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院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凤华  李文成 《中国药事》2011,25(4):416-416,F0003
目的对我院上报的81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系统,对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进行监测。结果 ADR的发生率女性比男性高;中老年组比其他年龄组高;ADR涉及药物32种,其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大(53.09%);ADR症状中皮肤反应最多(45.68%),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23.47%)。结论 ADR监测应贯穿于整个用药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其规律,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报的100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68.0%);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51.0%),其次为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药物。结论加强ADR监控意识,并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我院3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侯春霞  文敬辉 《中国药事》2009,23(4):403-405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3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56.80%;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80.47%;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结论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2年度收集到的56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在45岁以上年龄组;抗感染药物发生的ADR所占比例较大;临床表现多以皮肤黏膜及消化系统损伤居多;静脉给药方式更易发生ADR.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秀荣  张燕娥  郑军  董怡 《中国药事》2008,22(7):623-624
对2007年6~8月我院收集到的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共涉及药品20种,其中抗感染药12种,引起不良反应21例次,占75%。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院1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卢清涛 《中国药房》2009,(8):619-6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并上报的105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5例ADR报告中,>60a者ADR发生率最高,占50.5%;以抗感染药居多,占48.6%;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72.4%;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4.3%。结论:应合理应用抗感染药,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集的已上报的ADR报告11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上报例数最多为55例占48.67%,其次为内科,口腔科最少。男58例占51.33%,女55例占48.67%。患者年龄为0~99岁,各个年龄段均有ADR发生。其中以0~18岁的患者为主占26.55%。共涉及药品7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占67.2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3.19%。ADR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结论要加强ADR监测,强化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李军珂  张梅 《中国药业》2011,20(18):56-57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收集的2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0~10岁人群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3.7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占53.54%;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居首位(占41.9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33.44%);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6.5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做好用药监护,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临床各科室上报的ADR病例,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107例ADR监测报告中,涉及药品44种。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常见,共53例(49.53%);由中药制剂引起的ADR其次,共37例(34.58%);由循环系统用药引起的ADR,有9例(8.41%)。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为79.4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为44例(27.33%);消化系统42例(26.09%);神经系统37例(22.98%)。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饶平 《中国药房》2009,(23):1816-18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22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1例ADR报告涉及14大类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与中药制剂。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院3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国强  刘杰 《中国药业》2011,20(16):56-57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年至2009年医院上报的32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共191例,占58.41%。抗感染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共216例,占66.06%,头孢菌素类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抗染药物(共64例,占19.57%),其次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谢大琼  曾永兰  汪泽 《中国药业》2010,19(23):48-5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2009年12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ADR涉及的药品有89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54例,42.86%);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14例,11.11%),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2例,9.5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1例,72.22%);ADR出现在用药1h内63例(50.00%);严重的ADR有17例,新的ADR有17例,有1例既是严重的又是新的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9例,44.70%),其次为消化系统(25例,18.94%)及神经系统损害(14例,10.61%)。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作英  周国民 《中国药业》2009,18(14):53-54
目的促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收集到的22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涉及的药物9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最多(108例);以头孢菌素类较高(29例);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201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属器官。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卢仁宣  林素梅 《中国药业》2010,19(19):48-49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收集的218例ADR按年报告数量、来源、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8例ADR涉及药品66种;引发ADR药物主要为中药注射剂,其次是抗感染药物;累及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ADR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或缓解,没有死亡病例。结论需加强和完善ADR监测工作,应特别重视中药注射剂质量及其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4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收集的40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2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336例,83.58%);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174例,43.28%),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微生物药(70例,40.23%),以左氧氟沙星为首;中药及中药注射剂发生率18.91%(76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134例,33.33%)、胃肠道反应(119例,29.60%)最常见。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梁华  成志  陈岚  李根 《中国药业》2011,20(17):52-53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73.21%,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8.95%;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占54.01%。结论临床用药应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慎用中药制剂,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1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上报的132例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报告人职业分布,患者性别、年龄分布,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引起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类别分布,可疑抗感染药物分布及药品不良反应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报告中,女性发生率略高于男性;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28.7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损害以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占较大比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68.94%)和口服给药(28.03%)为主;抗感染药物和中成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多.抗感染药物中氨基苷类、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居前3住的药物为依替米星、克林霉素、头孢唑林钠;新的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占16.67%.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医、护、药、管各类人员共同努力,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规律,并分析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 141例ADR中,女性患者发生较多(652 例,占57.14%);中老年人发生居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为主,分别为48.32%和47.70%;抗感染类药物所占比例较多,占52.4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ADR严重程度分级多为一般,结果多为治愈或好转。结论 应重视 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观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305 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医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1年上报的305例ADR报告,按照报告类型,患儿年龄、性别、体重,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5例ADR报告中,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16±2.91)岁,平均体质量为(14.56±8.00)kg,男女比例为1.88∶1,0~3岁患儿占53.44%;新的和严重的ADR占16.39%;引发ADR最多的是抗微生物药,占75.30%;最主要的给药方式是静脉滴注,占95.08%;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与消化系统占80.24%;严重的ADR中46.67%发生在用药4 d后。结论为做好儿童ADR监测工作,医院必须增加必要的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强化科室内部管理,加强培训,提高医师和护士上报ADR的积极性,改变医师的用药习惯,增强医师和护士对儿童心理及行为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我院21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上报的ADR报告217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报的217例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占63.59%,中药制剂占16.1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占84.79%,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5.62%.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的监管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