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 朱某,男,32岁,已婚,知青。1981年9月7日第四次住血液科,9月12日转传染科。 患者1979年11月起感腹胀,乏力,纳差,继而发现左上腹部有包块。某医院骨髓穿刺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1980年1月住我院血液科。当时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肝肋下1.0cm,质中。脾肋下AB14cm:AC22cm:DE 8cm,质硬。血象、骨髓象均  相似文献   

2.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发热、肝脾肿大3年,于1986年2月15日第5次入院。1983年初起发热(体温37.5~38.5℃),伴面红、头痛、大关节酸痛。肝肋下2cm,脾肋下4cm、质中,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9岁.因头晕、乏力3月余,间歇发热15 d入院.发热体温最高达39.5℃,间歇鼻出血,并有腰背部疼痛.骨髓检查疑诊为急性白血病.于2009年2月1日入院.既往有腭裂病史,曾行腭裂修补术.入院体格检查: 重度贫血貌,右颌下可触及3 cm×2 cm大小的淋巴结,质硬,触痛(+),活动度差,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例1,女,30岁。不规则发热伴全身关节疼痛月余,院外曾用多种抗菌药物无效,于1980年1月1日入院。T40℃,轻度贫血貌。肝肋下1cm、剑下3cm质软;脾肋下1.5cm质中。高热时,两下肢见粟粒样皮疹,热退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1岁。上腹钝痛1年、腹胀、消瘦半年于1982年8月25日再入院。1年前始有间歇性上腹钝痛、时轻时重。半年前腹痛加重,伴腹胀、纳差及消瘦首次住院检查,仅发现肝大肋下4.0cm、剑下7.5cm(质软、光滑、具压痛),脾肋下1.0cm。血尿便常规、肝功、白球蛋白、胎甲球、碱性磷酸酶均正常,HBsAg阴性。胸片、钡灌肠正常,食道静脉无曲张。A超肝弥漫性肿大、以左叶为著,呈密集低小波。共住院27天,对症治疗无效。出院后去北京、上  相似文献   

6.
男,19/12岁。生后出现腹泻,每日10余次,伴腹胀。5个月时腹部膨隆,之后渐加重,体重不增,面色苍黄,时有发热。1岁时可扶站,发单音节词,之后语言、运动能力无进展。因腹泻加重,伴发热、咳嗽4天 入院。 体检:发育不良,营养差,反应迟钝。皮肤干燥、苍黄,浅表淋巴结肿大,双肺密集湿罗音。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肝大肋下6cm,剑下7cm。脾大肋下4cm。肝脾质均较硬,表面光滑,边缘钝,双下肢凹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11岁,因不规则发热2周,于1990年1月5日入院。体检:体温40.7℃,脉搏128次/,表情淡漠,皮肤无皮疹与瘀点,舌苔厚腻,咽充血。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在肋下1cm,剑突下1.5cm,脾吸气时肋下可及1.5cm,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3岁。主因“腹胀、纳差、恶心2个月”入院。无发热、恶心、呕吐、呕血、黑便、血便及大便习惯改变,无腹痛、腹泻、尿少。体重减轻10kg。当地医院CT示:肝多发性肿瘤。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皮肤无黄染,可见肝掌、未见蜘蛛痣,淋巴结未及,肝肋下8cm,剑突下10cm,质硬,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9.
例1,男,10岁,因发现肝脾肿大8年于1986年1月4日入院。患儿2岁时因腹胀于河南某县医院发现脾肿大,不久又发现肝肿大。此后腹胀进行性加重,伴面色苍黄,乏力。家族成员中其胞弟有类似情况。 体检:发育营养差,慢性贫血病容。面部少许棕褐色素沉着,四肢散在瘀点。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巩膜无黄染。腹膨胀,腹围70cm,腹壁静脉显露。肝肋缘下12.5cm,质中,光滑。脾肋缘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例 1:患者,男,80天,发热,腹胀20天入院。查体:体温38.5℃,肝肋下4.0cm,脾肋下3.5cm。实验室检查:WBC12.43×10^9/L,肝功能异常。其父有冶游史,患儿入院时其父母及患儿TPHA、RPR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17岁,住院号117917,因间歇发热、全身关节酸痛4年,于1984年4月2日入院。体检: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如黄豆大小、质中、无压痛、可活动。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腹壁静脉无明显怒张,无移动性浊音。肝上界右第5肋间、肋下1cm、剑突下3cm,质中、无压痛、无结节、边缘锐。脾肋下14cm,边缘钝、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尚可。双手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门静脉高压症 (IPH) [1 ] 临床上较为少见 ,1999年3月 2 0日我院收治 1例 ,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  患者 ,男 ,10岁。因腹胀逐渐加重并发现脾大 1年 ,外院诊为布加综合征于 1999年 3月 2 0日转入我院。否认有肝炎病史及血吸虫疫区生活史 ,无呕血黑便史。查体 :发育中等 ,营养欠佳 ,无肝掌及蜘蛛痣 ,胸腹壁有浅静脉轻度曲张 ,腹略胀 ,肝肋缘下 3cm,剑突下 5 cm,脾肋缘下 4cm,腹水征阳性 ,双下肢不肿。食管钡餐 X线示 :食管中下段管壁增厚 ,粘膜皱壁轻度不均匀增粗。下腔静脉造影示下腔静脉通畅 ,无狭窄及阻塞。肝穿刺肝静脉造影示…  相似文献   

13.
病例 弃婴,男,年龄不详,因发现腹胀、发热送人我院.入院时P E:T38.5神清,呼吸促,60次/分,前囟平软,面色稍苍白,咽部充血,颈软,两肺呼吸音粗,心律齐,心音有力,腹部膨隆,肝肋下10cm,质中等,脾肋下5cm,质中等,N S(-).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   

14.
例1男性,24岁。因间歇畏寒、发热40余天于1983年5月28日入院。患者一周前手指感染,治疗后痊愈。但一周后出现畏寒、发热,关节痛,拟诊伤寒,败血症,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T 36~41℃,急性病容,颈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如黄豆大。咽红,肝脾在肋下1cm。关节无红肿,有皮  相似文献   

15.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4岁,于1982年7月骤起发热(38℃)、咳嗽。肝肋下7cm,剑突下8cm,脾肋下1.5cm,血白细胞数4×10~9/L,血沉10mm/h,骨髓报告为感染性骨髓相。7月下旬转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男,30岁,因腹胀、腹泻1个月于1998年3月9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开始上腹胀,进食后加重,腹泻黄色稀大便,每日3次。无畏寒、发热、呕吐、腹痛。按“肠炎”治疗,腹泻停止,但腹胀加重、尿少、乏力、纳差、消瘦。B超提示:“肝硬化、中量腹水、脾大”。3岁患过肝炎,嗜酒10年,每日50~400g。查体:T36.5℃P80次/minR20次/minBP14/10kPa.慢性病容,无黄染及蜘蛛痣,肝掌阳性。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特殊。腹软,无压痛、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区无叩痛,肝上界在…  相似文献   

17.
<正> 例1:胡某,男,40天。发热伴面渐黄6天。第一胎足月顺产,母孕期患“疟疾”未经治疗。查热容,心肺(-),肝肋下4cm.脾肋下7cm,质中等。2次血中mp(+),同时其母也检出间日疟原虫。治疗用氮奎6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先后输血3次计80ml。入院第9天体温正常,肝肋下3.0cm,脾肋下2.5cm,痊愈出院。例2:李某,女,55天。发热面色苍黄3天。出生第21天曾间日发热3次,注射复方奎宁一次热退。第一胎足月顺产。查心肺(-),肝肋下3.0cm,脾肋下平脐,质中。血mp(+)。治疗氯奎50mg/日,连用3天,输血2次计50ml,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69岁。以间断腹痛、腹胀2年,加重1月于1997年11月10日入院。1995年11月始感腹痛,以左上腹为著,呈胀痛或隐痛,时轻时重,间断发作,且感腹胀、乏力,日渐消瘦,无发热、牙龈出血、鼻翩及皮肤紫历,一直未予诊治。1997年10月左上腹痛加重,在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示脾大,外周血白细胞28~35X10’/L,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骨髓穿刺呈感染骨髓象。抗感染治疗1月无效,故入我院血液科。查体:慢性病容,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肝肋下未及,脾助下可们及5.ocm…  相似文献   

19.
1病假啊告例1:患儿,女,5岁,主因腹胀12d,呼吸困难4d入院,查体:贫血貌、呼吸急促。全身表淋巴结轻度肿大,肝脾肿大,肝右肋下11cm,质中,脾左肋下4=cm,腹胀。超声波显示胸、腹腔粮液,尤以腹水为甚。临床诊断:肝母细胞瘤。例2:患儿,男,9岁,主因发热,乏力约led入院。查体:急性病容,呼吸短促,肝脾轻度肿大,超声波显示胸腔积液。临床诊断:发热待查。临床常规胸腔穿刺抽取积液送检,2例均为血性胸水,常规离心制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见图1。病理细胞学诊断:恶性淋巴细胞性肿瘤细胞。2讨论胸水中淋巴细胞来源的恶性…  相似文献   

20.
病人,男,50岁,体质量55 kg.乙型肝炎肝硬化15年病史.腹胀、反酸、上腹部不适1年,加重1周.查体:意识清楚,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明显异常,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 cm触及,质地中等无压痛,肝区无叩痛.B超:肝硬化脾大.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AST、TBIL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