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白内障囊内与囊外摘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平  侯家敏 《江苏医药》1994,20(7):372-373
报告123例126眼白内障摘除术,其中囊内摘除24眼,囊外摘除77眼,囊内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25眼。对该三种术式的并发症及术后视力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一般情况远比囊外摘除术效果好。目前例行的囊内摘除术虽有多种,然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难度较大,术中并发症多,尤其是玻璃体脱出的机会多,故年青医生不易掌握。白内障囊内摘除术难度在那里?我们体会关键在于断带顺利与否。故我们最近对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的断带技术作了改进,收到了良好效果。从1978年5~8月,我们共作18例24只眼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其病人年龄;50~60岁者7人,61~70岁者8人,71~80岁者3人。男性者8人,女性者10人。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致盲常见病,手术复明是主要治疗方法。本文总结125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和随访情况,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125例均是我院1988—03~1990—03住院手术病人。其中男61例,女64例,年龄46岁—82岁,平均63.6岁。手术147只眼,右眼54,左眼49,双眼44。平均住院165天。囊内摘除术38例(49眼),囊外摘除术90例(98只眼)。  相似文献   

4.
现代囊外术以操作精细、准确、损伤小、术后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优于传统的白内障手术而越来越为眼科同道所接受。作者是从1988年3月开始开展现代囊外术的。三年来共作现代囊外术121例。其中男57例,女64例,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为20岁。术后矫正视力明显优于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或囊内摘除术。老年性白内障脱盲(矫正视力≥0.05)率达99%,脱  相似文献   

5.
周铎  张贻 《云南医药》1993,14(4):195-196
在眼科的内眼手术中如:抗青光眼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等,常用的麻醉是球后麻醉,但麻醉过程中易出现麻醉意外,笔者曾遇到3例。为避免麻醉意外,我们自1992年7月起,在内眼手术中采用球周麻醉,未发生意外,现报告如下,供眼科同道们参考。临床资料1992年7月至1993年2月在眼科手术室,共进行球周麻醉病人161例,共178只眼。其中男99例,女62例。年龄24—79岁,平均51.5岁。白内障囊外摘除89眼,白内障囊内摘除术13只眼,抗青光眼虹膜周边切6只眼,小梁切除11只眼,视网膜脱离手术17只限。麻醉效果按Ⅲ级分类法。Ⅰ级:眼轮匝肌完全松弛,眼球固定不动占149只眼为93.1%。Ⅱ级:眼轮匝肌松弛,眼球有轻微运动,眼球及眼  相似文献   

6.
曾令柏 《云南医药》1993,14(4):194-195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在眼科手术如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除术等领域中广泛采用,其收效与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相同,却可避免囊内摘除术带来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变性等。但若此手术操作方法不当,也易产生并发症。现就在指导农村防盲工作中发现的并发症及手术改进介绍如下。一、角膜混浊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后第一天换药发现角膜混浊,其原因可能是:1.操作时前房过浅,在截囊和注吸皮质时截囊针和注吸针对角膜内皮擦伤。2.在注吸皮质时,助手灌注液体与术者吸取皮质未能同步进行,注吸的速度过快,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前期收治的200例传统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的小切口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黄祖光  刘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502-2503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目前以白内障囊外摘除、白内障超乳化(Phaco)吸除术等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最为常用.本研究在原来自内障囊外摘除术8~10 mm的切口基础上开展4~6 mm的小切口手术,近三年来对695例721眼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ECCE+ IOL)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旋 《医药论坛杂志》2011,(22):142-143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值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南阳市眼科医院观察300例(396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值入术的手术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后囊破裂24眼(6.06%),均一期植入后方型人工晶状体,无晶状体移位发生。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36眼(9.09%),术后一周内药物治疗水肿消退。前房炎症反应47眼(12.00%),表现为房水混浊、纤维素性渗出,药物治疗3~7d内消退,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由于可以大大减少诸多并发症的发生 ,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理想的手术方法。但由于其价格昂贵 ,手术过程复杂 ,始终无法在基层医院开展。从白内障囊外摘除过渡到超声乳化技术的应用是白内障手术的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 ,我国国内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尚不普遍。作为基层医院 ,我院于近年购置了超声乳化设备 ,为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开展创造了条件。现将我院运用超声乳化技术开展白内障手术情况汇报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选择老年性白内障50例(83只眼) ,女性30例 ,男性20例 ,年龄61~89岁 ,平均71岁 ;无…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4年4月以来,在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全部患者均在门诊实施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及分组笔者共观察白内障427例493眼,其中  相似文献   

12.
我科三年来实施了31例(36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针对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IOL植入术共3l例(36眼),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45~78岁,平均65岁,其中老年性自内障28眼,外伤性白内障7眼。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我院1988年至1991年四年间,白内障摘除术由祼眼手术到显微手术、由冷冻摘除、囊外摘除到现代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发展过程中技术转变过程,以及玻璃体脱出发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前房注气致高眼压2例153医院眼科郭慧丽,冯联兵例1王某,男,56岁。因老年性白内障行右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毕瞳孔约7mm大小,前房注入滤过空气泡,直径约8mm,维持前房,包扎右眼,自行回病房。平卧位,术后5h,患者自觉右眼胀痛,右...  相似文献   

15.
易永红  林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37-138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1年收治的40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前期收治的200例传统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的小切口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梁凌 《河北医药》2001,23(1):71-72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白内障囊外摘除的理想术式 ,它具有切口小 ,愈合快和术后散光小 ,视力恢复好等优点。目前已被发达国家 80 %以上的眼科医生所使用。为了进一步了解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我们对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 42例 (42眼 )患者术后的角膜情况进行了观察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42例 (42眼 )中平均年龄 5 7岁 (2 5~83岁 )。其中男 14例 ,女 2 8例 ;身体状况良好 ,无严重内科病。视力均在 0 .3以下 ,角膜透明 ,前房深度正常 ,瞳孔能充分散大 ,KP(-) ,房闪 (-) ,术眼晶体及虹膜表面无白色碎屑。2 手术方法2 .1…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史,也是白内障手术麻醉的发展史。白内障手术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针拨白内障手术、囊外摘除术、囊内摘除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发展到现代的超声乳化手术,其麻醉也随着手术的不断改进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球后、球周、结膜下,到表面麻醉,甚至不麻醉,各类麻醉方法均是适应手术应运而生,但每种麻醉均有其特点,目的就是找出各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及研究,认为目前较方便、并发症少、又切实有效的麻醉方法是:表面麻醉和/或联合前房内麻醉、利多卡因凝胶膜麻醉、表面麻醉加球结膜下麻醉。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启云  陈锋 《江西医药》2010,45(6):579-580
目的总结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1032例(1059眼)白内障患者在球后麻醉后施行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所有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都较术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用自体角膜再植加层间灼烙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12只眼,男9只眼,女3只眼,年龄58岁~85岁.发病原因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4例,晶体囊内摘除后3例,绝对期青光眼5例.术前视力:无光感-0.02.术前所有病侧角膜上皮粗糙,有多个直径为1mm~3mm大小的水泡隆起,角膜基质明显灰白色混浊、水肿.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有着显著的优点。其优点之一就是缩短了手术时间。使同一手术单元的手术量比以前的白内障手术明显增加了,同时,对手术的要求更高了,本院手术室从1995年开始配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从1997年开始配合大规模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