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鼻饲肠内生态免疫营养与生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患者入院2天内放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至空肠,早期鼻饲生大黄与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剂。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道功能恢复较早,且并发症、感染率、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对SAP患者早期予以鼻饲生大黄与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剂,是安全实用有效的,能有效促进S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肠内外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作用,阐明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 59例SAP患者,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24例及肠内营养(EN)组35例,分别检测分析两组的营养学指标,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EN组与T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治疗后1周还是治疗后2周,APACHE Ⅱ评分EN组均低于TPN组(P<0.05).EN组的胰腺胰周感染率、其他并发症发病率、经口进食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TPN组(P<0.05),虽然病死率、住院天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EN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及毒素移位,调节炎症和感染反应,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是治疗SAP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2例SAP患者于入院后第1周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组8例、肠外营养(P)组12例、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C)组12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结果: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组,外周血白蛋白及血糖水平优于E组、P组.结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不仅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状况的维持,对减少SAP并发症和病死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大黄辅助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127例SAP患者,分为大黄辅助EEN(EEN)组37例和大黄辅助中期肠内营养(MEN)组90例。观察两组: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前白蛋白(PA),记录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胰腺假性囊肿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APACHE-II评分等。结果:治疗12~14 d后,EEN组死亡2例(5.4%),MEN组死亡14例(15.6%);EEN组与MEN组比较,APACHE-II评分和CRP明显下降,而PA明显升高(P<0.05);EEN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胰腺假性囊肿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MEN组(P<0.05)。结论:大黄联合EEN治疗SAP,能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动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介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最近治疗动态。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并作综述性报道。结果 SAP急性反应期以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抑制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和胰腺分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完全胃肠外营养,维持胰外受损器官的功能等非手术治疗为重点。手术时间尽可能延迟,这样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再次手术,但对胆源性SAP,胰遥坏死感染,支持治疗无效及诊断不明的病例应早期手术,手术方式应该简单易行,确保充分引流及解除胆道梗阻。全身感染期治疗除使用抗生素和胃肠内营养外,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胰腺坏死感染的治疗以坏死病灶切除和持续性封闭式灌洗为优,而胰腺脓肿则行外引流,残余感染期治疗,可能是SAP的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简要阐述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严重营养消耗和分解代谢紊乱性疾病,营养支持治疗是SAP治疗的重要环节,但是,SAP营养支持治疗一直存在争议。以往,胰腺的"休息治疗"曾认为是理想的治疗方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SAP营养支持治疗的禁忌。近年来,EN受到重视,因其可降低肠黏膜通透性,防止肠黏膜萎缩、肠内菌群失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二次感染的发生。SAP患者已存在内毒素和菌群失调,而肠黏膜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会加重菌群移位及二次感染,因此单纯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已不满足治疗的要求,EN的实施为SAP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5 d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2 d内即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行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免疫指标、住院时间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CD_3~+细胞、CD_4~+细胞、CD_4~+细胞/CD_8~+细胞、IgA、IgG、IgM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配方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肠道屏障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AP患者随机均分3组,分别行为肠内免疫营养(IN组)、肠内要素营养(EN组)及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组)各4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7、14d各项营养指标、外周血内毒素以及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指标。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前,3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随时间逐步提高(均P0.05)。各组间比较显示,EIN组治疗后7、14d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IN组及EN组,而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IN组和EN组(均P0.05);IN组和EN组各项指标在同时间点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能有效改善SAP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氧自由基与血清内毒素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腹腔引流在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免疫及营养方面的应用价值。74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胰腺炎传统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腹腔引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及营养指标水平变化。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CD3+、CD4+、CD4+/CD8+、IgA、IgG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转铁蛋白(TRF)等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腹腔引流治疗SAP可显著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经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8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29例)及安慰剂组(29例)。对照组仅给予SAP中西医结合常规护理和早期肠内营养,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疗法,安慰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空白耳穴贴贴压(耳穴穴位与研究组相同),对比三组患者的喂养耐受性评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数值。结果: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喂养耐受性评分均降低,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提高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