缺血时间,有效避免变异血管损伤,为移植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插管持续灌化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儿。方法 采用超选择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26例,与30例静脉化疗的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对照,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 插管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2.3%,与静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5例IIb期宫颈癌经治疗后获得了手术机会。结论 超选择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有良好疗效,可做为IIb期宫颈癌的术前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胎儿肝脏静脉导管在胎杆移植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齐海智 《湖南医学》1995,12(5):257-258,F003,T001
原位解剖测量31例死胎静脉导管。10例胎肝脐静脉造影表明,静脉导管位于肝脏面H左纵沟后部,但存在变异;随胎龄增大逐渐粗粗。结扎静脉导管前,脐静脉造影示大部血流汇入下腔静脉,肝脏较少分布;结扎后,造影剂均匀分布于左右肝叶。提示以胎肝作肝移植供体时应结扎静脉导管,以保证供肝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肝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门静脉插管、肝静脉插管、胆道插管,切取肝,建立大鼠离体肝灌注(IPRL)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①热缺血对照组,肝切取后,不作冷保存,立即进行灌注;②冷保存6h组,肝切取后作冷保存,保存6h后进行灌注;③冷保存12h组,肝切取后作冷保存,保存12h后进行灌注;④冷保存24h组,肝切取后作冷保存,保存24h后进行灌注。IPRL采用恒温灌注,经门静脉插管灌注pH7.4、38℃的Krebs—Bttlbring buffer液30min。观察胆汁分泌,检测肝静脉流出液中自蛋白(ALB)含量,测定肝组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ATP酶(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大鼠肝NOS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肝组织NO、ET-1没有显著变化,ATPase、SOD、XOD、MDA的代偿也是有限的。再灌注过程中,各组大鼠肝均有胆汁分泌。肝静脉引流液中ALB含量无差异。结论NOS的变化是反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单排螺旋CT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脐静脉开放中的诊断价值和脐静脉与腹壁静脉侧支、附脐静脉的关系。方法:对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脐静脉或附脐静脉开放扩张的病人,利用螺旋CT进行动态双期扫描,观察门静脉、脾静脉及再通脐静脉脉强化时间及强化方式以及测量脐静脉的管径,评价CT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脐静脉开放的影像学价值。结果:9例门静脉高压脐静脉开放患者见肝裂增宽,肝圆韧带增粗,内见开放的脐静脉,呈蚓状粗管形或细管形扩张扭曲走行,自肝左叶的门静脉左支的矢状部向外延伸,沿腹壁一直走向脐环,扩张的脐静脉内径为(0.3~2.5)cm,其穿过腹壁肌层与上腹部腹壁浅静脉相延续3例,与脐部周围血管相延续6例。脐静脉开放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门静脉脉高压时与门静脉左支相连的侧支静脉为脐静脉,利用螺旋CT检查可以显示脐静脉及附脐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和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