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该病临床治疗难度大,周期长,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院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周勇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34-1835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痨治疗基础上予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 93例治疗后脑脊液检查有明显好转或正常,头部MRI检查病灶有吸收好转,67例治愈,26例好转,1例出院,1例死亡,2例转入外院,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明显提高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的短期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异烟肼及地塞米松。分别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脑脊液变化情况。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安全性良好,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艳伟  高文英 《山东医药》2007,47(14):67-67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致残率及病死率高。198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对56例结脑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以下简称鞘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君  李兴强 《山东医药》2006,46(1):35-35
2001-2005年,我们应用脑脊液置换并椎管内注射地塞米松及异烟肼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异烟肼及地塞米松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8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100mg和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用20~24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约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降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可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提高疗效及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淼  刘风霞  于翠华 《山东医药》2008,48(26):70-71
将56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常规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后,缓慢放出脑脊液5~10 ml,再缓慢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反复3~6 次,总量不超过30 ml ,最后一次放出脑脊液后注入异烟肼100 mg及地塞米松3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10 ml).结果 治疗8周时观察组脑脊液压力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0个月时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在全身系统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注药治疗结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 在收治的12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并使用鞘内注药,72例作对照。结果鞘内注药组有效率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78.17%。结论在结脑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鞘内注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回升 ,死亡率占人群的 7 10万[1 ] 。正规化疗伍用鞘内注药可加速病情好转 ,减少并发症出现[2 ] 。现将我科近两年来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3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7岁~ 4 8岁 ,脑膜炎型 2 0例 ,脑膜脑炎型 7例 ,脊髓型 3例 ,合并肺结核 2 3例 ,肾结核 5例 ,脑积水 6例 ,脑结核瘤 1例。 2 主要临床表现 :所有病人均有头痛、呕吐、颅压增高 ,其中 7例颅神经损害 ,偏瘫 2例 ,截瘫 1例。 3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在 2 0 0mmH2 O…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加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患者由于蛛网膜下腔渗出物阻塞,脑脊液循环障碍、脑实质充血水肿,易致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增加。渗出物机化粘连,引起脑积水。积极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在常规抗痨、降颅压、应用激素等措施治疗结脑的同时。于早期行脑脊液置换加注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与分析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且将其分为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效果、客观指标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且优于常规治疗,同时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者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常规治疗(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结核瘤临床治疗效果及方法。方法5例临床诊断明确的结核瘤通过椎管内注入抗结核药,脑脊液置换配合全身抗结核药治疗。结果5例随访2年瘤体吸收,未留下任何后遗症。结论通过椎管内注药配合全身用药疗效确切,愈后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鞘内注入胺卡那霉素脑脊液浓度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0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鞘注丁胺上卡那霉素0.1g,用生物稀释试管法,24小时动态观察。结果显示,1、2、4小时浓度高峰达10μg/ml,24小时仍可维持5.05μg/ml,未见毒副作用。本研究为应用鞘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剂量、剂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地塞米松一次性鞘内注射方法治疗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 (腮脑 ) 45例 ,疗效显著。对象与方法1 .对象 :腮脑患者 45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4~2 7岁 ,平均年龄 5.5岁。所有病例均经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血或脑脊液 (cerebrospinalfluid ,CSF)抗流腮病毒IgM确诊 ;病程均在 48h以内。选择同期入院 ,年龄、性别、病情相当的腮脑患者 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及CSF改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见表 1。2 .方法 :两组除口服板兰根 ,维生素C ,物理降温等综合措施外 …  相似文献   

15.
脑脊液冲洗置换注药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8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冲洗置换注药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8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将脑脊液冲洗置换注药联合治疗组与非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脑脊液冲洗置换注药联合治疗组疗效和预后明显优于非联合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非联合治疗组。结论在全身系统化疗基础上行脑脊液冲洗置换注药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改善其预后、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治疗费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赵维川  李庆红 《山东医药》2010,50(31):99-100
目的观察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人工脑脊液置换并鞘内给药;对照组行生理盐水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治疗后4、8周时比较两组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10个月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及颅内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颅内压和白细胞方面尤为显著(P〈0.01);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可进一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优化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其病情变化急骤复杂,病死率高,鞘内注射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手段。但是,绝大部分患者存在恐惧排斥心理。因此,术前健康教育、操作指导与心理支持等综合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行鞘内注射的应用有助提高治愈率。我科2009年6月~2009年12月,共有结核性脑膜炎行鞘内注射病例45例。经过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蒋昌杰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124-112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6例结脑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总疗程不少于一年,也可以脑脊液常规、生化恢复正常后继续抗痨治疗不少于6~8个月计总疗程。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和后遗症发生的关键。鞘内注射药物是提高晚期重症结脑患者疗效和防止在蛛网膜下缘形成粘连梗阻而导致慢性脑积水,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结核性脑膜炎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观察组给予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脑脊液检查结果改善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高颅内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和脑脊液糖水平的恢复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鞘内注射及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肌酸激酶同工酶BB(CK-BB)、可溶性CD163(s CD163)、炎症因子(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4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的难治性TBM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鞘内注射、脑脊液置换治疗及抗结核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脑脊液中CK-BB、s CD16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含量变化及脑脊液生化指标,并进行疗效判断,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8 d后,2组患者脑脊液中CK-BB、s CD163及TNF-α、IFN-γ白细胞、蛋白、脑脊液压力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氯化物水平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莫西沙星联合鞘内注射及脑脊液置换治疗能有效降低TBM患者脑脊液CK-BB、s CD163、炎性因子TNF-α、IFN-γ、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提高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且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